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上篇 通過溝通讓孩子學會做人 (8)(2 / 3)

作為媽媽,究竟怎樣才能幫助女兒度過這一情感難關呢?回顧女兒成長的過程,從小到大.家中4個大人無時無刻不圍著她轉,為她服務,大大小小的事都聽她指揮,以致女兒形成了強烈的自我中心的意識。可小朋友們誰肯聽命於她呢?

對啦!到此時,我才恍然大悟,女兒不合群主要原因是不能聽取他人的意見,缺少合作意識。要合群必須要改變以我為中心的心態,具備合作能力。於是我試著采用“放”的辦法,每當周末督促孩子做完作業後,就帶她找人玩。讓她與小朋友玩自己喜愛的遊戲,讓孩子們了解遊戲規則,幫助女兒放下“小皇帝”的架子,學會聽取小朋友的意見,分清是非。趁孩子們玩得開心的時候,我借故走開,讓女兒自己去調解夥伴間的糾紛。遊戲結束回家的時候,我便詢問她是否玩得開心,了解他們遊戲的情況,肯定她的正確做法,指出她的不當行為,並調動她下次再玩的欲望。及時告訴她,要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還應該主動與人打招呼,見到小朋友問聲好,這既是對人應有的禮貌,也是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如果同學做錯了什麼,要學會諒解;假如同學有困難要樂於幫助。孩子快要過生日的前幾周,我對她講:“你在班上有好朋友嗎?你過生日能請他們來玩嗎?”漸漸地,女兒學會了與同齡夥伴交往,學會了在交往過程中調控自己的情緒。放學後,她總是在同學家做完作業,再玩一陣子遊戲方肯回家。

也許有人會問,你女兒這麼貪玩,成績還好嗎?不瞞你說,女兒這回不光是成績好了,她還學會了遊戲,學會了與小朋友之間互相取長補短。你瞧,”六一”光榮榜上還有她的名字呢!

王雲姣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尋找到了適合女兒的方法。父母的愛是美好的,但孩子還需他們的夥伴,親情以外的友情。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擁有好朋友,但由於他們自身某些缺點,或一些不合適的待人方式,可能會使他們沒有建立較好的友情。父母要認真分析孩子的特點,對症下藥,使孩子早日擁有快樂的朋友們。

11.怎樣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

□擺脫孤獨

21世紀將出現心理障礙大流行。少年兒童身上出現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比大人還要嚴重。父母要切實了解自己的孩子,幫助他們走出心靈的迷津。

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產生孤獨感,他們在內心裏很想擺脫父母的束縛,而自己的翅膀又還不夠堅硬,他們很難快樂地享受親情;同時,又處於有強烈逆反心理時期,容易與同學較真、爭論等。

京京的爸爸經常出差,媽媽經常加班。京京最大的心願是希望能和爸爸媽媽一起逛公園,還希望能吃到媽媽親手炒的菜。這不是太高的要求,但京京卻難以得到。他經常一個人呆在家裏,吃的是外麵送來的盒飯。爸爸媽媽永遠都是很忙很忙的。他讓媽媽給他買一隻會說話的小鳥,但媽媽總是沒時間去買。當同學們說起自己的父母又帶自己去哪兒玩了,京京心裏特別難受,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坐在一邊。他羨慕同學們都一個好爸爸、好媽媽,唯有自己的爸爸媽媽似乎從未想過兒子的存在。爸爸、媽媽總是說他們掙錢是為京京生活得更好。事實上,京京真的好希望父母歇一歇,而不是像機器一樣掙錢。

京京並不需要太多的錢,而是需要父母的溫暖和愛心。京京不能理解父母,他也不再問媽媽:“是否能早點回來?”不再問爸爸:“什麼時候去公園……”他變得沉默寡語,所有的心事都藏在沉默之中。有一天,父母要帶京京去海底世界,京京卻說不想去。父母很詫異。京京還是堅持不去。媽媽耐心地詢問京京是不是有什麼不高興的事情。京京終於將滿腹委屈傾訴出來了。爸爸、媽媽向京京道歉,並表示以後多與他交談、郊遊等,爸爸出差在外,會在電話裏問及兒子的生活、學習等;媽媽也盡量少加班,多同兒子聊天、談心。周末時,媽媽會讓兒子邀請他的同學過來玩電腦遊戲或一起複習功課,同時,她鼓勵京京多參加學校的各種集體活動,京京的性格漸漸開朗起來了。

孩子年幼,但內心世界還是很豐富的。他們比較稚嫩,也就更渴望親情的嗬護,友情的快樂。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他容易與人交流,同時,又容易受到傷害。父母在為孩子而進行生計奔波的同時,千萬別忽略孩子對精神的需求,他希望得到父母的親吻,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