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7日,熟悉股市的人應該知道這一天發生了什麼。劉先生早在5000點附近就已撤退,敏感的預見性讓他在賺得盆滿缽溢之後全身而退。蟄伏了長達一年之久的他覺得機會要來了,果不其然,大盤在7日和10日漲停。大盤漲停這種行情可是不得了,那兩天的股民皆大歡喜,唯獨劉先生比較鬱悶,因為他把大部分錢買了銀行理財產品,還沒到期,死活取不出來。沒辦法,隻好看著大好行情幹瞪眼。
自此以後,劉先生對於銀行理財相當反感,於是他把目光轉向了記賬式國債,記賬式的交易性和收益性都還不錯,用不著的時候就多放置一段時間,用的著就趕緊賣掉,不會耽誤自己的股票投資。
可能當時超短期理財產品還沒有普及,很多人都不了解,而現在這種超短期理財產品可能較國債更好,您如果抱有這種想法,不防試試,怎麼合適怎麼來。
3 資產配置型客戶選擇的理由
買國債的另一種客戶屬於比較有投資理念的人,他們普遍具有高學曆或者是海外留學背景,共同特點是普遍具有西方理財規劃的觀念。在西方,人們理財講究的是配置均衡,也就是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各種類型的投資都要按比例分配。
上海的李女士一家就是典型的海歸派,她和先生都是早年留學海外,兩個人都屬於高收入階層,為了保證自己的資產能夠跟上市場的平均水平,他們將資產進行了分配,三分之一進行高風險的股票投資,三分之一用於中度風險的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三分之一用於國債和存款。
這種類似三權分立的分配方案,具有很好的抗風險性和保值增值性。目前一般的投資者對於自己整個的資產沒有這麼詳細的規劃,總是看到什麼就幹什麼,有些則是對哪些感興趣就投資哪些,不感興趣的就不看。其實這都是不理性的。
由於我們的資本市場發展較西方晚很多,在整個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還處於初始過後的發展初期,投資者缺少成熟的投資方式和理性的投資態度;尤其是在個人家庭理財方麵,我們在銀行裏常被所謂的規劃師,完全不負責任地推薦一些回扣比例高的產品,不管你能不能掙錢,這是一種職業道德的缺失。同樣這也導致了一個後果,大家去銀行辦業務,對在大堂裏晃悠的人普遍沒有好感。因為幾乎隻要他過來主動跟你打招呼,準是讓你掏錢買他要推銷的東西。所謂的理財規劃根本就是千篇一律,沒有任何針對性和科學性。所以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家的眼界逐漸開闊,我們要有自己的投資意識和投資規劃,切莫糊塗理財。
本節我們通過幾個活生生的例子,為大家講解了國債投資的優勢和注意事項,相信裏邊也會有您自己的身影,究竟如何來投資和是否選擇國債還要看您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