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陳作新:“月光族”如何翻身成為“理財精”(1)(1 / 3)

第一桶金是靠儲蓄積攢的

主持人:有位網友說,總感覺自己每個月下來沒花什麼錢,怎麼銀行卡裏的數字就不見漲,像我根本沒有什麼財怎麼理?

陳作新:其實每個人賺錢都是有限的,賺的錢減去支出是儲蓄,這是老百姓一般用的方程式,但是哈佛大學的講經濟學教授就會教我們怎麼理財。每個月必須優先儲蓄,就是30%的工資存起來,剩下來就是支出。第一桶金都是靠儲蓄起來的,所以是先儲蓄後花錢,“月光族”就是搞錯了這個概念,他是先花錢,他的人生目標可能是花在快樂方麵。哈佛大學這些人一畢業第一個目標首先就是掙錢,他是先掙錢再追求其他的快樂,所以這有一個平衡,看你人生怎麼選擇,你選擇快樂就先快樂後來沒錢,人家是先有錢越來越有錢了再追求其他的快樂。

主持人:一位網友剛才說有2000多塊錢,那麼他以什麼比例儲蓄?然後剩下的再用於消費。

陳作新:這個網友本身收入不高,理財必須是有財才可以理,你的財還不足夠的時候就必須先抬高自己的收入。年輕人有一個誤區,說加班加點能不能讓我更加有錢呢?中國有個電視劇叫做蝸居,我加班加點都追不上房價,可能加班加點不是解決的方法。賺錢有三個潛能,第一個潛能我們是靠體力去賺錢。第二個叫做膽量去賺錢,我舉個例子,怎麼叫用膽量去賺錢呢?2008年的時候,當年股市跌到大概1600點嗎,這個機會是平等的,有人很慌張賣掉,有些人反過來就去買,那麼買的時候1600點買,一年以後10萬就變成20萬,那麼這個10萬不是靠辛勞而是靠膽量。第三個潛能我們叫做腦袋。人有三種潛能,一種是加班加點,甚至很多人以為加班加點就是唯一賺錢的方式,其實並不一樣。另外一種是膽量,第三種是腦袋。現在大部分人假如說一個人賺錢不超過5千,我覺得他忽略了一個事情,他100%靠努力賺錢,你必須要靠膽量和腦袋,所以需要把三種潛能用出來才會變成有錢人。

主持人:就是說賺錢是體能、腦力、膽量三種的結合。

陳作新:對,現在大部分人賺錢就是靠辛勞工作,這個腦袋沒有用出來,這個膽量也沒有用出來,假如說他按照這種途徑來走再努力也都不會變成有錢人。

主持人:那麼咱們所說的“月光族”是不是依靠體力賺錢?

陳作新:的確是。

高風險高回報,沒風險沒回報

主持人:“月光族”那麼還有哪些共同特點,包括理財上還有哪些盲區?

陳作新:有錢人跟一般人有個思想的差異,大部分老百姓喜歡安安穩穩,穩穩當當的生活,有錢人喜歡挑戰,挑戰其實就是冒點風險。我以前在一個講座裏,有一個年輕的朋友舉手問個問題,我比我老板努力,每天加班加點,我老板每天三點就打高爾夫球了,為什麼我沒有我老板有錢?這個很經典,我反問他一個問題他答不上來,我說你今年冒過什麼風險?他愣了很長時間,他回答了我經典的答案,他說我每天工作是兩點一線,從家裏到辦公室,來來回回都是這樣,一年如此,我今年最大的風險其實就是過馬路的風險。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天天過馬路,那麼你說這個人能有錢嗎,他很努力啊,但是他沒有錢。因為有錢是有一個方程式,我是專門寫了這本書叫做《人人都富有》,人人都可以富有的,這個富有不是要靠學問、背景,富有是靠冒險,就是用人生的體能和另外兩個潛能。第二個和第三個很多人沒有用上去,第一膽量,股票跌到1600點,這個機會完全所有中國人都可以享受,問題就是你有沒有膽量玩兒進去,沒有膽量就享受不大,2008年金融風暴的時候在北京買房地產,但是你不想買因為金融風暴,所以你就沒有膽量,所以膽量和腦袋沒有用上去,你永遠都不會有錢。

主持人:很多年輕人說但是我現在什麼都沒有,拿什麼去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