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要收藏品相極差的人民幣
已經退出流通的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幣,品相全新的存世量不多,特別是第一套人民幣更是少之又少,且價格不菲,一般人很難如願收藏。收藏使用過的第一、二套人民幣,如果品相太差,無論從增值角度還是從研究角度看,意義已不大。就是說,三品以下品相的人民幣不要收藏,但可以留作參考實物。第三套人民幣退出市場流通時間不長,品相較好、價格適中的品種值得收藏。
5.留意收藏特殊號碼幣
收藏特殊號碼人民幣盛行已久,全世界的錢幣收藏愛好者幾乎都有收藏特殊號碼幣的習慣。比如,香港人喜歡帶777號碼的錢幣,內地人喜歡帶888號碼的錢幣。專家說,人民幣如果按照一定的號碼規律收集成係列,其價格可以提高數倍。
然而有許多初入收藏界的人認為,隻要是舊版的人民幣都很值錢。但實際並非如此,專家指出,每套人民幣都有幾張被稱為“珍品”的特別值錢,它們的價格占到整套幣值的七八成;而單張的其他券幣與珍品相距甚遠。據悉,第一套人民幣普遍收藏難度較大,其中又以壹萬圓“牧馬圖”、壹萬圓“駱駝隊”、伍仟圓“蒙古包”和伍佰圓“瞻德城”為最有價值的,單是這四張幣已經值五六十萬元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的珍品則是“加長拾元”、“五元大團結”和“三元井岡山”,當時由蘇聯代印,而且比其他券幣提前退出流通領域,目前也值3萬元左右。
紀念幣:收藏新熱潮
最近幾年,有一部分投資或者收藏流通紀念幣的收藏者收獲頗豐。確實,在當今眾多的投資選擇中,投資紀念幣漸成為工薪階層最理想的理財渠道之一。紀念幣顧名思義,就是為了紀念某個重大曆史事件或者曆史人物而鑄造發行的錢幣。
紀念幣一般分為普通紀念幣和特殊紀念幣,而特殊紀念幣都是由銀和金製成,價值比較高,收藏起來也不方便,很不適合上班族收藏。不過流通紀念幣是普通紀念幣裏最好收藏的一種,它的麵值普遍不高,發行的數量、品種也不是很多,非常適合作為一個趣味性的、群眾性的收藏品進入到千家萬戶。從這個角度出發,流通紀念幣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有相當群眾基礎的品種。
流通紀念幣的投資和收藏又被稱作“貧(平)民投資和收藏”,它投入起點低、風險小、收益相對較高。流通紀念幣從1984年至今總麵值不高,發行時間短,數量較少,一般中小投資收藏者不需要很深的錢幣知識和學問。
隻要注意以下幾點,投資流通紀念幣收益一定可觀。
1.忌買漲幅過大的
一經發行便強勢上漲的紀念幣,尤為要注意的是近年來發行的紀念幣,由於在收藏投資熱中價格一路攀升,而市場消耗少,實際存世量已遠遠超過了市場的需求。漲幅過大並不說明它的投資價值高,而是市場炒作的結果。
普通投資者一旦高位“吃進”,隨時有可能因大幅下跌而被深度“套牢”。
2.忌買狂炒後回落的
在各種紀念幣中,常有一些品種會受到市場追捧而成為“黑馬”。但這種已經大幅飆升的品種,一遇莊家大量出貨,價格便會大幅回落。盡管這類紀念幣品種已有相當深的跌幅,但仍不適宜普通投資者參與,因為狂炒過後回落的品種,在高位形成了大量的“套牢族”,價格一旦有所上漲,解套盤就會傾巢而出。這類過時的“黑馬”再度被炒作的可能性很小。
3.忌買不具獨特題材的
從某個角度看,買紀念幣就是買題材,有題材就有炒作的概念,就會有莊家進場;而不具有獨特題材的紀念幣,是很難激起市場的投資熱情的。例如,1997年一季度郵幣卡市場狂炒《憲法》紀念幣,是借助於錯版傳聞的題材;炒作《寧夏》紀念幣,是由於自治區係列題材的“龍頭”幣效應。不少獨具慧眼的投資者,在跟進買入這類紀念幣後都曾賺過錢。
4.忌買發行量過大的
物以稀為貴之說已是收藏屆亙古不變的真理。發行量的多少,是決定其投資價值和升值空間的一個尤為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紀念幣的發行量與市場價格呈反比的關係,量少價高,量多價低。例如說:“建行”紀念幣,其發行量為204萬,目前市場價格已高達1300多元;而“建黨七十周年”紀念幣,其發行量多達9000萬枚,價格目前僅為7~8元。
5.選擇投資品種很重要
有時候選對品種可以左右個人投資收益。在行情發展中,抓住領漲的龍頭幣,其收益往往會大得驚人!
6.逢低吸納,堅決不追高買入
上班族投資者一般喜歡在行情瘋漲時買進,進而被套牢,損失投資。所以,要提醒上班族投資者一定在流通紀念幣處於十分低迷的情況下才不斷吃進,而後耐心持有,必有回報。
7.注意幣品品相
紀念幣的收藏就和郵票、錢幣的收藏一樣,也要注意品相,就是外觀的完好程度。品相好壞與否,幣品在市場上的價格就會有所差異。這就和新衣服貴、舊衣服便宜的道理是一樣的。
8.堅定信心、長期投資、穩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