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大敗局》的時候,當時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呢?我寫了十個企業那是十年前的事,當時十個企業都沒有垮掉,到現在都沒有死幹淨。最可怕的是說,我如果有一個數據是不真實的,或者有一個細節是不真實的,我就會成為被告。
??
主持人:我們經常會有感覺,現在的人處在一個信息的海洋裏麵,每天要被大量的信息淹沒了。但是與此相對立的是,我們看到的有價值的信息卻越來越少。我想知道您是如何麵對這樣海量信息的?
吳曉波:自我屏蔽。人的成長是一個什麼過程,我認為是一個拒絕誘惑的過程。我們很小的時候很好奇,覺得我們能幹所有的事情,你幹了一件事情以後,你會覺得另外一件事情可能有更大的刺激性。為什麼馬路上有那麼多漂亮的剩男剩女,因為誘惑太多了。
比較好的人是像我這樣,天資比較中等的,沒有啥誘惑你,你就幹一件事,二十年時間就幹一件事,我二十年時間幹財經寫作。90年進入這個行業開始跑,領導跟我說你去跑工業企業,我就進了工業組就跑到今天為止。90年跟我一樣進入到職場裏財經寫作的人,到今天每年還寫60萬字跑100個企業開6個專欄的,大概就我一個了,所以我是打剩下來的那個人。別的人可能都當總編,或者做企業或者已經離開這個行業,就我還在做。
專業之外可以做個白癡
主持人:想讓您給我們年輕人一些指導,因為您寫《激蕩三十年》需要查閱大量的史料,去了解大量的事實。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在一個信息泛濫的社會裏麵去篩選到真正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時如何通過這樣繁雜的信息,有真的有假的去辨別真偽呢?
吳曉波:我認為如果你從生活層麵來講,我沒有辦法給出這樣的建議,每個人對喜好會有不一樣。但如果讓我從職業層麵角度講,一個年輕人要從紛雜的信息和誘惑中,把自己解放出來。最關鍵的是他要知道他自己喜歡什麼,這是最關鍵的一件事情。
比如我喜歡寫作,我後來喜歡財經寫作也是件很意外的事情。可能是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剛剛分配到了工業組,我跑了一兩個月以後,發覺跑企業比跑文學界更有趣,那個變化更快。而且那個是人拿生命在做賭博,你看他企業起來企業落,特別有意思。所以我看商業,可能比一般人看商業有趣得多,我看到很多的動物性在裏麵,也看到很多人的成長,一個人怎麼樣成長起來。我就喜歡這個行業,我就一直做到今天,所以我不會覺得很累。
當你有時間幹這個事情以後,一個人的精力是不是會很有限?我覺得應該是會很有限。我的經驗是在你這個行業之外,你最好是個半白癡。比如我聽音樂我就不喜歡聽古典音樂我覺得那個太深奧了,我就喜歡聽聽鄧麗君、劉若英,看電視劇我就喜歡看韓劇。
體育運動我就是每天裏寫作完以後到樓下健身房鍛煉身體。我不打高爾夫不打網球,那個需要學習對我來說很麻煩,我連開車也不會在,把那這些變得很簡單。但是在我自己行業裏麵,我會花大量的精力。
主持人:興趣愛好越廣泛越好嗎?因為你不知道有一天你會遇到哪件事情就需要你哪方麵的能力。
吳曉波:你這個問題對年輕人是最可怕的。因為一個人一生,黃金時間非常有限。而且在人口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我認為留給一個年輕人做職業選擇的時間,離開你大學畢業以後大概不會超過五年。
??
主持人:27、8歲如果還沒有選定職業方向的話,怎麼辦?
吳曉波:那就很慘了,因為你再就職都可能找不到工作了,你沒有機會了。一個人必須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就非常清楚的知道說我喜歡什麼。很多人現在選擇是不是到北京生活,北京的房價已經漲到三萬塊一平方了,必須要迅速的能夠賺到錢,這個就很難。因為很多行業在早期的時候他是不賺錢的,或者說那個行業很賺錢,但是你的能力是沒有辦法實現的,或者說你賺到錢了也不快樂。我碰到過很多這樣的人。
人生跟賭博差不多
主持人:怎麼找到自己喜歡什麼工作呢,如果學校也沒有教給我們?
吳曉波:我女兒小學一年級我問她你喜歡什麼東西,她第一次告訴我的答案是喜歡遊戲房的收銀員,因為她喜歡打遊戲,她覺得收銀員天天可以打遊戲。前年又喜歡當海豚訓練師,還有一段時候喜歡當寵物狗的寵物師可以幫寵物洗澡。還有一段時間喜歡當自由歌手,到現在還不知道想要幹嘛。但我每年會問她,你到底喜歡什麼東西,我認為到20幾歲她必須要知道。
我想一個人到20多歲的時候應該確定。人生就跟賭博差不多,20年幹成了我想什麼都有了,幹不成也就摸摸鼻子算了,寫回憶錄說如果還有來生。
主持人:怎麼樣才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