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先代將士們謝過齊公”。張嵩起身拱手抱拳,王彌連忙示意其落座。待到坐定,張嵩才朗聲說道,“如若他們二人不能如期到來,我們將實情告訴士兵們,背水一戰,也有勝算...”
“報...報...報齊公”,正在這時,門外傳來了急速的傳報聲,
“報齊公,城下劉瑞營中南北兩翼突起火光...”
“什麼?”王彌與張嵩吃驚的幾乎同時站起了身來,“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王彌急聲問道,
“回齊公,就剛才...”
“快,快通知人馬,城下集合,你們隨我登城一看,”急急的王彌大叫著,連衣服也顧不得穿,便跑出了屋去。
城上,滿滿的士兵...
“將軍”,“將軍”,士兵們紛紛讓道,
“什麼情況?”王彌拍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兵和藹的問道,
“回將軍話,”這還是個略顯稚嫩的聲音,“看上去...好像是胡人在襲擊劉瑞,”
“胡人?”心下大喜的王彌瞬間有一種神兵天降,天助我也之感。他強抑興奮之情,定睛向城下望去,就見劉瑞大營南北兩翼已然全線洞開,成群的白色騎兵穿過火牆直向中軍衝去,在戰馬的前方,更是一排一排的火箭...
“石勒!”王彌隻驚叫了一聲,便連忙轉身,對著城上城下大聲喊道,“來呀,我們的援軍到了,所有步兵排兵布陣,嚴守城池,沒有我的命令,無論是誰,皆不得放其入城。所有騎兵全體聽令,隨我出城,擊殺劉瑞在此一舉...”
“打開城門!騎兵出城!”隨著城上王彌一聲高喝,被圍困了半月有餘的寧陵城終於大門洞開。王彌率著帳下數千騎兵直向劉瑞中軍殺去...
“殺啊,給我往前衝,不許後退...”一身便裝、披頭散發、滿身鮮血的劉瑞砍殺了兩個後退的士兵,可是依然不能阻擋敗兵滾滾插肩而去,
“大帥,大帥,不行了,快走吧...”在他身後的方進搶過來一匹戰馬急速牽來交予劉瑞手中,“大帥,方傑在西營門,你與方傑快走吧,我先頂上一頂...”
跳上馬背的劉瑞眼含血淚,他勒住戰馬回頭四下一望...
剛剛的血戰並未使劉瑞絕望,可現在,他到處所見,俱是自己的子弟被鐵馬彎刀、四溢的流火、飛流的箭矢,蹂躪的血流成河慘叫不絕於耳。劉瑞的心底怯了,他已經沒有了繼續戰鬥的勇氣...
“駕~駕~”一路狂奔的劉瑞,來到了西營門。在看到鎮守西營門的方傑與王彌混戰之際,劉瑞選擇了掉頭逃竄。他已經不辨方向的帶著沿途跟上來的數十騎兵與百餘步兵,向著“圍師必闕”之無人之處---東營門疾馳而去。
《孫子兵法軍爭篇》曰:窮寇勿迫,圍師必闕。圍三闕一,其核心原理是為避免將敵逼上絕路,以減少敵軍拚死抗爭之鬥誌,將其在逃跑中殲滅於野外之策略。此闕口貌似生,實則死。狹路相逢勇者勝,士氣、勇氣,是冷兵器時代取勝之不二法則。
永嘉五年十月二日,石勒以張賓之策,前來相助王彌脫困。其一舉擊殺乞活軍元帥劉瑞,並且,未曾與王彌及其軍隊接觸,便迅速撤離到寧陵城西六百裏外之己吾縣。劉瑞帳下方進、方傑二兄弟僥幸突出重圍,前去浚儀投奔了陳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