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讓孩子習得一技之長(2)(1 / 3)

★當孩子基本上掌握了用手、腳、嘴等表現節奏之後,父母就要開始引導他用身體的各個部位(頭、肩、腰等)來表現節奏了。在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時,一定要注意讓孩子自由發揮,即興表演,不要讓孩子一味地模仿父母的動作。還有,孩子出現動作不協調等現象是在所難免的,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讓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進行自我調整,以求達到形體與節奏的協調統一。

為孩子挑選一種適合的樂器

父母箴言

為孩子選擇一種適合的樂器,是培養孩子音樂特長重要的一環。在為孩子選擇樂器時,首先,孩子要感興趣;其次,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條件;再次,要充分考慮孩子自身的條件。很多專家認為,根據孩子的生理特征和認知特點而言,孩子應該優先選擇鍵盤樂器,比如鋼琴、電子琴等。

很多父母都已經認識到了音樂對於孩子的重要作用,都希望孩子能夠學一些有關音樂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在樂器方麵。但是,麵對各種各樣的樂器,究竟該為孩子選擇哪種樂器,什麼樣的樂器適合孩子的發展,這些成了困擾父母的大難題。

目前,有很多孩子開始學習樂器,他們之中有的隻有七八歲,甚至是三四歲,所以他們肯定不知道哪一種樂器適合自己,這就需要父母做好引導和指導工作了。但是,有的父母在這方麵也沒有太多經驗,往往也感覺無從下手。作為父母,需要了解以下一些基本知識。

1.樂器的種類

樂器主要有弦樂、打擊樂、鍵盤類、彈撥類四大類,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又可以分為民樂和西洋樂兩類。西洋樂範疇內的拉弦樂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管樂有長笛、短笛,彈撥類有豎琴、吉他,打擊樂有架子鼓,鍵盤類有鋼琴、手風琴等。民樂也同樣分為四大類,其中拉弦樂有二胡、中胡、板胡,彈撥類有琵琶、古箏、揚琴,打擊樂有鼓、叉、鐃、鈸,弦樂中有笛子。

2.樂器選擇的原則

首先,要孩子感興趣。如果父母不是內行,不知道孩子對什麼樣的樂器感興趣,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領著孩子到藝術中心看一下,讓孩子自己親自看一下各種樂器,親自聽一聽、摸一摸,這是了解孩子興趣所在的最簡單方法。另外,還可以通過看電視、報紙雜誌來增加孩子對各種樂器的了解,以便孩子對樂器的選擇。

其次,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條件。比如,一個孩子對鋼琴很感興趣,但是家裏的情況根本承受不了。要知道,一架鋼琴本身往往就得過萬,再加上一節課的學費也要二三百塊。如果開始咬牙讓孩子學了,一旦承受不了,就會導致孩子半途而廢,這樣一來就更劃不來了。

第三,孩子自身的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孩子要學什麼樣的樂器,一定要考察孩子的音準和節奏感怎麼樣,因為,音準是靈魂,節奏感是生命,音準和節奏感是孩子學習任何樂器的必備條件。此外,不同的樂器對孩子也會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學習鋼琴要考慮到孩子的手形,管弦樂要考慮到孩子的嘴形等。三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學習吹奏樂,因為孩子的肺活量小,學習這類樂器有些困難。

3.學習樂器的最佳年齡

所有的樂器學習對於孩子來說都有開發智力的作用,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學習是最佳的年齡呢?從理論上來說,樂器的學習是越早真好。比如,有些孩子從來沒有接觸過鋼琴,但是當他們一坐在鋼琴的旁邊時,姿勢就是絕對正確的。這樣的例子說明,有些知識是自然的,對於小孩子而言,他們不懂得約束,做起事來自然一些。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很多知識,小孩子學得好,學得快,而成年人卻趕不上小孩。但是,也不是說學得越早就越好。早學的孩子會麵臨兩個問題,一個是由於孩子年齡小,溝通的能力也相對的差,可能會不理解教者的意思;另外一個問題是因為孩子的年齡不到,父母可能對孩子的真正興趣所在不能正確掌握。

綜上所述,孩子學習樂器最好在上了小學之後,但是父母也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對於不同的孩子要不同對待。

4.樂器學習的注意事項

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這個規律父母一定不能違背,不要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孩子。當孩子不願意學習某項樂器的時候,父母不能強迫孩子進行學習,如果一味強迫的話,隻會適得其反,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好處,甚至還會讓孩子對學習樂器感到厭倦。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學習動機主要來源於興趣,如果沒有了興趣,什麼都學不成。

其次,對於孩子學習樂器,雖然不能強迫孩子學習,但是父母要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督促。很多父母可能都碰到過學習樂器“虎頭蛇尾”的孩子。在剛剛買了樂器之後,孩子可能會有一些新鮮感,但是當孩子練習幾次之後就對樂器失去了興趣。麵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怎麼辦呢?解決這種問題的有效方法是鎖定孩子的練習時間,規定練習任務,讓孩子養成定時學習的習慣。

再次,對於孩子練琴的時間,父母一定要合理安排。對於那些初學的孩子來說,每次可以練習20分鍾左右,每天要多練幾次。當孩子練琴的時候,父母最好坐在一旁看,並且要耐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