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主動提升創新力的四大行動方案4(1 / 3)

第九講主動提升創新力的四大行動方案4

第四章團隊合作法:集思廣益搭建創新橋梁

獨木難成林,一人難為眾,團隊合作是創新的另一種方法。隨著集約型合作化現代社會的形成,單打獨鬥的學習工作方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需要更多合作型團隊的出現。團隊合作能迸發出巨大的創新力量,團隊溝通交流可以集結很多創意點子。20世紀企業興起的“頭腦風暴法”就是利用團隊智慧,群策群力,激發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創新方法。了解到團隊巨大的創新力量,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就應該盡量融入團隊之中,不做獨行的“羅賓漢”,這樣個人的創新潛能才能在團隊中得到最大的發揮。

團隊合作——團結迸發創新力量

研究發現,紅杉生長的地方,必定是一大片的紅杉林。這一大片紅杉的根彼

此緊密相連,一株連著一株,結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颶風,也無法撼動幾千株根部緊密聯結、麵積超過上千公頃的紅杉林,除非颶風強到足以將整塊地皮掀起。我們做人做事也一樣,生命的河流總有曲曲折折,人生的路也不免坎坎坷坷。困難就像一塊巨大的攔路石擋在你必經的路途上。獨木難成林,一人難為眾,單憑自己的力量不能動它分毫。此時,唯有合作,才能產生更大的力量。

團隊合作法是創新的另一種方法。在20世紀初以前,人類社會重大的發明和創新主要是由獨立發明者或獨立的實驗室作出的。例如瓦特有合作人,但他沒有企業,不屬於任何團隊。愛迪生有過像電燈、電動機、電報機等一係列重大發明,但他的工作場所隻是一個獨立的實驗室。然而,從20世紀20年代以後,獨立的專業實驗室數目在不斷減少,獨立的發明家的數量也在不斷地減少。

這一切都表明,現代社會需要越來越多工作團隊的存在,需要團隊合作所迸發的創新力量。單打獨鬥的工作方法已漸漸隱退出曆史舞台。

看到過德國足球隊比賽的人應該都注意到了,這個被稱為“日耳曼戰車”的球隊,頻頻在世界級的比賽中問鼎冠軍,可整個球隊裏卻難以找出一個技術超群的個人球星。

一位世界著名的教練說:“在所有的隊伍當中,德國隊是出錯最少的,或者說,他們從來不會因為個人而出差錯。從單個的球員看,他們是不完美的,德國隊是脆弱的。可是他們11個人就好像是由一隻大腦控製的,在足球場上,不是11個人在踢足球,而是一個巨人在踢,對對手而言那是非常可怕的。”

全隊擰成一根繩子,發揮團隊的最大力量——這就是德國隊的秘訣!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不隻體現在生物界、運動場,在企業的發展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

每一個人,因為性格、學識、閱曆等各方麵的限製,都很難獨立做成一件創造性的工作。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應從公司的整體利益出發,善於進行換位思考,發現別人的長處,發現雙方存在的共同點,取長補短,樹立團隊協作意識。同時,要不斷培養作為某一企業員工的自豪感,讓員工深刻體會到在這個集體中憑借著共同的努力可以戰勝所有的困難,去實現員工自己的人生價值。

IDEO的產品設計團隊,每一個團隊都由不用領域的專家組成:工程師、工業設計師、繪圖師、廣告設計師、人類學家、心理學家以及與產品領域直接相關的專家。人類學家用他們訓練有素的眼光去觀察產品,鎖定特殊顧客群落,有時甚至與他們共同生活,記錄下這些人的生活習慣、作息起居、興趣愛好;心理學家就這些記錄作出深層的心理分析,以揭示這些顧客對某一產品可能連自己都尚未意識到的深層需求;工程師根據這些分析總結出新產品需要具備的特征和性能;再由工業設計師和繪圖師結合產品特點設計出外觀美麗而又方便實用的產品模型,然後進行樣品投產;試製成功後,由廣告設計師向大眾展現該產品的與眾不同。在這個團隊創新過程中,每一環都緊緊相連,每一個隊員都必須有對產品深刻的理解,並在製作過程中深深介入。因此,用“集體智慧的結晶”一詞來描述團隊的創新成果實在最合適不過。

可見,“英雄好漢”的力量是有限的,懂得團結、合作,將自己融入團隊之中,在團隊中汲取智慧和經驗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

