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上篇 通過溝通解決衝突 (2)(1 / 3)

③讓孩子想出替代行為。“告訴我,下次你再遇到這種煩心事的時候,你會用什麼辦法應付?”可以讓孩子列張表格,把他想到的方法寫下來,比如去踢場足球,洗熱水澡,散步或睡一覺等等。

第五步:如果孩子不停止粗魯行為,讓他承擔後果。

如果孩子持續不尊重人的行為,就應該采取一些措施讓他承擔後果了。你應該和孩子鄭重地談一次,或者訂下一份書麵計劃,讓孩子明白,如果他不改進自己的行為,將會承擔怎樣的後果。

比如:如果孩子對父母的態度始終無禮,父母可以“罷工”:“這不是孩子對待父母應有的態度,你沒有尊重我們,因此我們也沒有必要對你履行父母的義務。”然後,不理睬孩子,不幫孩子收拾東西,不替孩子預備飯,也不給孩子零用錢。

對於性情活潑,朋友很多的孩子,父母的懲罰可以是取消孩子外出以及打電話的資格,如果行為特別惡劣,也可以取消孩子的全部娛樂,如看電視、玩遊戲等。

衝突二:爭辯、不服從

●拋開成人的成見

應該說清楚,孩子與父母爭辯並不等於孩子對父母無禮,這是兩個概念。如果孩子無理取鬧,或者行為不禮貌,父母應該堅決製止;但是,孩子認為自己是對的,並向父母據理力爭,這種行為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甚至應該鼓勵。因為這表現了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以及提出不同意見的勇氣和能力。

在與孩子爭辯的時候,父母要注意幾點:第一,絕對不能因為孩子表示了不同看法而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懲罰;第二,絕對不要使用家長的權威壓服孩子,要公正平等地與孩子爭論,如果孩子說得有道理,應該坦誠地接受;如果發現自己錯了,應該虛心向孩子承認和道歉;第三,調節爭論的氣氛和節奏,不要讓爭論雙方的情緒過於激動,尤其是父母要控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在爭論過程中表現的一些激烈言辭應給予寬容;第四,在家庭形成討論問題的習慣和製度。

如果上麵那些顯得太長,父母隻需要記住一點:敢於和父母爭辯的孩子,一般是有勇氣、有主見、獨立自信的好孩子。

●與孩子爭論的幾個步驟

在與孩子進行爭論前,先確定一點:在你匆忙或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試圖解決問題,不要與孩子展開討論,因為你很可能因為煩躁而難以控製自我,這就很難讓問題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還很有可能讓孩子感到委屈和憤怒。要與孩子爭論,你需要時間、清醒的頭腦和平靜的情緒。

第一步:傾聽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並表示理解。

例如:安安的父母希望他一回家就盡快完成作業,可他總是想看電視、和朋友打球以及做其他的事,不到最後一分鍾決不開始做作業,因此總是熬夜熬到很晚。他借口說:他在深夜的效率更高。

在使用多種辦法依然無效後,安安的父母用了這一招:

他先對孩子回家後不急著做作業的行為表示理解:“上了一天課,回家立即就做作業可能是有點累,我想你可能覺得自己需要放鬆一下。”

這正是安安的想法,他開始訴說自己的理由:在放學後,他更想和同學一起打場球,玩玩電腦遊戲,或者看電視裏的動畫片,他不能安下心來做作業;而且,他覺得自己在晚上安靜的時候做作業效率更高。

在這一步,父母不急於評價孩子的行為和孩子的理由,隻是認真地傾聽,並表示自己理解孩子的想法。

第二步:總結孩子的觀點。

耐心聽完孩子所有的理由後,父母可以將它們做一個歸納:“總之,你把家庭作業留到很晚才做的原因是因為你放學回家時想輕鬆一下,而且你覺得晚上安靜的時候做作業更快,是這樣嗎?”

第三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這一步,父母應該簡潔而清楚地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切忌嘮叨和指責。

比如:安安的父親可以對他說:“我不想每天晚上都督促你做作業,那應該是你自己的事。還有,我也不想看著你每天熬夜到很晚睡覺,第二天又要我們叫你起床。而且你起床的時候總是一副精神不好的樣子。”

第四步: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方法。

就一個問題和孩子一起研究討論,這時應該拿出紙和筆作記錄。

第五步:寫下孩子和父母的全部想法,不加任何評價。

把你和孩子想出的所有方法全部寫下來,不加刪改和任何修飾,也不做任何評價。

第六步:共同決定采用什麼主意,並計劃如何執行。

和孩子一起商量每一條意見,談談哪些好,哪些不好,最後形成統一的意見。比如:最後,父親和安安決定,安安可以不必回家後立即做功課,但他必須在晚上十點睡覺,所以,他要製定一個時間表,表明學習時間、玩樂時間、睡覺時間,並嚴格按這個去做。

