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吳曉波:年輕人如何獨立思考(4)(3 / 3)

你必須要喜歡數據,你必須要非常善於計算,你看到一張報表你會笑的出來,如果你看到報表眉頭一皺你肯定做不了,不喜歡數據。

主持人: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是不是我們去創業做企業家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門檻已經越來越高了?

吳曉波: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現在90後的年輕人,跟70後、80後相比創業的機會越來越多。你想一個60後、70後創業的人,當他開始做一個企業的時候,他是得不到很多支持的。比如說他沒有人才的支持,所以60後、70後做企業都是自己做出來的。90後做企業,中國的人才市場智聯招聘什麼的,整個基礎人才已經是徹底的健全了,你可以有個很好的人才組合,這個是60後、70後十幾年前沒有的事。

第二個更重要的什麼事情呢?資金問題。60後、70後做企業的人,他的錢向爸爸媽媽要錢,對不對?或我自己積累,像陳天橋他們,房子不買50萬,馬化騰也一樣,去辦企業。現在你拿一張白紙都可以拿到什麼VC、PE,馬路上一大堆的錢。跟資本市場的銜接跟以前不一樣。

第三個現在有互聯網,有了互聯網以後你就會知道,在你這個行業中全球它的商業模式它的技術處在怎樣的狀況,在十幾二十年前的時候你是不知道的。全球化的背景一定比當年要好。是不是現在這個市場跟十幾二十年前比較萎縮呢?肯定不是。市場不斷的在擴大,中國的內需市場不斷的在擴大。至少在我這個60後看來我是很羨慕90後的。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務上

主持人:但那個時候市場是一片空白的,你隻要膽子大敢折騰你就能賺到錢。但是現在如果你再想創業的話,你進入任何一個領域看一眼,都有無數的大家夥盤踞在那。如果你沒有足夠多的資金,其實你已經很難開始了,會嗎?

吳曉波:不會。因為在商業上來講,這兩種狀態都是同樣讓你恐懼的。當你麵對一塊白地的時候,你說我要種西瓜,你不知道這片地是不是沙地,能不能種出西瓜來這是一種恐懼。你覺得我在空白市場裏麵,這裏麵肯定有一個大的陷阱,可能有狼,這是一種恐懼。

第二種恐懼,你跑到一塊地裏邊,已經很多西瓜。我再要種西瓜是另外一種恐懼,至少這個地是適合種西瓜的,所以這種兩種恐懼。

沒有人競爭更恐懼,那是個鬼屋。你會麵臨到另外一些問題,比如政策會有瓶頸,消費者成不成熟,它有不一樣。

主持人:我們如何去尋找自己渺小的個人,在這個時代當中的位置?

吳曉波:我有一句格言和一個故事,是我大概在20多年前聽到的。一直到今天我很喜歡,一個故事是美國的一個神父,他90多歲去世的時候,他的信徒就問他說,你看你也快死了。你告訴我人生怎麼渡過快樂和幸福的一生。神父跟他說,做你喜歡的工作順便有點錢。我是20多年前我不知道在哪個讀者文摘哪兒看到這句話的,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就是做你喜歡的工作,順便有點錢,讓你自己過體麵的生活。這個大概是在資本主義社會或者在商業社會中的一個人要能讓自己快樂輕鬆起來的一件事情。一句格言是我把它當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銘叫做“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是我40歲以後我自己喜歡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