可以說,團隊精神是個人和企業成功的要訣之一,也是企業選擇員工的標準之一,一個公司的政策的延續性和它的團隊精神密不可分。同時,員工的團隊精神是否能得到發揚,是決定工作成果的最為重要的因素。所以,搞好團隊合作,我們就能在團結中迸發創新力量。

團隊溝通——交流可以集結創新點子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同樣,一個人的思路也有枯竭的時候。但在一個團隊中,大家互相溝通交流,每個人貢獻一個點子,即使看似荒唐行不通,集結起來,也可能成為一個絕妙的創新點子。

利用溝通交流來集思廣益,這種方法曾經挽救過一個瀕臨倒閉的公司。

日本德島一家製藥公司曾瀕於倒閉,於是公司總經理提出“人人都應奉行創意主義”的口號,發動員工獻計獻策,結果收到了許多離奇怪誕的創意。有人提出:“最近蟑螂太多了,想想製造捕捉的器物吧。”於是創意研討會就此展開。一位老工人說:“過去逮蒼蠅都是用捕蠅紙粘,不知此法能否粘住蟑螂?”有人進一步說:“蟑螂不同於蒼蠅,不會從天而降,不會同時被粘住六隻腳。它匍匐前進,隻粘住前邊兩隻腳,便會很快被掙脫。倘若製成一個三角形的盒子,裏麵大部分地方塗上黏合劑,蟑螂在狹窄的空間裏,掙脫了這邊又粘住了那邊,這樣就能逮住了。”公司采納了這兩種意見,很快投入生產並投放市場,果然獲利極豐。

由此可見,溝通在企業發展中是多麼的可貴。

在一個企業團隊,對領導者而言,溝通是其了解信息、指揮引導員工、鼓勵激發員工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溝通的效果好壞,往往直接影響著團隊的發展。

人與人之間依靠溝通傳達信息。企業猶如一部大機器,而良好的溝通就像添加潤滑劑。主管與部屬之間如缺乏良好的溝通,輕者打擊士氣,造成部門效率低落,重者相互之間形成敵意。現代企業團隊管理的過程,就是團隊溝通協作的過程。

韋爾奇最成功的地方,是他在通用電氣公司建立起一種良好的團隊溝通方式。韋爾奇認為,與員工溝通是一種交流思想、增加信任、推動企業發展的最佳形式和途徑。韋爾奇說:“我們希望人們勇於表達反對的意見,呈現出所有的事實麵,並尊重不同的觀點。這是我們化解矛盾的方法。”“良好的溝通就是讓每個人對事實都有相同的意見,進而能夠為他們的組織製訂計劃。真實的溝通是一種態度與環境,它在所有過程中最具互動性,其目的在於創造一致性。”

在一次Work-Out會上,通用電氣主持人把工作問題形象地分成兩類:“響尾蛇”和“巨蟒”。響尾蛇容易捕獲,代表的是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夠當場解決;巨蟒一聲不響地纏繞在樹上,很難消滅,代表一些複雜而不能馬上解決的問題。

通用電氣的一個工人道出了這樣一個“響尾蛇”問題:“我在這裏工作了20多年,有一個很好的工作記錄。我還得過管理獎,我愛這裏,它讓我的孩子能讀完大學,也給了我一份很不錯的薪水,但是仍然有一些愚蠢的事我不得不指出。”

他的工作是負責操作一種價值昂貴的設備,要求戴上手套。手套一個月要磨破幾副。為了領取新手套,他隻好叫一個空閑的操作師來頂替他一下。如果沒人的時候,他就不得不把機器關掉,走到另一座樓上的供應室,填寫一個表格,然後還必須到處尋找一個負責的管理員簽字,再回到供應室領取手套,為此常常使他有1個小時不能工作。

“我認為這是愚蠢的。”

“我也這樣認為,”坐在會場前麵的總經理說,“我們為什麼要那樣做呢?”

房間後麵傳來了答案:“在1973年我們丟失過一箱手套。”

“把手套箱放在操作者附近的地板上。”總經理這樣命令。

又一條“響尾蛇”被射殺了。

“巨蟒”往往比“響尾蛇”頑固,在GE電力事業部的Work-Out會上,又一條“巨蟒”出現了。

出席會議的是渦輪機製造部、銷售部和服務部的人員。一個來自服務部的工程師抱怨,他們非要寫那些長達500頁的報告不可,其中,詳細描述了工作步驟,並要預測可能的故障以及需要更換的部件。盡管報告被人認為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