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了u盤裏麵上次在川南南傳送到雲空間的數據,洪水沒有給唐多令太多時間,不多時,唐多令便打開脈衝波儀器,直接調頻6khz,遙控蘇仙和王仙兩個電磁中轉站,斜對準對流層的雲層,然後按下“發送”的按鈕。隻要將上空的雲氣消耗殆盡,那麼陽光就會直射冰州,造成水汽蒸發,在冷熱交替下,形成空氣對流,在雪峰山脈形成環體,那麼洪水問題就會解決。
隨後傾盆大雨直下,水位迅速升高,甚至已經在一個小時內淹沒了第三層的底部,暴風雨再次光臨了冰州,冰大對麵的水土流失區用鋼絲網固定的植被在大雨的洗禮中衝刷而下,泥石流爆發,冰大對麵一片黃色和紅色的海洋。唐多令意識到,強行氣象脈衝引發了更大的洪澇災害,如果在未來的一兩天內沒有想到具體的措施,那麼來不及撤離的人們就會在洪水中等待死亡的降臨。
氣象局最新消息:冰州市蘇仙地區形成強降水,雲層迅速向蘇仙地區靠攏,衡陽,邵陽以及江西部分冰州的周邊地區已經停雨。
脈衝形成的暴雨聚攏了周邊的水汽,不隻是冰州上空的水汽,還有周邊乃至整個雪峰山脈的水汽也在源源不斷趕來。
胡南省應急中心消息:放棄冰州,所有人員緊急撤離冰州,迅速轉移胡南周邊地區的人員。
江南丘陵地勢不高,但是如果洪水到來,還是有一定的蓄水能力的,在冰州成為澤國的時候。
冷靜!!!失誤之下的唐多令腦袋青筋驟起,仿佛為死去的同胞承受巨大的心裏譴責。再過兩個小時,電路將承受不了壓力,到了那個時候,坐以待斃的留守人員將死無全屍。頻率6khz結果引發大暴雨,那麼很有可能是郴州的電磁臨界點並不是6khz,而是更高,那麼是多少呢?唐多令還想多發幾段電磁探索一下其中的規律,但是很快就被否決了,原因一:每一次發送磁段或者脈衝是要覆蓋郴州的雲層上空的,蓄電機製也許達不到連發幾次的效果,二來如果過了臨界點,引來冰雹,那麼電磁轉發儀器肯定會受到損害,那麼危害更大。於是唐多令開始對比川南和冰州的數據。
聽命湖位於橫斷山脈的高黎貢山,海拔達到4000米,瀘水縣最高海拔4100米左右,王仙嶺海拔999.6m,蘇仙嶺海拔526m,現在來看,這個大氣降水受到電磁頻率的影響,那麼肯定會受到電磁場的影響。我看了下經緯度情況,地磁南極在北極點左右,大致北緯76.1度,西經100度,而瀘水在北緯25.97,東經98.82,冰州在北緯25.79,東經113.所以瀘水和冰州的緯度是差不多的,但是冰州更加靠近磁極點;地磁是由地心決定的,那麼到地心的距離可能也有影響,瀘水和王蘇仙的平均相差距離達到3500米,但是地心到赤道的距離,也就是地球的半徑達到6378km,所以誤差達不到千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計。
從經緯度來看,冰州到磁極的距離約為瀘州到磁極距離的94%,那麼如果氣象影響是隨著磁場強度來計算的話,那麼電磁氣象學估計會在未來得到很大應用,但是現在已經不是理論的時候了,我估計一下電磁的頻率應該是6k除以94%,大概是6.38khz,於是,我調整角度,向大氣層發送磁段,也許,這是我自救的倒數次數吧!
與此同時,巨大的轟隆聲響起,東江湖決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