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世紀劃上句號的時候,90年代大牛市以及人們怎樣變為投資者成了美國近幾年的幾件大事。有些人出於高興而投資,有些人為了謀利而投資,還有些人為了在雞尾酒會上炫耀自己而投資。我們大多數人都已成為投資者,因為我們必須管理自己的金融財產。在最近二十年,政府或公司不再保障任何人的福利或財富。無論在美國、歐洲、亞洲還是其他地區,20世紀後期的實踐清楚表明每個人必須通過投資為自己提供生活保障。

19世紀的前輩們及其祖先總認為我們必須自己關照自己。

在1800年之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沒有中產階級、沒有嬰兒潮,甚至連極少數富人都未想過投資、退休或將財產交給繼承人。然而,所有這一切在最近一二百年,尤其是20世紀,發生了轉變。退休製度、社會保障、養老保險以及大眾投資十分盛行。20世紀中期,很多人曾認為政府或公司應該關懷我們及我們的退休生活。

可是到了20世紀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為了能在退休時享受到我們所向往的那種舒適和財富,我們應當自己關照自己,成為一名投資者。

我們的機遇相當不錯。20世紀90年代的牛市最為強勁,我們趕上了本世紀的牛市末班車。

這次牛市湧現了大量的投資理念、投資策略和投資工具。當日對衝交易(day trading)——試圖通過電腦技術、頻繁交易以及執著信念來戰勝市場——十分盛行,因為一些人放棄了他們朝九晚五的工作,租用一個電腦座位從事交易活動。盡管通過技術手段遠遠脫離了一個世紀以前盛行的那些搶帽子交易和買空賣空行為,他們的業績還是被人們遺忘。另一方麵,股票指數在90年代持續上揚,它已被人們廣泛看作是跟蹤投資回報的一種工具,也是選擇投資工具的一種方式,甚至是大多數人企求投資成功的一種策略。

標準普爾500指數或道瓊斯工業指數是用來反映整個市場或某個特定市場的一個股票組合。股票指數包含一組股票並將它們進行某種組合,如有必要,可更換其成份股。標準普爾500指數是美國投資者廣泛使用的一種指數。1976年,先鋒集團(VanguardcrouD)首次設立開放式的指數基金即先鋒500指數基金。該基金持有的股票及其組合比例與標準普爾500指數相同,並盡可能地模仿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表現。

人們以前嘲笑指數基金的做法,他們認為指數基金是為那些不願思考或不會思考的投資者而準備的,是為那些僅追求平均回報不求更高回報的人而設計的,這些基金是投資回報平平的一種穩妥方式。曆史證明,1976年9月至1999年底,先鋒500指數基金每年能提供15.85%的回報,接近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16.22%的回報,而同期超過這個回報的投資者人數極少。有些人在某一段時期做得比指數好,但隻有沃倫·巴菲特聲稱在這24年裏獲得了更高的綜合回報。如果大眾化是衡量一隻基金成功與否的一個指標,人們就應該注意到先鋒500指數基金目前是美國第二大共同基金。此外,如果人們把全部資金按標準普爾500指數化,就相當於模仿整個股票市場的5%一10%。

很難說清楚到底有多少基金經理能夠戰勝標準普爾500指數,因為不太容易找出所有的基金經理。此外,有些人認為這些基金經理正在玩一個不同的遊戲,並非真正同指數競爭(其他人則認為這種觀點是在為其不良業績尋找藉口)。可是,人們好像普遍認為在某一合理長度的時間段,比如說幾年或者更長時間未能戰勝指數。一周或一個月的輸贏並不重要,因為這是一個長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