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就是為了實現理財目標,也就是保證投資達到預期的收益率,但隻要是投資都有風險,這可能影響預期目標的實現,這就出現了收益和風險的矛盾。怎麼解決或協調這對矛盾呢?或者說是否有辦法降低投資的風險而無需損失預期的收益呢?答案是有的,就是分散投資,因為分散投資可以讓風險最小化。
分散投資就是把資金分別投入到不完全相關的投資方式上,用一句諺語就完全代表了分散投資的概念:“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平時我們所說的投資組合,也是同一個概念。
定義中的所謂投資方式的不相關,意思是指一種投資的收益與另一種投資的收益沒有什麼關係,不會相互影響。例如,股票投資風險與收益和房地產投資之間就沒有什麼依賴,至少依賴不密切。這樣分配的目的就是當某種投資遭遇失敗時,不會影響到其他投資,還可通過其他投資彌補損失。最好的投資方式之間是完全不相關,或負相關,這樣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負相關就是一種投資收益率上升時另一種則下降,反之亦然。分散投資原則的根本就是考慮多種投資方式之間的收益和風險是不相關的或不完全相關的。
投資組合包括三個方麵:投資工具組合、投資時間組合、投資比例組合。
分散投資的具體策略有三個:
(1)不同類型的投資組合,也叫資產分配、資源配置。如在存款、債券、股票、基金、房產之間分配資金。
(2)同類型投資的多樣化組合。如在多隻股票間分散投資。
(3)全球分散投資。也叫國際分散投資,就是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投資。使用全球分散投資可減少係統風險。
在家庭進行分散投資時,大部分會碰到一個問題:投資資金有限怎麼買得了這麼多東西?現在國內推出的開放式基金,就是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基金就是一種把分散的小規模資金集合起來進行統一組合投資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