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常用在學校的學習時間或得到的文憑、證書、學位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的受教育水平。一個文憑或學位也許幫助你找到一份工作,但它不保證你在工作上的進步。商業最注重的是能力,而不是文憑。對某些人來說,教育意味著一個人的腦子裏儲藏有多少信息和知識。但死記硬背事實、數據的教育方法不會使你達到目的。我們越來越依靠書本、檔案和機器來儲存信息,如果我們隻能做一些一台機器所能做的事情,我們就真的會陷入困境了。
況且,這種隻注意數量的教育不一定能造就出一個成功者。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拉爾夫·考迪那這樣表達了商業管理人員對教育的態度:“我們最傑出的總裁中,威爾遜先生和科芬先生兩個人,他們從未進過大學。雖然我們目前有的領導人有博士學位,但41位裏麵有12位沒有大學學位。我們感興趣的是能力,不是文憑。”
而能力是需要你在工作中不斷學習、鍛煉方能一步步得到提高的。
知識就是力量。無論薪水多麼微薄,你如果能時時注意去讀一些書籍,去獲取一些有價值的知識,這必將對於你的事業有很大的助益。我知道一些商店裏的學徒和公司裏的小職員。盡管薪水微薄,但他們工作卻很刻苦,尤其可貴的是,他們能乘著空閑的時候,如晚上和周末時間,到補習學校裏去讀書,或是自己買了書來自修,以增進他們的知識。
窮人最大的弱點就是想在頃刻之間成就豐功偉績,這當然做不到。要想成為有錢人,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通過不斷學習而獲得發展、提高的過程。
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有助於一個人最後達到成功。窮人不願意多學習、多思考,從報紙、雜誌、書本當中盡量汲取各種寶貴的知識,而是把寶貴的時間耗費在無謂的事情上,實在是一件最可惜、最痛心的事。他們不明白,知識是無價之寶,能使人們獲得無限的財富。
曾經有人問李嘉誠的成功秘訣,李嘉誠的回答很明確:靠學習,不斷地學習!李嘉誠小時候是非常喜歡念書的人,成功後仍然繼續學習,盡量看新興科技、財經、政治等有關報道。每天晚上堅持看英語電視,溫習英語。
李嘉誠從小就喜歡學習,到了香港後,他堅持半工半讀。
父親死後,他做推銷員時邊進修邊工作,賺錢養家,他曾深有體會地說:年輕時代在興趣的驅使下,如饑似渴的尋求新知識,事實證明當初學習的衝勁,對日後事業發展有極大幫助。李嘉誠自創辦塑膠企業,到投資房地產、投資股市、入主英資公司,也許有人說李嘉誠的成功在於幸運、在於機遇。但機遇偏愛有頭腦的人,正是由於李嘉誠永不停步的學習,才使得他成為一個人人羨慕的香港超級富豪。
如果你每天花一個小時的時間用來學習你不知道的知識,那麼在五年之後,你就會驚訝於它給你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所以,如果你想集聚更多的財富,就必須不停地學習,學習新的知識,學習新的賺錢方式。當然,人的精力有限,你不能指望自己用一生的時間學盡所有的知識。
學習那些與你的事業密切相關的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一個研究生要寫畢業論文,在確定了題目後,就需要閱讀與論文題目相關的書籍。如果他一頭紮進圖書館裏,不加挑選就開始閱讀,很難期望他在規定的時間裏寫出一篇好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