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獨處,是另外一種境界(3 / 3)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其孤獨的一麵,當我們深夜坐在台燈下的時候,當我們曲終人散,獨自走在清冷的路燈下的時候,甚至在我們圍著一爐火沉思的時候——孤獨總是我們的影子。每一個人,當走在連著生與死的橋上,看著朋友親人一個個離自己而去,自己所走的路上隻有獨自一人時,會不會懊惱、哀歎、彷徨不定?孤獨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應懷著樂觀豁達的心理來看待它。在孤獨時,我們用樸質的心聆聽大自然的真諦,探索著宇宙洪荒的奧秘,回憶著一幕幕紅塵往事……我們的心靈被那麼多的喜悅和愁緒所淹沒,不複往日的波瀾不驚,誰能說這是一種痛苦呢?

複雜的社會生活使人變得浮躁的成熟和世故起來。成熟和世故是一道牆,蠻橫地隔斷了我們與世界的天然聯係,隔斷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信任。當你感到生活枯燥,心緒不佳,精神不振時,享受孤獨吧,它能像清泉一樣滋潤你心靈的田園,淨化你的靈魂和周圍充滿汙垢的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的內蘊,你會發現朝看旭日東升,夜觀滿天星鬥,夏日泛舟荷蓮,冬月踏雪尋梅,天地人群之間,處處飽含著人生樂趣。能享受孤獨的人是純潔的人、高尚的人,是甘心為別人而燃燒生命的人。他們就像燈塔守望者,麵對著浩瀚的人生與自然的大海,用智慧之光給人們指引航向。

人在孤獨時總是特別理性,能聽到自己思想深處發出的細微聲音,接受生命的雕琢。這個時候對事物的思索比任何時候都要真切,都要透徹。一切偉大的創造和發明,不是來自燈紅酒綠,而是來自孤獨。

【北大心理課筆記】

隻有在孤獨的沉思中,才能遠離塵世的喧囂,心無旁騖地進入大自然和思想的王國。因此,當我們與孤獨相遇時,與其一味哀歎,不如勇敢麵對寂寞、體會淡泊,在孤獨中接受生命的雕琢。

靜下來,才能看清自己

設想獨步在荒涼的夜街上,一種枯寂的聲響固執地追隨著你,如昏黃的燈光下的黑色影子,你不知該對它珍愛還是不能忍耐了?那是你腳步的獨語。

——何其芳(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詩人、散文家)

挪威動物學家和政治家南森說:“人生最難的一件事就是認識和發現自己,因此,人們需要不時地忍受孤獨、寂寞和經常的沉思。”有人說這個世界太吵鬧了,有人說這個世界太瘋狂了,有人說這個世界太喧嘩了,有人說這個世界總是真真假假,錯綜複雜。太多的說法了。就如同小馬過河一樣,鬆鼠會說水太深,都淹死過同伴;河馬會說水太淺,都不能舒心地洗澡;當小馬親自試一下後才知道,原來那水沒有它們說得那麼深,也沒有它們說得那麼淺,剛剛漫過自己的腿。此時,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去安靜地看看這個世界。

失意時,不要盲目悲觀,靜下來,我們會發現自己其實有很多優點;得意時,不要過分忘形,靜下來,我們會發現這點成功實在微不足道;痛苦時,不要借酒澆愁,靜下來,我們會發現看淡一點,快樂其實離你並不遙遠;絕望時,不要意氣用事,靜下來,我們會發現生活的另一麵正陽光燦爛,繁花似錦。

有一個探險家到南美叢林中探險,想要找尋古印加帝國文明的遺跡,他雇用了當地的土著作為向導及挑夫。因為適應了叢林裏的生活,所以土著人的腳力過人,盡管他們背負笨重行李,仍是健步如飛。在整個隊伍行進的過程中,總是探險家先喊著需要休息,讓所有土著人停下來等候他。

到了第四天,探險家一早起來,立即催促著打點行李,準備上路。他雖然體力跟不上,但希望能夠早一點到達目的地,能夠真正好好地來研究古印加帝國文明的奧秘。不料土著人卻拒絕行動,探險家對他們的行為惱怒不已,覺得難以接受他們的做法。

經過詳細的溝通,探險家終於了解,這群土著人自古以來便流傳著一項神秘的習俗,在趕路時,皆會竭盡所能地拚命向前衝,但每走上3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探險家感到十分好奇,忍不住問道:“為什麼在你們的部族中,會留下這樣的休息方式?”那名土著向導認真地說:“是為了讓我們的靈魂,能夠追得上我們趕了3天路的疲憊身體。我們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來,需要停下來,等一等靈魂。”探險家聽了向導的解釋,心中若有所悟,沉思了許久,終於展顏微笑:“我想這是我這次旅行中最大的收獲。”

“停下來,等一等靈魂”,多麼深刻的話語。不妨靜下心,想一想,我們有多久沒有想過思想、靈魂這樣的話題;有多久,沒有關照過我們那顆被現實和理想敲打得支離破碎的心;有多久沒有靜下來,看清自己的狀態,給自己的心靈多一些關心。

其實,內心平靜下來,好的想法就會浮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水清魚自現”的道理。身處在高壓力下,我們心靈所達到的實際領域很容易被限製。抽出一點時間,讓我們適時地把壓力放下,內心得到平靜,可以有效地向這一領域做更深廣的延伸,看到更遠的方向。

王維有詩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靜之極致也。“鳥鳴山更幽,蟬噪林愈靜”是自然之靜,恐怕更是一種心靈之靜吧!靜看蒼鬆旭日,白雲悠悠,清風徐徐,何等心神愉悅、怡然自得。這個世界其實很美麗,隻是我們太過於匆忙,忙著生活,在匆忙中忘記靜下心來,好好地看看這個世界。

當人靜下心來看世界的時候,一切都是雲淡風輕。就像有位作家說的:“有些事,隻能一個人做。有些關,隻能一個人過。有些路,隻能一個人走。”生活中,當我們受困於某個問題,還沒有清晰的解決方案時,聰明的辦法是讓心境平和下來,就像慢慢地讓混濁的水得到沉澱。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在人生的曆練中,從容淡定,是一種氣度與誌向。在潮漲潮落的人生戲台上,灑脫嫻靜,是一種能力與素養。無論經過多少刻骨銘心,經曆多少生離死別,隻要還能靜下來,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時間久了,悲傷和痛苦便會褪色成一朵輕盈的雲。

【北大心理課筆記】

來去匆匆的人生旅途中,能停住腳步靜下來是件幸運的事。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校訂好方向,再從容起程,或許能走出一個嶄新的自我。人生,需要有一些時刻,慢下來,靜下來,聽花開的聲音,觀葉綻的曼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