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下蠱觸發靈感出(2 / 2)

“Happy sir,我打斷一下,你什麼時候提到過了?”在其餘人的注意力赫然齊聚的狀態裏,他目光流轉,直麵四麵八方的眼神掃射:“我想我失憶了,你們能幫我回憶一下嗎?”

這種問題,上一次是鍾立文提出的。風水輪流轉,這次他卻成為了解答者:“你沒聽過,不代表頭兒沒說過,你又不是每時每刻都待在頭兒身邊。”

“所以……”

何禮賢的話語被程小雨自然地接了後半句:“隻要有人聽過,就是他提過。”

答案不言而喻,程小雨曾經做過他這段話的忠實聽眾。

何禮賢瞪眼噘嘴做了個怪相,無聲地傳遞出“你贏了”的意思。

離題小插曲很快平複,話題重歸正軌。

“玄靈子的毒蠱因人而異理論提醒了我,小雨提到的製造細菌武器的隔壁國又讓我將兩者聯係到了一起。所謂對不同人施以不同的蠱毒,實質類似對不同人的身體引入不同的外源細菌侵蝕。所謂命格,有時候跟人的先天體質有或多或少的關係,加上後天成長環境不同,每個人表現出的體質各有差異,所以對細菌的耐受程度也不同。外源細菌的入侵,導致人體在死後,出現細菌的啃食速度異常快的現象,跟我們的case完全吻合。超出了這個季節正常速度的好幾倍的細菌吞噬效率,不得不讓我加深了對這種處理方式的肯定性。”

他的想法幾乎讓隊員們拍手稱快,除了早已聽過下文的程小雨。

果然,在後麵的言辭出爐後,愉悅的心情被迅速澆滅。

“凶手增加了屍體身上的外源細菌,造成死者穿越的假象。要達到這個效果,外源細菌的啃噬速度一定是比較厲害的。最後一位死者死前服用過抗生素,若他體內感染的細菌是普通種類的菌群,應該被消滅,但他死後迅速屍變,所以感染的細菌應該是對抗生素有耐藥性的超級細菌。這種情況下,即便屍檢一時半刻沒有發現異常,法證也能通過細菌培養的方式來確認細菌種類。然而,妖女很明確地告知,死者身上的細菌無論繁殖速度還是腐蝕效率,都與自然環境中的普通細菌類似,並沒有什麼異常。”

思路走進了死胡同,需要另辟蹊徑。盧天恒不肯回頭,隻願疏通障礙物:“也許還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點,或者被忽略的問題。比如,異常啃噬的微生物曾經存在,後來卻自然地消失了。會有這種狀況嗎?”

“噬菌體!”

這個問題的答案,無需韋世樂這位百科全書,即便許文詩也懂得。

噬菌體是能夠感染許多種細菌的一類病毒,它們寄生在宿主細胞上,能夠引起宿主的裂解,導致宿主消亡。

鍾立文曾經由於家庭原因,很早就荒廢了學業,高中畢業後投考警校,成為一名光榮的罪犯克星。他對噬菌體也許曾有耳聞,現在卻幾乎印象全無。此時此刻,他聽到許文詩口中說出這個聽起來有些高大上的名字,便扭轉頭側目相視。他看到她尖尖的下巴、白皙的皮膚,看到她的一頭青絲被黑皮筋幹淨地束起,清瘦的麵頰上精神抖擻。

這個情景中她的側影定格,突然令他覺得,自己需要對朝夕相處的女友刮目相看。

刑警,向來不是一個隻需勇猛和功夫就能嫻熟駕馭的職業。在頭腦與四肢的靈活度同等重要的印象之外,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它已經需要進化成懂得全科知識的科學型專業人才的聚集地了。

一人計短,齊力斷金。思維的分享,知識的交彙,讓重案A組在接近真相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然而,且不說噬菌體無法侵染超級細菌使之消亡,即便噬菌體吞噬了細菌,這種病毒本身的存在同樣在法證的化驗下無所遁形。

韋世樂皺起的眉頭,有一種近乎嚴肅的深情。他深沉地提沉著氣息,聽到程小雨不謀而合的觀點:“我記得,大學課本裏說,噬菌體隻能搞定普通細菌,搞不定超級細菌……”

她發言的時候,眼神閃爍不定,望了韋世樂好幾次,顯然在觀測他的態度。他沒有反對,隻是說:“謹慎起見,告訴法證科,請他們……”

“再驗一下幾位死者身上的噬菌體數量,對吧?”她再一次接了話。不過這一次,她接的是自家男友的決定,吐詞的時刻還加上了OK的手勢。

法證科的很快收到了程探員的請求。淩佳顏與同事們分工合作,準備滅菌培養皿,製備Luria-Bertani培養基,移液槍和量筒在潔白的日光燈下交錯移動,新一輪忙碌開始了。

噬菌體水平的檢測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這個等待結果的缺口,成為再次拜訪景博教授實驗室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