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謙虛處世(3)(3 / 3)

想求前賢的遺風,又符合當世的法度,隻有極其能幹的人才能做到。從明代興起以來,這樣的人也不多見。我過去還是少年時就考上了進士,取得了很大的名氣,就狂妄地說什麼屈原、宋玉、班固、司馬遷等人,不是什麼不尋常的人。小小一個進士,輕易就可以得到。於是,我就放棄八股文,鑽研古典文學。過了三年,新學的東西還沒有掌握,舊的東西卻已經荒廢了。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發笑,也是自己的一種恥辱。嘉靖二十三年沒有考上,然後充分估計了自己的力量,又重操舊業,日夜刻苦攻讀,用盡全身力氣,最後幸而考中進士。然而這僅僅是考上一個進士罷了,還不能在文場中從容執筆,奪得錦標。如今你的才能,還沒有超過我,又不腳踏實地去尋求我的成功的經驗,而重蹈我失敗的覆轍,這難道不荒謬!

我家是通過讀書而做官,一輩子苦其心誌,磨煉自己的行為,所以能夠把榜樣留給後人,自以為不敢落後於古代門第高、世代作官、德高望重的人家,才希望你們繼承先祖的遺誌,並且發揚光大,成為與曆史上有名的大臣伊尹、巫鹹一樣的人,並且名垂史冊。豈望隻以奪得第一為滿足,來光大我張家的門庭?我的確對你寄以很深的期望,望你成功的心很迫切,沒想到你卻妄自菲薄而甘當駑馬。如今你既然想叫我不要管你,我自然也是不敢對你多加責備。但你應該好好深思,不要自暴自棄。假使是才能資質低下,不能勉強。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的事而自己不去做,這能怪誰?自己不對,還能推諉於命運嗎?困惑太嚴重了!像寫字一事,我嘮叨過幾年了,但你仍然寫得潦草,差錯也不少,毫無一點改變,這也是你的命運造成的嗎?微不足道的一點小技藝,難道一定得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工整嗎?我的話就說到這裏,你好好想想。

《增廣賢文》作者誡子弟知足常樂

【原文】

求財恨不多,財多害自己。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選自《增廣賢文》

【譯文】

尋求財富的時候總嫌少,但錢財多了也會害人的。凡事要有所節製,適可而止,這樣一輩子也不會遭到恥辱了。……得到恩惠太多時應該克製退讓,稱心如意時不要過於驕傲自滿。

顏之推誡子交友之道

【原文】

吾生於亂世,長於戎馬,流離播越,聞見已多;所值名賢,未嚐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