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放在孩子堆裏,絲毫不顯眼,也不會讓人多看兩眼。但是亮亮卻非常想讓同學們注意到自己,然而同學們似乎都不太願意理他。亮亮認為,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地位,所以同學們才會不想理他。於是,他覺得自己必須得爭取一點地位。然而,怎麼去爭呢?他的學習成績雖然不能說太差,但是也隻是在中等徘徊,至於藝術方麵,他又沒什麼天賦。為此,亮亮十分苦惱。看著亮亮苦惱的樣子,爸爸說:“亮亮,雖然你沒有什麼天賦,但是你可以練體育,你看你手長腳長的,不就是一個練體育的料嗎?從明天開始,爸爸陪你一起晨跑!”亮亮聽了,覺得爸爸說的是一個好主意。於是,亮亮開始了體育鍛煉。在學校舉行的一次體育比賽中,亮亮獲得了長跑第一名。這個名次還挺管用,剛從場上下來,同學們就把他圍了起來。亮亮的感覺可好了,從此,他做什麼都有勁,學習成績也提上去了。
其實,亮亮要的隻是一種贏的感覺,這是小孩子的一種很正常的心理需求,很多體育運動都可以給孩子這樣的感覺。這裏,亮亮的爸爸給亮亮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試想,如果爸爸對亮亮的苦惱視而不見的話,如果爸爸不陪亮亮晨跑的話,可能亮亮就不會取得好成績了。所以,父母應當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
有很多父母都不太清楚體育的意義,他們隻看到了“體”字,而沒發現“育”字。他們認識,體育就是強身健體。其實,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從智力上講,體育活動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生理刺激,對孩子神經係統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作用。智力之外,體育的意義更為深遠和神奇,體育比賽可以強化孩子的規則意識;體育對抗可以培養孩子勇敢精神;團體項目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協作;耐力項目可以鍛煉孩子堅忍不拔……
在體育活動中,孩子可以扮演很多角色。在這樣多種人際關係的處理過程中,孩子的社會化進行也能得到有力的推進。智力、心理、品質、社會化等等,這些都是現代家長最為關心的孩子的素質,而在體育裏麵,都能找到它們的因子。
體育鍛煉是孩子終身的事情,正像智力開發有一個關鍵期一樣,體質潛能開發也有一個最佳期。根據兒童身體發育專家的研究,4歲是開始體質潛能開發訓練的最佳年齡,4至12歲是實施該訓練的最佳時間段。所以,父母們要做的是讓孩子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而不是扼殺孩子的興趣。
選擇適合孩子的體育鍛煉方式
父母箴言
父母應根據自家孩子的不同情況,並針對其性格中的不同缺陷,有選擇地給孩子安排所適合的體育訓練項目,不同的項目側重培養的品質有所差別,比如遊泳屬於耐力性項目,更需要堅持性,而球類運動因場上瞬息萬變,則更需要果斷和獨立性。
孩子應多參加促進身體全麵發展的運動項目,或進行多種體育活動的鍛煉。父母應該替孩子選擇可以促進身體全麵發展的運動項目。廣播操、武術、田徑、體操、遊泳、球類等運動,不僅對身體各部分的肌肉、骨骼和器官的生長發育都有好處,而且對主要的身體素質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韌性、靈敏度等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不同的運動項目和動作類型對身體各部位的影響不同,對身體各種素質的鍛煉也各有側重。單一的運動項目、片麵地發展專項素質容易導致身體畸形發展。
1.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適宜的運動
根據孩子的性別、年齡、健康狀況、身體素質的特點選擇適宜的運動。不同的運動項目對身體部位及身體素質的訓練有所不同。如加強足部彈跳的項目可以鍛煉足弓承重能力,預防扁平足;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如跑、跳、投擲、遊泳等活動項目,可以發展平衡、協調、反應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
2.有針對性地選擇運動項目
根據個人身體素質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運動項目。例如:力量不足的可以練習單、雙杠;速度不夠的可選擇短跑;耐力不好的可選擇競走、遊泳;靈敏度差的可以選擇武術和乒乓球運動;臂力不足的可以練投擲等。體弱多病的孩子也應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可進行體操、快慢交替走步、太極拳等活動。
3.體育鍛煉應照顧到女孩子的生理特點
女孩更適宜參加如高低杠、平衡木、體操、跑步、花樣滑冰、遊泳等力量性要求不高,而柔韌性較好、平衡性較強的活動。不宜多做支撐、懸垂、負重等靜力性練習。訓練的時間也應較男孩稍短。女孩在月經期間宜選擇那些不太劇烈、震動較小、不用憋氣的運動項目,如徒手操、活動性遊戲,羽毛球、慢跑等,不宜進行短跑、拔河、跳高、騰越、劈腿、遊泳等活動,以免引起經期紊亂或造成感染。
除此之外,在指導孩子在進行體育鍛煉時,父母應注意以下事項:
★鍛煉時注意運動量要逐步增加或減少。練習應有節奏地以中等、平穩的速度進行。要注意運動後的身體反應,如脈搏、食欲和睡眠等,以便隨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