統一了意見之後,再提醒孩子一定要立刻開始執行。記住,不要讓孩子等到明天,馬上去做。比如,這時就開始讓孩子列出時間表,並讓孩子把時間表貼在他的書桌前麵。

如果計劃失敗,不要灰心。

即使是成年人也經常不能嚴格執行自己的計劃。孩子沒有按規定完成自己的任務,責罵他是很容易的,但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較好的做法是:先指出孩子的進步之處,比如:“安安,自從你製定了學習時間表後,我發現你拖拉的習慣有了好轉,晚上睡覺的時間也提前了。”接著,再詢問孩子是否遇到困難,“但是,你還是沒有按照你在時間表上計劃的去做,是否你覺得這個時間表訂得不合理,還是你有其他什麼困難?”你可以再與孩子談一次,不要期望一次交流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調節爭論的氣氛和節奏

1.孩子有時不願按照我們設定的步驟行事,他們可以一開始就滔滔不絕地說他們要做某種事的理由。他們也許顯得很可笑,或者很可愛,但是,父母不應被孩子牽著鼻子走,不要順從孩子的情緒,你完全可以在孩子停下來的時候對他說:“你說得太快了,我都有點聽不清。好像你想要×××,你能再跟我說說你的理由嗎?”然後回到我們上麵討論過的程序中去。

2.在爭辯過於激烈,或者局麵有點失控的時候,父母應該適時“打住”,可以輕輕拍拍孩子的手,讓孩子安靜下來,或者讓孩子去倒杯水什麼的。總之,找一個休息的機會。如果孩子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則可以暫時停止爭論。

3.孩子有時會“口不擇言”,說出一些比較激烈或不禮貌的話,如果不是非常嚴重,父母沒必要當時指出,可以繼續討論。等問題解決後,再提醒孩子。如果孩子的行為比較惡劣,或者連續犯規,則直接向孩子指出,並停止與孩子討論,直到他恢複冷靜和尊重。

最重要的,父母要控製自己的情緒,孩子會從你的行為學習。

●形成家庭辯論的習慣和製度

1.利用晚飯後、散步時、睡覺前等大家比較輕鬆的時間討論一些比較輕鬆的話題。

2.鼓勵對時事、社會事務、道德、友誼等問題的爭論。

3.形成家庭會議習慣,全家人共同訂立一套會議製度。比如:輪流擔任會議主持;不說人身攻擊的話;平等交換意見;記錄會議主要內容,等等。

衝突三:撒謊

●孩子為什麼說謊

課間,8歲的小永眉飛色舞地向同學講述,星期天爸爸開著“自己的汽車”,全家去郊外旅遊。去玩了一趟是真的,但小永家並沒有汽車,隻是小永的爸爸是司機。聽到爸爸給朋友打電話,把單位的車說成是“自家的新車”,小永也學會了這麼說。

5年級女生小玫,因為放學後與同學玩“跳舞毯”玩累了,有一門課作業沒完成。第二天,她對老師說:“昨晚,我媽病了,我爸出差沒在家,我陪媽媽去醫院,沒有時間做功課了。”老師信以為真,父母對此一無所知。後來,小玫說謊成了家常便飯,成績也下降了。

孩子說謊總是引起父母的恐慌,覺得這是孩子“品行不端”。可是,父母常常沒察覺,孩子說謊的最初根源往往在父母身上。比如,孩子可能無意中模仿父母的不實之詞;可能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或者為了迎合父母的過高期望,滿足某種虛榮心。如果改變一下思路,善待孩子的缺點和現狀,認真分析孩子說謊的根源,孩子的說謊毛病便會不治而愈。

一般說來,孩子的謊言來自以下幾個方麵:①無意中模仿成人;②成人出於某種目的的有意“教唆”;③為了逃避懲罰;④為討成人歡喜或獎勵;③將向往的事當成已發生的事;⑥由於對成人的不信任編造謊言。

●怎樣培養孩子的誠實

從上麵的分析可以得知,孩子許多時候的謊言是大人造成的,因此,要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行,還得從大人身上下功夫。

1.孩子在悄悄模仿你。

你是孩子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道德老師。孩子是眼看著你每一個行動,耳聽你每一句漫不經心的閑談,來學習道德的。要讓孩子誠實,你就得先檢查自己——我給孩子提供了什麼樣的榜樣?你是否有下麵一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