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用他的愛心去表現以長子為代表的殘疾人心靈的三部曲獲了約9500萬日元的諾貝爾文學獎金,他將這筆錢用於大江光的音樂創作和購買更多的圖書。
父母,有時能改變孩子的命運。孩子幼小對很多事情不太懂,父母要做孩子堅強的後盾,讓他們能勇敢地麵對社會、生活的種種挑戰,讓他們明白命運握住自己的手中,機遇是可以創造的,成功是可以來到身邊的。
□心動,不如行動
青少年都會有許多美好的設想,但他們在想象之後,未必能付諸實施。他可能不知如何去做,或者對自己說:留著明天再做。沒有人的成功能夠從天而降,行動,是夢想成真的必經之路。
很多人羨慕明星的輝煌,卻沒有看到成功背後所付出的心血。
《泰坦尼克號》主題歌演唱者塞莉娜?迪昂,她出生於音樂世界,自幼酷愛唱歌,她的成功還是緣於她腳踏實地的奮鬥。
塞利娜?迪昂5歲時就開始在蒙特利爾附近一個小鎮上唱法語流行曲,13歲就成了轟動當地歌壇的小甜心,18歲時更被歌迷們稱為魅北克之星,錄製了7張暢銷唱片集,從一名童星一躍成為加籍法裔一流女歌手。但她並沒因此而滿足,她要在其教師雷納?安哲利爾的輔導下讓自己的歌唱遍全球。然而問題是,她讀到高中時就退了學,幾乎從未講過英語,更甭說用英語演唱了。而這正是流行樂通用的語言。怎麼辦?
塞莉娜迎難而上。幾度春秋,幾番努力,終於在她25歲時,推出了英語民歌《愛情的動力》的獨唱專集,紅遍歐美。她的新唱片集《我的愛情色彩》也已發行全球。此後一年內,塞莉娜將巡回於加、美、日、澳等國及歐洲演出。有意思的是,塞莉娜英語演唱的成功又刺激了人們對其法語唱片的興趣。1991年發行的《響亮的諾言》在法國成了暢銷曲。
早在1990年,塞莉娜的英語獨唱專集《心動何處》曾一度引起轟動,然而在好萊塢選中她錄製兩首二重唱電影歌曲之後,更引起人們對她的興趣。1992年她與皮博?布萊遜合作演唱的迪斯尼動畫片《美女與野獸》中的主題曲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大獎。1994年她再次被邀與克裏夫?格利芬合作主唱電影《西雅圖未眠夜》中的插曲《墜入愛河》。盡管在此之前,其首次國際發行的兩集英語唱片,即1990年的《合唱》與1992年的《塞莉娜?迪昂》銷售總數達320萬張,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熟悉的隻是電影裏她動人的歌聲,卻不得一睹芳容,甚至連她的名字都不一定叫得出,評論家稱她為“二重唱王後。”
然而《愛情的動力》改變了這種情況,她正在向世人表明:她無需借助於“美女”,更不用依賴“野獸”,而憑其實力便可攻克任何預期的目標。《愛情的動力》之魅力在於塞莉娜?迪昂那令聽眾傾倒的歌聲。她把花哨而傷感的舊民歌唱成很有再欣賞價值的流行音樂,她極自然地由低沉音滑向高亢,是力量與優美的相結合的女歌手。《愛情的動力》的製作人戴維?福斯特說:“我非常非常相信塞莉娜將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超級明星。”
塞莉娜的一曲《我心永恒》,征服了幾億人的心靈,她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如果她不去學英語,不去突破……幸運之神會伴隨她嗎?
孩子容易成為歌迷、影迷、球迷,孩子會崇拜英雄,但他們往往不太了解“星”光燦爛後麵的艱辛代價。家長可了解孩子所喜歡、崇拜的人物,向孩子介紹一些他們的奮鬥史,以此來激勵孩子,同時,孩子在明星的眩目的光環之外會明白:成功是需要不斷更新、進取的。
□從自己做起讓孩子遠離抱怨
生活中總會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或者自己心理不平衡的地方,人們可能會用抱怨的態度去對待這些。
父母的抱怨會讓孩子失去信心,有可能會產生抵製情緒。父母用一種積極樂觀的方式去生活,那麼孩子也會受此感染,很好地去做一些事情。
這是一個兒子描述的他與父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