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80後”購房特訓營(4)(1 / 3)

選擇頂層,防熱、防漏是關鍵,考察屋頂隔熱要注意:頂層的層高是否比其他層要高,遮陽是否有改善或不同於下麵各層,屋頂是否做了特殊處理,加做成坡屋頂。考察防漏時要注意:盡量避免選擇處在容易出現漏水的結構變化部位(如結構縫、沉降縫)、構造變化部位(如伸縮縫等)的房間;要看防漏措施的施工質量,如泛水的收口處是否做得結實、均勻;在防雨上,應該有比丁麵各層更進一步的措施,如應有遮雨篷、遮陽板;窗戶構架是否結實,玻璃安裝是否牢固等。

3.層高。層高指商品房的內層淨高一般在2.5~2.7米之間,別墅3米。層高過低不僅“壓抑”,而且等於壓縮了生活空間,對居住不利,特別是大空間的住房,其層高及淨空高度一定要有保證。

4.通風。關於通風,要注意人對空氣流動的基本要求。在門、窗關閉狀態下,空氣要處於相對靜止狀態,門窗開啟要保證室內外空氣順利流通,夏季要有穿堂風,能迅速排除空內的異味。

相關鏈接:戶型八大忌

1.忌大而無當。大戶型應該是一種全新理念上的設計,房屋整體功能要相應增加;房屋高度的合理增加;新型的采光設計、裝修效果等也應有改進和提高。從我國目前家庭結構看,長時間內都將是三口之家。主導戶型至少在十年內仍會以三室一廳或兩室一廳為主。

2.忌一覽無餘。許多老的戶型,進入戶門後沒有玄關設計,廳內景象一覽無餘;房屋整體缺乏層次感,臥室、書房的私密性和安適度受到影響。玄關的設計多種多樣,通常有“密閉式”和“屏風式”兩種設計,前者會多占用一些空間,後者實際上是一個完整方廳的一扇屏風,可用磨砂玻璃等半透明材料做成各種藝術造型,可起到豐富內涵的作用。

3.忌廚廁紮堆。不少蹩腳的戶型設計中,廚房和衛生間緊連在一起,隨著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這種設計應予棄用。如果套房的麵積較小,兩者難以保持較長的距離,其房門也最好別設計成相對或並列的形式。在起居室最好不直接看到衛生間的房門,通過套房的整體戶型設計的層次和曲折巧設衛生間,廚房由於多和餐廳相連,可以設在靠近戶門的位置。

4.忌廳內多門。起居室(廳)內的戶門過多,形成了對廳的實際麵積的擠占。過去的設計中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在實際使用當中,起居室往往變成了過廊和走道,而人們都願意在廳中擺放沙發、電視,多門的起居廳使得以上家具難以擺放,起居廳的連續牆應保持在3米以上,以擺放家具。

5.忌光線暗淡。在選擇住房時要盡可能重視臥室的采光效果,起居室、廚房、衛生間的采光效果依次類推。

6.忌動靜相擾。所謂動靜結合實際上也就是房間功能組合要趨於合理。例如按照生活起居方便的要求,臥室位置要求深一些,戶門最好不要直接麵對著廳。同時衛生間與主臥室的位置要近。避免不必要的穿堂越室。另外起居室是家人集中活動的空間,設置音箱、電視等發聲設備的地方應該和主臥室盡可能的保持一段距離,以免互相幹擾。

7.忌廚房深藏不露。廚房在使用中要排放煙氣、產生噪音,所以切記不要把廚房設計在單元房的深處。另外,要注意廚房或衛生間中管道的處理,如果管道太多且明置,既不美觀又擠占空間,是一種不可取的設計。

8.忌房屋通透性差。房間之間和公共活動區域的通風狀況的好壞,也是衡量戶型設計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誌之一。過於曲折的戶型設計往往使室內空氣阻隔,夏日室內空氣偏高。戶內的空氣對流是一項很重要的環保指標,隻不過長期以來不太被人重視罷了。

四. “80後”買房,價格是核心

對於大多數“80後”購房者來說,房價的高低是對其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因此,購房者在價格上要學會“斤斤計較”、“寸金必爭”。對於房子的市場行情,購房者要盡可能做到心中有數,“貨比三家”,經反複比較後作出抉擇。

但是,在一些大城市,過高的房價讓大多數20多歲的年輕人望而卻步。麵對這種情況,要量力而行自不必說,那麼,這些城市的房價為什麼這麼高呢?影響房價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商品房的價格構成

判斷開發商所報房價是否合理,首先要了解房價構成,即要了解各項成本費用、稅利。主要包括:

1.土地成本,包括征地費或拆遷補償費或土地轉讓費及相關稅費,如土地出讓金、耕地占用稅、菜田基金、防洪費、征地服務管理費、拆遷管理費、拆遷服務費、不動產評估費、出讓業務費以及基礎設施建設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