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之推訓子應為忠孝仁義而濟國
【原文】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險畏之途,幹禍難之事,貪欲以傷生,讒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誠孝而見賊,履仁義而得罪,喪身以全家,泯軀而濟國,君子不咎也。自亂離以來,吾見名臣賢士,臨難求生,終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憤懣。侯景之亂,王公將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無全者。唯吳郡太守張嵊,建義不捷,為賊所害,辭色不撓,及鄱陽王世子謝夫人。登屋詬怒,見射而斃。夫人,謝遵女也。何賢智操行,若此之難?婢妾引決,若此之易?悲夫!
——選自《顏氏家訓·養生》
【譯文】
人的生命不可不愛惜,也不可苟且偷生。到危險的道路上去行走,去幹那種會招致禍害災難的事,貪欲無度而傷害身體,被壞人進讒言而被處死,這些都是使君子所感到痛惜的。如果實行忠孝而被殺害,履行仁義而獲罪,為了保全家族而喪生,為了保衛國家而獻身,這些都是君子不加責怪的。自從天下大亂以來,我看到很多“名臣賢士”,在危難臨頭的時候,卻委曲求生,最後還是不免一死,留下了一個辱名,太令人憤慨了。侯景之亂的時候,那些王公將相,都被殺戮和侮辱,那些宮中的妃子姬妾,也沒有一個能保全名節的。隻有吳郡太守張嵊,堅持正義,失敗後被賊人所殺害,臨死沒有絲毫屈服的表示。還有鄱陽王的孫媳婦謝夫人,登上屋頂大罵叛賊,最後被賊人亂箭射殺。夫人是謝遵的女兒。為什麼那些號稱賢良聰明的人,在關鍵時刻會失去操守和品行?而那些女流之輩,在國難當頭之時,獻出生命卻如此從容?真是太可悲了!
穆寧訓諸子不能謅媚取寵
【原文】
寧居家嚴,事寡姊甚恭。嚐譔家令訓諸子,人一通。又戒曰:“君子之事親,養誌為大。吾誌直道而已,苟枉而道,三牲五鼎非吾養也。”
——選自《新唐書·穆寧》
【譯文】
穆寧性剛直,有氣節,治家嚴謹,對待孀居(死去丈夫)的姐姐非常恭敬。他曾經撰寫家令訓誡幾個兒子,每人給一份。並告誡他們說:“有德賢的人侍奉父母,以培養不慕榮利的誌向為大事。我的誌向是正直,如果不從正道而取媚求容於我,即使有‘三牲五鼎’那樣豐盛的奉養,我也不稀奇。”
司馬光誡侄要謙恭守法
【原文】
近蒙聖恩除門下侍郎;舉朝嫉者何可勝數,而獨以愚直之性處於其間,如一黃葉在烈風中,幾何不危墜也!是以受命以來,有懼而無喜。汝輩當識此意,倍須謙恭退讓,不得恃賴我聲勢,作不公不法,攪擾官司,侵陵小民,使為鄉人此厭苦,則我之禍,皆起於汝輩,亦不如人也。
——選自《戒子通錄》
【譯文】
近來蒙皇上恩典,授我以門下侍郎,滿朝文武忌妒的人數不勝數,而我獨以愚直的本性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像一片黃葉在凜冽的朔風中,能堅持多久不墜落呢?因此自從受命以來,隻有恐懼心理,而無喜悅心情。你們應當體察我的這種心境,遇事要加倍地謙恭退讓,不許依賴我的權勢名聲,做不公不法的事,攪擾官府,侵害淩辱百姓,使自己成為鄉人憎惡痛恨的人。要不然,那我的禍患,都是你們造成的,你們就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了。
張耒誡子不可貪圖安逸
【原文】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業無高卑誌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選自《柯山集》
【譯文】
城頭月落,濃霜如雪,樓上聽敲五更,聲音好像要斷絕了;捧著盤子出門,聽見了賣餅人的叫賣聲,街市東西還沒有行人哩;北風穿透衣服吹在我的餅上,衣服單薄我不怕,就怕餅冷了。事業沒有高卑之分,人的意誌應該堅強,男兒是有追求的,哪能圖安逸?
謝良佐訓子不同俗而同理
【原文】
脫去凡近,以遊高明。莫為嬰兒之態,而有大人之器。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誌。莫為終身之計,而有後世之慮。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
——選自《戒庵堂老人漫筆》
【譯文】
擺脫才識淺陋的人,與高明的人交往,不要幹出小孩子那樣的傻事,而要有大人的氣魄和量度。不要隻為個人打算,而要胸懷天下。不要隻考慮自己的一生,還要考慮到子孫後代。不要隻求讓別人知道你,而要求讓天知道你。不要求與世俗在一起,而要求與理在一起。
唐介訓諸子以直道自任
【原文】
公一日退朝,謂諸子曰:“吾以直道自任,蒙聖主厚恩,參貳政府,惟以至公為報,不敢以朝廷官爵為己私恩,桃李固未與汝等栽培,惟荊棘則甚多矣,然仕宦窮達,各有時命,汝等自勉之。”
——選自《宋史·唐介傳》
【譯文】
有一天,唐介從朝廷回到家裏,對他的兩個兒子說:“我一貫以有正直之道自居,受聖明的皇上給予的深厚恩德,在政事堂裏協助宰相為政,隻有以大公無私作為報答,未敢用朝廷的官爵作為自己給別人的私恩。我沒有為你們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擺在你們麵前的是布滿荊棘的道路,艱險的環境,然而作官的困厄和顯達,各有命運,你們要盡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