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防範購房中的那些“花招”(1)(1 / 3)

一.識破售樓三大虛假表情

美國電視劇《別對我說謊》中,僅憑人們動作表情的分析,就讓一個個謊言不攻自破。在購房者挑選樓盤的過程中,也有著謊言與陷阱,這些不誠信的行為也讓很多購房者很受傷。下麵我們來揭露一下售樓部中暗藏的銷售“技巧”,讓購房者認準售樓小姐的真實“表情”,別再被“謊言”忽悠。

“你選的房子,有人要定了”

張先生最近看中了一套住房,戶型設計、地理位置都感覺不錯,就是價格比自己的心理價位偏高,於是決定再多看些樓盤再決定。沒過兩天,售樓小姐打來電話:“張先生,你上次看的那套房子,我同事的一個客戶也想買,他們明天下午就要過來交訂金了,你如果要就趕快過來先交訂金。這種戶型現在就隻有兩三套了,好的樓層就隻有這套了……”在售樓小姐的一番勸說之下,張先生第二天就去交了訂金。後來,張先生的一位朋友也想買此樓盤,才發現原本“售完”的套型居然又有了,甚至還有更好的樓層。讓張先生才驚覺中了招。

在樓盤銷售中,售樓人員會采取很多方法來“逼訂”,目的是讓客戶產生緊張感,越快掏錢越好。常見的方式有:在與客戶洽談時,售樓人員互相配合打假電話,或假裝成顧客,要的也是客戶想要的那套房;或者說另外一個客戶也看好了同一套房子,正準備交錢;或是把房子同時介紹給另外的購房者,以造成熱銷氣氛。如客戶對某套房有了初步意向後,過幾天售樓處會告訴他:“此套房有人要購買,你要的話馬上來付定金。”有的客戶就經不住“忽悠”,在沒考慮清楚的情況下,一衝動,就簽了合同,交了錢。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自亂陣腳,可以委托親戚朋友到售樓部去一趟或者打個電話,佯稱買房,詢問你想要的房源是否還有。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更好的戶型有人想轉讓”

劉先生看了一個新樓盤均價為每平方米5000元左右,綜合地段、房型、交通等因素後,劉先生非常中意。開盤後,劉先生到售樓處,發現自己最中意的房子已售完。就在他大失所望時,售樓小姐稱自己有個客戶是投資人,訂了好幾套房子,可以勸說這個客戶讓出一套,而且現在還沒有正式備案,已簽了的合同可以撤銷。由於樓層、朝向都是劉先生所喜歡的,他當即要求和這位客戶見麵。售樓小姐隨即聯係上客戶,雙方經過協商確定按照每平方米5400元成交並辦理了相關手續。劉先生後來驚訝地發現將房子轉讓給自己的客戶竟然是開發商自己,所謂的轉讓不過是一場騙局。

這種行為在早幾年更為普遍,一些銷售人員在樓市銷售火爆的某一時期,利用職務之便手握一些房源,看有客戶購買意向強烈,這些售樓人員會加價“轉讓”,賺取差價。不過經過了這幾年的市場規範,這種個人行為,現在已經比較少見。更為常見的是一些開發商利用這種方式“捂盤”,以便將緊俏房源賣出更高價格。尤其是在開盤之初,因為開發商一般都會采取低開高走的價格策略,開盤價格相對最低,一些開發商也隻會拿出較差的房源,而宣稱熱銷房源已經售完,一方麵可以製造銷售火暴的假象,另一方麵可以把好的房源囤積賣出更高價。

所以,購房者對自己喜歡的戶型,就要抱著“堅持、堅持、再堅持”的原則,就要這種戶型。同時多看樓盤:你們這裏實在沒有,我也隻好換別家。若即若離的態度,是價格談判的基礎。

“先交定金,不喜歡可以退”

準備結婚的李小姐和男友年初看中了一環路上某樓盤,加送麵積之後每平方米5300多元的價格讓他們很滿意。當李小姐表示要再考慮兩三天之後做決定時,售樓小姐告訴她:“你可以先交點定金,不滿意可以退。免得你想買的時候,喜歡的戶型和樓層都沒有了,而且今天我們還有優惠活動,你過幾天來就沒有了。”想到交的3000元定金並不多。李小姐和男友就爽快地交了錢。過了幾天,李小姐一家決定購買,到售樓部簽合同時,才被告知,因為贈送麵積的施工問題,真實交房時間要推後4個月。這讓急著結婚的李小姐大為不滿,要求退還定金,可是售樓小姐卻告知定金無法退還。後來,幾番交涉之後,開發商同意給予更多優惠,李小姐還是購買了這套房子。但是,這個連蒙帶騙的過程,讓李小姐很受傷。

有些售樓人員會判斷買房者的購買意向,假如客戶購買意願很強烈,售樓員會收些錢,叫“小訂”或“誠意金”,少的可以是幾百元,多的可以是上萬元,承諾可以不再把這套房子介紹給其他顧客,讓消費者有了“歸屬感”。但是“定金”和“訂金”,雖然一字之差,卻差別很大,定金交後不能退還,而訂金是可以退還。普通購房者通常難以分辨其中差別,在定金無法拿回的情況下,跑單的幾率也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