第16章 經濟周期與股票走勢(1 / 2)

經濟周期的含義

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商業循環、景氣循環, 它是指經濟運行中周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複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家們越來越多地關心經濟形勢,也就是 “經濟大氣候”的變化。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好壞,既受其內部條件的影響,又受其外部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影響。一個企業,無力決定它的外部環境,但可以通過內部條件的改善,來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充分利用外部環境,並在一定範圍內,改變自己的小環境,以增強自身活力,擴大市場占有率。因此,作為企業家對經濟周期波動必須了解、把握,並能製訂相應的對策來適應周期的波動,否則將在波動中喪失生機。

經濟周期的特征

(1)經濟周期不可避免。

(2)經濟周期是經濟活動總體性、全局性的波動。

(3)一個周期由繁榮、衰退、蕭條、複蘇四個階段組成。

(4)周期的長短由周期的具體性質所決定。

經濟周期的四個階段

經濟學家將經濟周期分為四個階段:衰退、複蘇、過熱和滯脹。每一個階段都可以由經濟增長和通脹的變動方向來唯一確定。我們相信,每一個階段都對應著表現超過大市的某一特定資產類別:債券、股票、大宗商品或現金

在衰退階段,經濟增長停滯。超額的生產能力和下跌的大宗商品價格驅使通脹率更低。企業盈利微弱並且實際收益率下降。中央銀行削減短期利率以刺激經濟回複到可持續增長路徑,進而導致收益率曲線急劇下行。債券是最佳選擇。

在複蘇階段,舒緩的政策起了作用,GDP增長率加速,並處於潛能之上。然而,通脹率繼續下降,因為空置的生產能力還未耗盡,周期性的生產能力擴充也變得強勁。企業盈利大幅上升、債券的收益率仍處於低位,但中央銀行仍保持寬鬆政策。這個階段是股權投資者的“黃金時期”。股票是最佳選擇。

在過熱階段,企業生產能力增長減慢,開始麵臨產能約束,通脹抬頭。中央銀行加息以求將經濟拉回到可持續的增長路徑上來,此時的GDP增長率仍堅定地處於潛能之上。收益率曲線上行並變得平緩,債券的表現非常糟糕。股票的投資回報率取決於強勁的利潤增長與估值評級不斷下降的權衡比較。大宗商品是最佳選擇。

在滯脹階段,GDP的增長率降到潛能之下,但通脹卻繼續上升,通常這種情況部分原因歸於石油危機。產量下滑,企業為了保持盈利而提高產品價格,導致工資-價格螺旋上漲。隻有失業率的大幅上升才能打破僵局。隻有等通脹過了頂峰,中央銀行才能有所作為,這就限製了債券市場的回暖步伐。企業的盈利惡化,股票表現非常糟糕。現金是最佳選擇。

長期增長和經濟周期

從長期看,經濟增長取決於生產要素的可獲得性、勞動力、資本,和生產能力的提高。從短期看,經濟經常偏離可持續的增長路徑。政策製定者的工作就是要使其回複到可持續增長路徑上來。在潛能之下的經濟增長會使經濟麵臨通貨緊縮的壓力並最終變為緊縮;另一方麵,經濟增長持續保持在潛能之上會導致破壞性的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