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梅山下(3 / 3)

“是呀,真是可惜了這一代名將…”雷有忠話未說完,便聽坡下有人大叫…

“大師兄,雷老板,快來吃飯嘍,今兒個可是香噴噴的烤野豬呀…”

“朱三…”羊林楓一笑,“走吧,還等什麼呀,吃飯去嘍…”

王彌軍中…

“大將軍,石勒雖乃粗鄙之人,但素來心懷壯誌。眼下,他依張賓之謀,已然剪掉苟晞羽翼,如今又兵鋒直指蒙城,其吞並苟晞之勢已然不可阻擋。大將軍,此人當盡早圖之呀…”

前司隸校尉劉暾話音未落,便在棋盤上落下一子,

“我又何嚐不想呢,耐何如今那乞活軍劉瑞部、如狗皮膏藥般纏著我,甩都甩不開,還如何圖他…”王彌手持棋子半天不能落下,“太傅可有良策?”

“大將軍,您忘了派往青州的曹嶷部嗎?去歲曹嶷便擊破苟晞兄弟,而今占據廣縣,勢力漸強,您可以召回曹嶷部,兩軍聯手,先滅了石勒,之後於青州稱王,豈非善哉!”劉暾喝了口茶水,方又繼續說到,

“大將軍可修書一封令人送予石勒,就言曹嶷不聽調遣,意圖謀逆,邀約石勒共同前往青州討伐曹嶷。若其願來,當便於剿滅,若其不來,亦可消除其對我軍的警戒心理,以求攻其不備。”

“嗯,不錯,太傅此策甚妙…”眼放異彩的王彌隨意落下一子,又繼續說到,

“那如此機密之事,當天知、地知、我知、太傅知呀。是故,敢否有勞太傅親自去一躺青州?”

劉暾聞言,立刻起身躬身施禮到,“能為大將軍效力,乃暾三生之幸,縱有萬死,也必不言辭…”

“好!”王彌大笑著起身,“我立刻給曹嶷修書一封,今晚太傅回營稍事休息,明日在軍中選備好人物,我親自於太傅送行…”

“大將軍,不必等明日,暾也不用找尋他人。今夜,我便帶上我那四個兄弟,即刻動身…”

“好…太傅真好氣度,真不愧五度獲任司隸校尉之人呀…”

注:蒲阪:扼蒲津關口,當秦晉要道,是古河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地處華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連接處的山西省西南端,是晉、秦、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西臨黃河與陝西省大荔縣、合陽縣隔河相望,南依中條山與芮城縣接壤,東鄰運城市,北接臨猗縣。在南北朝時期隸屬於泰州、蒲州,唐朝兩建中都,蒲州為六大雄城之一。

注:馮(píng)翊(yì):三國魏為左馮翊,置馮翊郡,長官稱馮翊太守,治臨晉(今大荔),轄境相當今陝西韓城、黃龍以南,白水、蒲城以東和渭河以北地區。北周時廢置。隋唐時曾改同州為馮翊郡。古馮翊郡的郡治所在地為大荔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自秦厲共公十六年(公元前461年)設臨晉縣始。黃河、洛河、渭河從境內流過,且渭、洛二水在大荔彙合,流入由南北走向折為東流的黃河,是古代出入秦晉的關隘和交通要道,素有"三秦通衢"、"三輔重鎮"之稱,為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

注:劉暾:劉暾,字長升,東萊郡掖縣(今山東萊州市)人。西晉大臣,尚書左仆射劉毅之子。?初為博士,遷太原內史,五度任司隸校尉,官至右光祿大夫、領太子少傅,封朱虛縣公。後投同鄉王彌。

注:司隸校尉,舊號‘臥虎’,是漢至魏晉監督京師和地方的監察官。有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隸所組成的武裝隊伍,司隸校尉因此而得名。從漢至三國魏晉時期,司隸校尉都是監督京師和京城周邊地方的秘密監察官,權勢強大遠遠勝過了明代的東西廠和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