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股票指數:成功投資的關鍵(7)(2 / 3)

20世紀20年代,標準普爾公司的前身、標準統計公司編製了一個綜合股票指數,這個指數不是價格平均數而是公司市值平均數。市值(market value)等於二股票價格乘以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數。因此,這一指數代表了一種股票組合,即人們持有每一種股票的全部股份或每種股票發行在外的相同百分比的股份。標準普爾公司估計指數基金目前大約擁有標準普爾500指數全部500種股票總市值的8%,價值達1萬多億美元。

這個概念通過指數的變化來評估整個市場。人們試圖用市場上所有股票的總市值來監視市場的變化。這種做法有人嚐試過但存在一些實際困難。在美國市場上交易的股票約有8000種。有些股票每天成交幾百股、幾千股甚至幾百萬股,在隨處可用的電腦終端就可以報價。還有一些股票一天隻成交幾次甚至一周隻成交幾次,很少有人報價。因此,你必須在容易買到的股票與難以買到的股票之間劃一道界線。某些股票的價格因投資者試圖買入或賣出而大起大落,你必須在應該計算的股票與不應該計算的股票之間劃一道界線。如果惟一重要的事情是每天一次或每周一次的計算,一份“全麵”的股票名單就已經足夠,但是當目標為每隔15秒鍾報價一次時,一份規模適度的股票名單就很有用處。

傳統習慣在股票指數中也起著一定的作用。道瓊斯工業指數自1928年以來一直就是30種股票價格的平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自1957年以來一直由500種股票組成,1923年以來也一直是全部股票市值的平均數。嚴格說來,這兩者都不代表整個市場,可是標準普爾500指數更接近整個市場,因為它是建立在公司市值基礎之上,反映了整個市場。如果有人想嚐試測量整個市場,威爾舍5000指數(wilshire 5000)就是這種做法。名稱雖如此,它實際上包含約7700種股票。凡是試圖據此投資的人往往購買約3000種股票,未及其股票數的一半。一些學術研究使用的是芝加哥大學證券價格研究中心(cRSP)編製的數據,該中心發布市場上所有股票市值加權指數,這些數據很有用可惜不是實時信息。

從實用的角度來說,若你想了解今天的市場情況,你就看道瓊斯指數或標準普爾指數。人們廣泛采用《華爾街日報》上刊登的道瓊斯指數。道瓊斯公司現在也編製像標準普爾500指數這樣的500多種股票市值加權指數,但是用者寥寥無幾。標準普爾500指數是大多數專業投資者采用的一個指標。

標準普爾500指數及其相關數據會告訴我們今天、本周或本月的市場是上升還是下跌。有了收益、股息、回報等相關信息,投資者就可以運用這個指數將今天的市場同其他任何時候的市場進行比較。今天股票支付的股息比10年前是多還是少?標準普爾500指數數據庫有此答案。收益如何?投資者現在為1美元收益所支付的價錢高於去年嗎?標準普爾500指數數據庫也有此答案。技術類股票優於消費類股票嗎?標準普爾500指數數據庫通過行業係統分類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你還可以追溯這些統計數據的曆史,將今天的股票同過去100年或更久遠的股票進行對比。

投資者要想確定自己是在真正進步還是在原地踏步、支付傭金,股票指數就是一個十分關鍵的衡量方法。

衡量基準

做記錄至關重要。這是投資者了解市場進展情況的一個重要手段。1999年獲利15%挺不錯,但不是最好,因為標準普爾500指數回報超過20%。1994年市場平淡,獲利15%就非常難得。

因此,指數是判斷投資者業績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無論何種標準,惟有公平才能令人信服。如果一位交通警察給你一張在高速公路上時速超過20英裏的超速券(speeding ticket),沒有人認為這是公平比賽。然而,拿到一張在一個限速65英裏的路段可以行駛時速75英裏的超速券,你可能會發狂,但你不會說整個事情不公平。標準普爾500指數是一個公平的衡量基準,因為擁有全部500種股票,獲得同指數表現相同的業績完全有可能。很多指數基金每年都做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