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

百年清華,潤物無聲

普通大學如果進行自我宣傳,首先提到的往往是美麗優雅的校園環境、耗資巨大的教學樓和先進設備、聲名遠播的名譽教授等等。清華大學不必如此,她隻需提及無數優秀校友中的任意幾名,如楊振寧、錢三強、華羅庚、錢鍾書、季羨林、張朝陽、盧庚戌等,就足以讓人產生崇敬之感和殷殷向往之情。從本質上講,大學最偉大的成就莫過於培養出眾多優秀的、卓越的、頂尖級的人才,正是這些人才讓大學產生真正的影響力,讓天下的學子們神往。

不可否認,百年清華能夠培養出如此之多的頂尖級人才,不僅僅在於其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更在於其在承載了厚重曆史的前提下、在歲月中沉澱下來的引人深思的智慧。這些智慧潛藏在清華園的各個角落和師生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在其靈秀之氣中長期耳濡目染,人們便會於不知不覺中脫胎換骨,進入一種高素質、高水平、高格調的境界。這正如杜甫詩中所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事實上,不僅清華人,幾乎所有在人類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使用的無不是智慧這把能穿透歲月的利刃。古希臘哲學家塞內加曾說:“智慧是唯一的自由。”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寫道:“智慧,就像天使降臨,舉起鞭子,把犯罪的亞當驅逐出了他的心房。”在當今世界首富、微軟總裁比爾·蓋茨的頭腦中,“我們的每一項新產品的開發,都是運用智慧的結果。”

智慧,是人對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一種透視、一種反思、一種遠瞻,是人類對世界和自我的一種認識與改造的能力。智慧讓人把握事物的本質和成功的規律、洞悉世間一切現象的本來麵目、實現心靈的升華與徹悟,讓人生更加圓滿與幸福。

但是,智慧並非與生俱來,也難以從書本和課堂中學習。獲得智慧的途徑往往是生活:自己的生活和智者的生活。清華園中的大師就是智者。

清華原校長梅貽琦曾經說過:“大學者,非大樓也,大師之謂也。”的確,大師是清華的靈魂所在,他們的生活到處閃耀著智慧的火花。哪怕你捕捉到了其中的星星點點,也可以借助它讓自己的人生散發出耀眼的光輝。大師有別於一般的教授和學者,大師是像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鄧稼先、梁思成這樣的人。他們學識淵博卻不為學識所累,永不停歇地進行獨立思考,孕育卓越的理念和偉大的思想。他們拿著高薪卻粗衣布包行走於校園的林蔭道上,淡泊名利,保持著自己的獨立人格和道德操守;他們雖有教授的頭銜卻與學生平等交流、赤誠相待,誨人不倦,不失“教書匠”的本色。他們秉天地之氣而來,將智慧播撒人間。

基於此,我們精心編寫了《百年清華給青少年講授的人生智慧》一書。書中講述了百年清華流傳下來的大師們的逸事,雖然一件一件看來,或許微不足道,但是整本書讀過,你會感到自己仿佛置身於清華的校園之內,無形之中身心已經得到了不可思議的陶冶和提升。這也正像一句名言所說:“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一本好書,理應如此。

本書中的故事或感人或愉人,讀時會令你不能自已地或數行泣下、或笑逐顏開,但是,哭過笑過之後,你總能領會到一些不可言傳的東西,你的身心總會隨之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你能體會到成功的規律、生命的本質以及世間的許多真相。而且,在每則故事的後麵,我們設計了“點石成金”和“智慧拓展”兩個欄目。其中,“點石成金”是編者從故事中提煉出自認為最有價值的智慧菁華,希望能夠起到以小見大、拋磚引玉的妙用;“智慧拓展”中聯係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添加了一些知識、方法、思考問題等等,目的是啟發思路,提醒青少年這些故事聯係著自己生活的哪些方麵,該怎樣將智慧貫徹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

大師們早已駕鶴西去,而他們的智慧卻永留人間。如今,讓我們追隨智者的足跡,聆聽智慧流淌的聲音;讓我們搭乘智慧的飛船,去遨遊夢想的藍天,創造人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