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回報豐厚的投資
錢幣作為法定貨幣,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執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這是錢幣作為法定貨幣在流通領域中具有的職能。然而,當拋開其作為法定貨幣的角色,而作為一種藝術品和文物時,錢幣又具有了另一種特殊的職能——收藏價值。
錢幣收藏價值如下。
1.具有藝術欣賞的功能
不論是人民幣金屬幣,還是人民幣紙幣;不論是普通流通人民幣,還是紀念性流通人民幣;不論是已經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還是現實流通的人民幣;不論是古錢幣,還是外國錢幣,其圖案不僅有代表性的曆史人物圖像,也有名山大川、風景名勝、國卉名花,這些藝術圖案都是經過著名的藝術家群體反複揣摩、精心設計的,它們都是一幅幅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因此,從錢幣身上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藝術的熏陶。
2.具有普及知識和教育功能
從錢幣身上,我們可以了解到政治、經濟、曆史、文化、藝術以及科技等很多方麵的知識,通過這些知識使人們受到各種教育。從錢幣人物圖案上可以了解各國不同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例如,第三套人民幣中的1角券正麵圖案,反映了黨的教育方針——“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第四套人民幣通過不同的人物圖案,反映了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形象,體現了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體現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以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政策。從人民幣名山大川、風景名勝可以繼承和弘揚的傳統文化;從人民幣上的輪船、火車、汽車、飛機、收割機、橋梁、水電站等圖案可以了解我國不同時期工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情況,這些圖案也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不同時期的成就。人民幣上不僅有上述各種精美的藝術圖案,而且作為我國的法定通貨,票麵上均印有國徽(第一套人民幣誕生時因國微還未設計故未印國徽圖案),這是國家權力的象征,表明人民幣的法定地位,同時也時刻喚起人們的愛國意識。另外,從人民幣材質、印製等方麵,也可以了解有關水印、油墨、印製技術等方麵的知識。總之,小小錢幣,知識大世界。錢幣流通的世界性,決定其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宣傳品,具有任何一種宣傳媒介無法比擬的廣泛性,因此,人民幣的普及知識和教育功能是不容低估的。
3.具有史料和文物價值功能
每一套錢幣的誕生都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以及科技有密切關係,票麵圖案設計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和政治風貌,其印製鑄造質量反映了當時的印製鑄造技術和工藝水平。因此,從誕生和流通於不同時期的錢幣票麵上,就能了解到當時的政治、經濟、曆史背景。例如,從第一套人民幣票種多、版麵雜、麵額大、設計思想不統一、印製工藝上的多樣性以及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等特點,可以反映其誕生年代的戰時性;從誕生於60~70年代的第三套人民幣票麵上的交通、農業、機械、鋼鐵工業等主景,可以反映當時在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指引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和科學技術新成就。從票麵看,戴草帽、扛鋤頭、挑筐簍(1962年版1角券)是當時農民的標準形象;拖拉機(1960年版1元券正麵)、裝卸機(1960年版5元券背麵)、機床(1960年版2元券正麵)是當時物質文明的象征;井架(1960年版2元券背麵)、大橋(1962年版2角券正麵)是當時現代化建設的帶頭產品。通過這些人民幣實物,可以了解當時社會經濟情況、風俗人情,是研究社會曆史發展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4.具有保值增值功能
隨著錢幣收藏隊伍的不斷壯大,一些停用退出流通領域的錢幣和限量發行的金屬流通紀念幣越來越少,受價值規律影響,這些錢幣價值直線上升,並隨時間推移,增值潛力越來越大。例如,第一、二套人民幣和金屬流通紀念幣,其市場收藏價值已超過其麵值數倍,有的甚至數百倍;就連即將退出流通的第三套人民幣也都增值數倍甚至數十倍。因此,人民幣作為收藏對象,具有明顯的保值增值功能。
錢幣收藏還有一些注意要點需要收藏者格外留意。
1.不要收藏假幣
《中國人民銀行法》和《刑法》都明確規定,持有、使用假幣是一種違法行為。因此,收藏人民幣時,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不要收藏、持有、使用假幣,莫因一時喜好而違法。
2.不要收藏錯版人民幣
由於製造等方麵的原因,有少量錯版人民幣流落社會,一些人借機炒作,投機牟取暴利。其實,錯版人民幣的收藏價值大打折扣,市場上對其價值的判斷莫衷一是,購買收藏錯版人民幣,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流通中的人民幣可以收藏,但不能上市交易
法律明文規定:流通中的人民幣不能上市交易,隻有退出流通的人民幣才可以交易買賣。因此,收藏流通中的人民幣用於交易博利,不僅違反了相關法律,而且也影響了正常的貨幣流通秩序,不利於人民幣的職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