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舉個例子。你的孩子在牆上亂塗亂畫,你已經調整好自己,不讓自己發作。當然,你的表情自然是憤怒的,這有助於讓孩子明白你是不高興了。你應該堅定而簡要地對孩子說“不行”,一定不要長篇大論地對孩子又吼又叫。然後你可以“暫停”一下,去冷靜一會兒。在冷靜下來之後,你應該堅持叫孩子(如果他足夠大的話)幫你一起清理被他弄得一塌糊塗的地方。你克製了自己的憤怒,這種做法給孩子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媽媽生氣了,媽媽完全應該生氣,她不喜歡我剛才做的事,但她仍然喜歡我,相信我有足夠的能力來主動幫她清理我造成的混亂。”
我們發現,狂怒地大發雷霆常常讓我們自己比孩子更難受,讓我們感到心力交瘁。通常情況下,要是我們因為孩子把鞋子扔進了廁所而發脾氣,憤怒過後的懊惱情緒給我們帶來的痛苦遠遠超過了對孩子亂扔鞋子的煩惱。其實,我們控製自己的情緒比孩子控製自己的行為要容易得多,在我們認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們就能夠堅持自己對這些令人煩惱的孩童成長階段的正確看法,在生活中和孩子相處得更容易了。在確實對某個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都會努力地克製怒火,要是失去控製的話,我們首先會因此而對自己心生憤怒。
你可以在任何一個點上把這個循環打破,從而保護你自己和孩子。
讓憤怒幫助你 情緒都是服務於目的的。有益的憤怒情緒能促使你去解決問題,首先是因為你不想讓孩子的行為得不到糾正;其次,你不喜歡孩子的過失行為給你帶來的困擾。這樣的憤怒是有益的。我自己一般來說對寶寶的大聲尖叫不太能夠容忍。在我們的第八個孩子勞琳差不多15個月大的時候,她學會了發出讓人耳朵受不了的尖叫,使我的血壓一下子躥了上去。隨著年齡的增長,不但我的忍耐度降低了,而且我的耳朵也更加脆弱,勞琳的哭聲觸發了我的怒火,我因此不喜歡她,並且因為不能做到喜歡她而對自己也不喜歡起來。如果我不生氣的話,本來也許可以比較容易地處理勞琳的尖叫。但是,由於我很氣惱,這種情緒就影響了我對勞琳的態度,於是我逼著自己對她的尖叫采取行動,這些行動我相信是不恰當的,對這個除尖叫之外其他各方麵都很討人喜歡的小家夥來說並不合適。我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我不再把心思放在我對她的尖叫有多討厭上,而是關心起是什麼因素激起了她的尖叫。我盡量去預先判斷出這些誘發因素。我發現在她感到厭煩、勞累、饑餓或者被忽視的時候,她就發出尖叫,特別是她的哥哥斯蒂芬去招惹她的時候,她尖叫得更厲害。她是一個需要大人作出快速回應的孩子,尖叫幫她實現了這一目的。我的惱怒促使我去發現勞琳的問題,更警覺地去看管這幫小家夥。現在我已經變成了很聰明的家長,和勞琳在一起變得愉快多了。這是憤怒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不把憤怒當成是要你去解決問題的信號,那麼憤怒隻會造成傷害。你任由它存在、不去解決它,最後隻會讓你不喜歡自己的感受、不喜歡你自己以及使你產生憤怒情緒的那個人。你的生活糾纏在了本來可以忽略的那些瑣事上。
不要讓怒火衝昏頭腦 如果你對一件事感到十分討厭,怒火就會在你的內心燃燒,而且你也會把這種怒火發作出來。在把許多精力花費在情緒激動上之後,你可能會發現現實的情況實際上對每個相關的人都比你以為的要好。這種“後見之明”會使你不再頭腦發熱,幫助你以後在快要發作起來的時候驅散心中的怒火。我們關於避免盛怒之下犯錯誤的座右銘是:“人無完人,這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
孩子做出不懂事的行為。
“我希望你把自己塗得亂七八糟的東西擦幹淨。你看,應該這樣擦。”
警惕可能引起憤怒的高度危險因素 你是不是生活在讓你感到憤怒的生活境況中?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很有可能把自己的怒氣發泄到孩子的身上。失去了工作,或者經曆了類似的有損自信心的事件,這些都讓你有足夠的理由感到憤怒。一旦你已經怒火中燒,小過失很容易會被看成是大問題。如果你突然受到某個怒火觸發因素的刺激,下麵的這句話有助於你讓全家做好心理準備:“我希望你們所有人都知道爸爸今天過得很倒黴。我失業了,我感到生氣。我會找到另一份工作,我們大家都會好起來的,但是如果我有時對你們大吼大叫,那不是因為我不愛你們。我將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如果你的怒火大到實在難以克製,明智的做法是向孩子們道歉(在他們發脾氣的時候,你也應該要求他們同樣地作出道歉):“很抱歉,我這麼粗暴。我不該對你們大吼大叫,這不是你們的錯,我並不是要對你們發火。”這有助於你保持對自己的坦誠,弄清楚自己的弱點,並且幫助你保持高度的警覺,直到引起憤怒的因素被解決掉。在生活當中,總會有某些問題是你無法控製的。隨著你在為人父母以及為人處事當中變得越來越有經驗,你漸漸就會認識到,在生活當中,你唯一能夠控製的隻有你自己的行為。你處理憤怒的方式決定了憤怒是為你和孩子所用,還是給你們帶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