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75年的數字確已表明:購買並持有小公司股票的那些投資者承受了股票價值不穩定的壓力並且冒很大的風險,但是最終會獲得很大的收益。因此,在你考慮自己能接受多大風險時,這幾點值得你牢記在心。如果你勇於冒險,喜歡承擔額外風險,並認為自己有能力在一個恰當的時刻投資在一個恰當的地方,那麼小公司股票很可能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它值得你關注。
小公司股票還會出現一個與證券組合資產結構相關的問題。
為了便於比較整個市場,我們通常按一定的比例或權重分配各種資產。如果我們把小公司股票與所有美國股票進行比較,就可以發現它們隻是代表了整個市場的一小部分。作為美國股票市場的一部分——不包括外國股票、美國存托憑證、交易所掛牌基金、封閉式基金以及其他非股票工具,小公司股票盡管它們的數量占股票市場公司總數的85%,但它們的總市值卻連7%都不到。大公司股票的總市值占整個市場總市值的83%,其公司數量僅占6%。
其餘的比例都屬於中型公司。如果一個證券組合持有7%的小公司股票,它就是“市場化加權”。一位喜歡冒險打賭小公司股票的投資者會把7%以上的資金投入到小公司股票上,這是不是太多了呢?實際上,從資金管理的標準來看,小公司股票的投資比例隻有達到14%才可能算多,因為市場的證券組合基本上是一個大公司股票組合,小公司股票的投資比例需要慎重考慮。
國際股票
外國股票,即其他國家發行的股票,也是一種值得考慮的資產。這裏有一些術語需要解釋一下。“國際”通常是指美國之外其他國家的證券,而“全球”則是指包括美國在內所有國家的證券。
這可能不同於字典對這些術語所下的定義,但投資領域尤其是共同基金經常這樣使用。
第二個需要明確的是新興市場與發達國家或工業化國家之間的區別。新興市場是指發展中國家或不發達國家(LDC)。這些名稱的劃分不可小看,因為它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全球市場上的資本募集和銀行貸款。盡管命名一個國家是新興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意義重大,但在命名是否客觀這個問題上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有些事實顯而易見:英國和日本屬於發達工業化國家;馬來西亞則屬於新興市場。其他國家尤其是南歐和東歐國家,尚在大家的討論之中。希臘在成為歐共體正式成員的同時亦希望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對於那些用美元賬戶投資的美國-投資者來說,海外市場的投資都會麵臨外彙風險,新興市場的投資會增加另一層風險。我們先來看發達國家,然後轉向新興市場。
發達國家
對投資者來說,欲持有其他國家的股票首先要考慮外彙風險。
如果你投資的股票市場主要是在美國以外的市場,交易時所用的貨幣也不是美元,這就意味著:不管股票或基金是漲還是跌,你都得為貨幣兌換擔憂。貨幣在一年之內波動10%或20%是很正常的事情。新的歐洲貨幣——歐元在啟用時l歐元等於1.17美元,一年之後,1歐元勉強等於1美元,於是,持有歐洲股票的投資者會因1999年彙率的波動而損失15%。即使在此之前考慮到海外市場的變化,也不可能完全避免這種風險。當然也有可能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即美元下跌,如果這樣的話,持有外國股票的投資者則會不勞而獲地賺一筆錢。無論怎樣,投資者必須意識到任何一個非本地股票的投資都會有一些額外風險。
當然,額外風險也會帶來額外收益。美國股票市場和其他國家股票市場並不完全相同,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股票上漲而另一個國家的股票也許持平或下跌。所以,投資海外市場可以使所持股票分散化以降低證券組合的整體風險。這是尋求海外投資的主要理由。然而,在一些突發事件中,比如1998年夏天的俄羅斯債務危機很快引起全球市場的恐慌和動蕩,但大多數國家的市場在幾周或幾個月內就結束了動蕩,和這並不完全相關。這就意味著分散化投資策略還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