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上篇 優化我們的家庭語言 (2)(2 / 3)

孩子失敗的時候,孩子沮喪和失去信心的時候,父母的鼓勵是最好的支持。其實,孩子一件事做得好不好,要看你從哪個角度看。在挑剔的父母眼裏,考試得了九十九分也是失敗;但在善於鼓勵的父母眼中,孩子成績哪怕進步了一分,或者即使沒有在分數上進步,但隻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就是一種勝利。孩子作業沒做完,他不想做了,這時,父母可以有兩種選擇。

挑剔的父母:“還有兩道題沒做完?你居然還在那裏閑著?你是不是打算呆到明天早上?”

孩子的反應:“你別管我,我會找個時間做的。”

鼓勵的父母:“讓我看看,嗯,你已經把作業做了一多半了,已經做完了三道題,而且還是最難的題。剩下兩道題沒什麼困難的,你不想一鼓作氣寫完嗎?”

孩子的反應:“好吧,我這就寫。”

用好鼓勵語的四個環節:清楚地描述孩子做得好的事;給孩子更多的信任和重視;從積極方麵看待孩子的失敗;重視孩子每一個提問。

●選擇詞

年幼的孩子喜歡服從大人的吩咐,父母給出明確的指令,他會很高興地照做。但是,孩子年齡稍大一點,自我意識開始加強,他希望對事情有更多的主動權——參與和決定的權利。

這時,父母應該盡可能給予孩子這種滿足。孩子同成人一樣需要尊重、理解、信任和權利。而各方麵研究都顯示,如果孩子從小就開始進行選擇、判斷、決定的訓練,他們的獨立意識、決斷力、創造精神都要大大增強。

這當然不是說,什麼事情都放手讓孩子麵對,父母隻要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和措辭,多在說話中用一些選擇詞就可以了。選擇詞有很多很多,比如:可不可以,應不應該,是不是,好不好,有沒有……

“你是不是能從這個方麵考慮考慮呢?”

“也許你可以想想,如果發生那種情況,我們能不能用同樣的辦法呢?”

“這樣做效果會不會更好一些?”

……

使用選擇詞,父母其實已經向孩子說出了自己的意見,但因為運用了這種詢問的方式,把決定的權力交到了孩子手上,孩子不會覺得父母武斷,而能從中體驗了被尊重的感覺。選擇詞的使用和詢問的語氣,也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啟發他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確定解決方案。

虎子的媽媽很好地運用了選擇詞,她和孩子的交流進行得很順暢:

兒子:“媽媽,上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在動物的前麵加上一個詞語組成一個句子,像‘可愛的小燕子’中的‘可愛’,我就一時想不起來,所以我就沒有舉手。”

母親:“你有沒有想你為什麼不會?”

兒子:“我不知道。”

母親:“你們班上有沒有會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