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增加曝光時間”這個原理有助於孩子克服對黑暗的恐懼。你可以和孩子在黑暗中玩捉人的遊戲,開始的時候可以將房間裏的燈開著,最好是電燈帶有調光開關,這樣你就可以逐漸地將燈光調暗。可以在傍晚的時候和孩子玩捉迷藏的遊戲,一直玩到天黑。也可以在夜裏到外麵的院子裏去玩探險遊戲,跟著一個向導走遍院子的每一個角落。剛開始的時候,你應該和孩子手拉手地一起去院子裏探險。你還應該給孩子一隻手電筒,讓他放在床邊,這樣,當房間裏隻開了一盞夜燈時,他可以用電筒光去照一照一堆堆可疑的衣服,看看它們是不是變成了一頭“狗熊”。有時候,隻要讓孩子知道他有辦法將黑暗變成光明,就足於讓他消除內心的恐懼。或者你也可以將他房間裏的燈開著,這並不會妨礙他的睡眠。在他長大了一點之後,他會開始自己去把燈關掉。
把妖怪趕出房間 孩子有時會對你說:“爸爸,我房間裏有隻妖怪。”下麵的辦法能夠使孩子擺脫害怕的心態、安然進入夢鄉。你可以讓他描述一下妖怪長得什麼樣子,並且告訴你妖怪在哪裏。然後你就和他一起在房間裏檢查一遍,讓他感到你在幫他分擔憂慮。你應該明白,害怕妖怪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一個正常階段,妖怪實際上代表了一個可怕的世界。孩子們幼稚的恐懼感是由他們思想不成熟決定的,他們不講道理、缺乏邏輯性,任何解釋對他們都起不了什麼作用。對孩子的恐懼,你可以采取一種比較有想象力的辦法來回應:“在這個房間裏我是爸爸,我不允許妖怪待在這裏,它必須馬上出去。”然後你就走到壁櫃邊去,假裝和妖怪進行一番簡短的交涉。
你對孩子作出這樣的回應,是否意味著你對孩子的幼稚行為讓步了呢?其實不是,你這樣的回應並不是對孩子的屈從,而是表明你能夠理解在孩子的眼裏,幽暗、怪影憧憧的房間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你承認了確實像他害怕的那樣有妖怪在房間裏,並且假裝把妖怪趕了出去,這樣的做法就演示給他看了如何去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除了采用假裝的辦法來表演一番之外,父母們還能有什麼辦法來對付一隻完全是孩子想象出來的妖怪呢!?
一旦孩子已經能夠明白現實和想象之間的區別,我們就不主張再采用“把妖怪趕出去”的辦法。你應該實事求是地告訴孩子:“隻有在圖畫或者電視裏才會有妖怪,它們並不是真的。即使真的有妖怪,爸爸也不會讓它們到我們的家裏來。”你可以畫一張妖怪的圖畫,向你的孩子解釋清楚現實與想象之間的區別(“妖怪是假的,獅子才是真的。爸爸也不會讓獅子到我們的家裏來”)。由於我們夫妻倆讓孩子們在嬰兒期和我們睡在一起,所以在我們家,並不存在“妖怪到房間裏麵來了”這樣的問題。一旦孩子們在夜裏已經能夠足夠地放寬心、可以和我們分開睡覺之後,他們就度過了被自己想象所擺布的階段。即使你的孩子已經能夠在自己的房間裏睡覺,爸爸或媽媽每天和他一起躺下來,陪著他入睡也會讓他感到溫馨、愉快,直到他長大到喜歡自己一個人入睡為止。
你可以嚐試幫助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去想象另外的一幅畫麵:“在你夢見可怕的東西或者擔心出現什麼可怕的東西的時候,你就去想象在你的床尾有一列火車。一旦你感到害怕,你可以在任何時候跳上這列火車,爸爸、媽媽將在火車上與你會合在一起,你會乘著火車和爸爸媽媽去兜風,然後火車又會開回來,停在你的床尾。你下了火車,重新爬到床上去,那時候你會感到很累,一上床就會馬上睡著。”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孩子,你向他解釋妖怪並不是真的,這並不能打消他的恐懼;你認為他真是愚蠢、把妖怪當真了,反而會使他感受到威脅,因此你應該采取上述的辦法,為他提供另一種想象去替代他的恐懼。讓孩子在夜間免遭恐懼的最好辦法是采用良好的夜間養育方式去防止恐懼的出現,幫助孩子去體會睡眠是一種很愉快的狀態、身處在沉睡狀態當中並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孩子會不會覺得恐懼很好玩 在學齡前兒童當中,對幻想出來的各種角色充滿恐懼是一種普遍現象。隻要孩子最喜愛的幻想中的那些“恐怖”形象並沒有使他夜裏睡不著,沒有在學校裏使他感到焦慮,沒有使他變得總是膽小怕事,那麼你就讓孩子去體驗幻想的樂趣好了,而且你還應該和孩子一起去分享幻想的快樂。但是,如果這些幻想中的恐怖形象妨礙了孩子的情感成長,那你就應該幫助孩子分辨清楚什麼是虛幻的、什麼是真實的。6歲以下的孩子往往難以將虛幻和真實區分開來。
你應該將各種恐怖形象從孩子的環境中排除出去。要關掉恐怖的電視節目和恐怖錄像片,甚至你還應該進一步限製學齡前的兒童隻能觀看經過嚴格挑選的節目。對那些為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和成年人創作的電影和卡通片(例如《蝙蝠俠》)要千萬小心,別讓年幼的孩子們觀看。你要幫助孩子分清真實角色和虛構形象之間的區別。應該告訴他們卡通片和電影是怎樣拍攝出來的,可以用木偶來表演給他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