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大學期間把地基打完的,現在的有些孩子們在高中就打完地基了,可能更早,這個地基是很關鍵的,在這個地基上麵能夠長出怎麼樣的一個人來。這個世界上也不是每個人都要有懷疑的精神是吧。
改變一個人的觀念比造房子還難
主持人:你對當下的中國所處的時代是怎麼認識的?因為在你的書裏看過這樣一段話“我很慶幸能夠生活在這個充滿了變化和激情的大時代,但是說實話我希望它快點過去。”
吳曉波:我認為當前中國處在現代化運動的一個中期,因為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我們認為自己是個天朝王國,我們跟所有的國家的交往叫做朝貢製度,我們不承認平等的外交。但到1840年以後鴉片戰爭以後,我們突然發覺自己變成了一個東亞病夫。從那個以後,讓這個國家變成一個富強的國家,成為全民的一個共識。我們有被八國聯軍被英法,被日本人所欺負的一個國家,慢慢到今天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整個是現代化的一個過程。
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建設了很多的東西,所以我說它是個最好的時代。一直到今天中國仍然是全世界最具有經濟活力的一個國家,08年經濟危機以後,中國每年的經濟表現都是第一名的,除了股市以外。中國現在也是全世界最具有消費能力的一個國家,中國現在也是年輕人最願意創業的國家。你到歐洲去已經看不到那麼創業的機會了,你到美國去也沒有那麼大的機會。但在中國過去十年裏麵,有一些年輕人,我算了一下至少有三個人在他三十歲的時候就成為國家首富了。一個叫丁磊,一個叫陳天橋,一個叫黃光裕。他們成為首富的時候都30周歲而已,當這個故事跟歐美人講他是不能相信的,30歲他可能還在打工還在讀博士,在中國就成為首富了。
未來還是一樣,你看中國今年以來很多團購網,移動互聯網的創新,中國現在仍然是一個蓬勃發展的創新的國家,所以我說這是一個最好的國家。但為什麼說中國有可能,講到有可能是個最壞的時代呢?我們破壞了很多東西。
我們現在的中國和1840年的中國比,可以說我們的物質一定是進步的,但是我們講另外的話題就我們懷疑了,我們人的道德是不是進步的。1840年一個老太太倒在地上,可能大家都會去扶她,在今天你就不敢去扶她。1840年牛奶裏一定沒有三聚氰氨,1840年北京的天空一定比現在藍。1840年全中國隻有3.2萬個公務員,現在300多萬,3000多萬都不止。1840年的時候中國有家廟,我們現在都失去了故鄉。
在物質是進步的時候,我們在文化層麵上,在思想層麵上,在道德層麵上,在宗教層麵上我們是不是進步了,我覺得這是一個探討的問題,我也不敢說我們退步了,這不是我的專業所在。但至少在我的理解中,這些問題是可以被探討的。剩下的問題是當我們在物質上已經徹底進步了,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現在我們這個行業裏,經濟學界裏麵在討論的問題說,中國什麼時候會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現在大家算出來的結果大概是12-15年。在座的各位肯定是可以看得到中國的經濟超過美國的,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國上一次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是1799年的時候,乾隆皇帝去世的時候。物質上我們是毋庸置疑的會看到這個國家還會繼續的進步。
但是為什麼我們說現在處於現代化的中期呢?是因為除了經濟物質發展以外的很多問題,我們的心理問題,我們的文化問題,我們的環境問題,我們的社會體製問題,仍然麵臨重大的改革的話題。大家所擔心的是,當後麵這些話題改革如果不成功,一定會拖累經濟的改革。如果把中國經濟陷入到停滯,會進入到一個大的泡沫,泡沫會破滅。大家會說拉美化或者菲律賓化會出現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