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主動提升創新力的四大行動方案3(1 / 3)

第九講主動提升創新力的四大行動方案3

第三章模仿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超越

模仿也可以創新?是的,模仿也是創新的一種方法。不過,想用模仿來進行創新還要講究技巧,一味模仿與抄襲、複製無異,想要創新,就得創造性模仿。另外,對原物品進行創造性改進也是創新的好方法,改進就是在借鑒、參考的基礎上創新。模仿是為了學習,更是為了超越,突破舊的模式,取得比前者更傑出的成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超越,這才是創新。

創造性模仿就是創新

模仿就是“照葫蘆畫瓢”,“葫蘆”是什麼?是你要模仿的對象,是你要學習的對象,“瓢”是什麼?是你要創造的對象。要構思的對象。“葫蘆”和“瓢”之間有相似之處、相通之處。因此,模仿著“葫蘆”就可以畫出“瓢”。照著“葫蘆”畫“葫蘆”那是單純的描摹,畫出“瓢”才是創新。所以,創新可以認為是對著“葫蘆”創造性地畫“瓢”。

許多創新都是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的。模仿,是最古老而又最先進的學習方法。事實上,成功者處事行為的95%以上都是模仿別人得來的。創新不僅指開辟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

也可以嚐試著走一條別人已經走過的舊路。因為走新的路,通常要遇到更多的障礙,要麵對更大的風險。看清楚眼前要走的路,特別是留意別人怎樣走同樣的路,一定有讓你受益的地方,它能讓你避免重複別人已經走過的彎路;另外有一些路,很值得你跟著別人一起走,這會讓你成功的機會更大,就像大雁互相依靠著飛行一樣。也就是說,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模仿別人,以便使自己盡早成功。

三星電子就是通過對電子巨頭“索尼”進行創造性模仿而一步步成長壯大而起來的。

從一隻“仿造貓”進化為“太極虎”,三星電子又有多少驚世之謎?2004年4月中旬,三星電子公布了其2004財年第一季度營業額及總收入,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25億美元,營業利潤超過348億美元。三星電子僅在第一季度,就遠遠超過索尼2004全年813億美元的贏利預測。但據此就認定三星電子超越了索尼,仍為時尚早。從營業額看,2003年,三星電子的總收入為3628億美元,索尼的總收入為72081億美元。這距離三星電子的“超越”戰略——2005年以前把全球銷售收入增長兩倍,從而一舉超過索尼——還有差距。但這並不影響三星電子作為一個“模仿”神話而成為諸多中國企業推崇的對象。把三星和索尼類比,按中國的思維方式,是有點“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的期待在內。幾年前的三星,正是索尼的模仿者,而現在,許多中國企業則成了三星電子的模仿者。

別人在別地做得挺好,是否適合我們呢?如果適合,不就是有價值的嚐試了嗎?依據本地實際,進行創造性的模仿,可能會做得更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宅急送”就是這樣做的。

1990年,剛到日本留學的陳平被滿大街的“宅急便”古怪車型吸引住了。他打聽得知,這是被日本人稱為“飛腿”的快運公司運輸車。後來,陳平請“宅急便”送了一次貨,這使他對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決定將這種中國內地沒有的快速送貨服務創造性地運用到北京。

1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7名員工、3輛車——1994年1月,陳平的“宅急送”公司在北京成立了。“隻要一個電話,一切不用牽掛!”雖然服務口號很響亮,但“宅急送”開張前兩天,沒有接到一筆生意。第三天,陳平坐不住了,把司機和車趕上馬路“掃街”(沿街找生意)。當天他們接到一筆生意:一個過路人把他們的貨車當成了中巴車,要乘車到亞運村去。這筆不合法的小生意,陳平賺了一元錢。

接下來的日子,陳平的“宅急送”為了生存,什麼活都接過,代人取衣服、修冰箱、送烤鴨、接小孩、換煤氣……

或許由於“宅急送”的經營理念打動了市民,漸漸地,“宅急送”的業務量增多了。

“宅急送”開始向全國拓展。從1998年在上海成立分公司起到現在,“宅急送”在全國開設了40多家分公司和營業網點。

陳平說:“可口可樂雖然隻是一個賣汽水的,但也可以賣到世界500強的前幾名,超過那些造飛機、造汽車的公司。我隻幫人送貨,也一樣能做大。”

如今,“宅急送”的總資產已達15億元。

模仿並不是盲目進行的,而是朝著既定目標進行的創造性模仿。如果隻是一味地模仿而不知加入自己的思想和創意,隻能是重複別人的步伐,走不出一條自己的路。就像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說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在最初階段,我們都要經過一個模仿過程,向前人學習優秀之處,吸取了他人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創造過程。個性是區別於大眾的,正因為個性的差異,才構成人生萬象的異彩紛呈,才談得上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吸引、心心相印,才能領悟到成功的真諦。

要想創新,必須走出自己的路來。老跟在別人屁股後邊學,充其量隻會落下“模仿者”之名。其實,創新都是有個性的,沒有個性的創新幾乎是沒有的。創新之初模仿成功者的模式是可以的,但不能一味模仿而不求突破。模仿是手段,創新才是根本。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個性,設計一條成功的路線和方法,這才是高人。

改進同樣能創新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但發明炸藥的卻是瑞典化學家諾貝爾。

炸藥從中國引進歐洲後,到19世紀時,科學家發現硝化甘油有很好的引爆效果,從而成為炸藥的原料。不過硝化甘油非常不穩定,一搖晃就容易爆炸,也經常造成無謂的傷亡。諾貝爾一直在思索,用什麼方式可以改善炸藥的穩定性。經過尋找後,他發現矽藻土若和硝化甘油相混,能提高炸藥的穩定性。根據這種原料,諾貝爾發明了安全性高的黃色炸藥,提高了土木工程施工的速度。而他仍未自滿,依舊致力於改進,創造出一係列效率更高的炸藥,也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塑膠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