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雙重頂在反轉形態一旦形成,其準確性和殺傷性很大。當股價有效向下跌破頸線後其下跌幅度最少相當於從最高點的一個頂點到頸線的垂直距離,此即基本跌幅,而實際中雙重頂的下跌幅度往往超過基本量度跌幅。
6、雙重頂形態中有時也會有“多頭陷阱”情況,即第二個頂部比第一個頂部高,使人們誤以為又一波升勢將要來臨。當人們在突破買入情況下,股價卻掉頭向下,構築了第二個頂部,這就是“多頭陷阱”。
7、股價上升過程中的正常回調,哪怕跌幅在20%以上,不能把它當成雙重頂形態來對待,隻有股價有效跌破頸線時才考慮是不是雙重頂形態。
8、雙重頂形態中形成的時間跨度越大,反轉形態越能成立。如果兩頂之間間隔很近,就可能是整理形態,而非大勢反轉。★
而在實戰中,投資者必須遵循以下原則操作雙重頂形態。
雙頭的兩個最高點並不一定在同一水平,二者相差小於3%是可接受的。通常來說,第二個頭可能比第一個頭高出一些,原因是看好的力量企圖推動股價繼續再升,可是卻沒法使股價上升超逾3%的差距。
??? 雙頭的兩個高峰都有明顯的高成交量,這兩個高峰的成交量同樣尖銳和突出,但第二個頭部的成交量較第一個頭部顯著為少,反映出市場的助買力量已在轉弱。雙頭跌破頸線時,不須成交量的上升也應該信賴。
例如嘉寶集團(600622)2009年從11月初到12月末走出了一個標準的雙重頂形態,隨後股價由12月8日的16.10元一路跌至12月22日的11.30元,累計跌幅達29% 。
??? 短線操作者不能等雙頂形成後才開始行動,而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假如第一個頂點出現後股價的跌幅較深(第一個頂點與下跌後的最低點相差達8%以上),其後股價再度上升到第一個頂點附近時,而當時的成交量與前期相比顯著減少,這就要懷疑它有可能構成雙頂,此時就應該減倉操作。另外,投資者也可以利用趨勢線來確定賣出點,股價形成一個高點後回落,落到一定價位後止跌回升,升到一定高度後又回落,形成第二個高點。當股價從第二個高點回落,跌破第二個上升趨勢的趨勢線時,便應該賣出該股。當股價從第二高點回落,跌破前而時間稍長一點的上漲趨勢線時,應作為短線的第二個出貨點。如果股價不擊穿頸線,又恢複以前的升勢,短線仍可以買入持有。當然,頸線被向下擊穿時,投資者要堅決清倉。
2.雙重底反轉形態
一隻股票持續下跌到某一平底後出現技術性反彈,但回升幅度不大,時間亦不長,股價又再下跌,當跌至上次低點時卻獲得支持,再一次回升,這次回升時成交量要大於前次反彈時成交量。股價在這段時間的移動軌跡就象W字,這就雙重底,又稱W走勢。
股價從高位下來,經過較長時間的大跌,成交量越來越少,買賣股票的人數很少,市場出現低量低價的特征,而且經過前期的大幅下跌,股價已經跌無可跌,但此時股票的投資或投機價值出現,一些先知先覺的主力莊家開始悄悄進場吸貨,成交量開始慢慢放大,股價小幅上升。
股價在上升途中,一些短線資金也開始買入,這使得主力很難買到更多的便宜籌碼,而且隨著股價的上升所遇到的短線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當股價上漲到一定的高度遇到阻力後,股價在本身壓力和主力的故意打壓的雙重合力下再次下跌。
隨著股價的第二次探底企穩,股價在低位盤整,成交量也慢慢萎縮,買賣雙方相持不下。股價又進入一個短暫的低價低量的交易平衡狀態。但這種短暫的平衡隨著主力資金再次入場而很快被打破,股價在主力和其它資金的推動下迅速向上攀升,成交量也再次放大。
在買盤的推動下,股價一舉衝過前期高點後,經過短暫的調整,確認雙重底突破有效後,股價在大的成交量的配合下,重新開始一輪漲勢。
那麼雙重底的研判標準有哪些呢?
★1、雙重底形態中的頸線在實戰中具有較強的參考意義。股價在頸線之下,頸線就是一條重要的長期壓力線,當頸線一旦被有效突破後,它就是一條極重要的長期支撐線。
2、當股價的收盤價向上突破頸線幅度超過3%以上,並伴有大的成交量放出時,為有效突破,股價將進入一個較長的上漲階段。
3、一般情況下,股價在完成頸線突破後,都有一個短暫的向下回落過程(3個交易日以內),確認頸線是否有效突破。而股價隻要不跌破頸線就會很快向上拉升,投資者應抓住這是最好的中短線機會,大部分或全部買入股票。
4、股價在向上突破頸線時一定要有比較大的成交量配合,而在以後的股價上升過程中成交量不一定會大量放出,隻要成交量不過度萎縮就沒有關係。
5、雙重底形態一旦形成,期其準確性很高且向上突破的力度很強。股價有效向上突破頸線後,其上升的幅度最少相當於底部至頸線的垂直距離,即基本量度升幅(基相上漲空間)。而且實際中雙重底的上升幅度往往會超過基本量度升幅,特別是流通股在1億股以下的中小盤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