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上篇 通過溝通讓孩子學會做事 (11)(2 / 3)

媽媽為了養家糊口,經常編織一些帽子圍巾之類的小東西。到時候賣不出去,鄧肯常常戴著絨帽挨家挨戶地叫賣,東西不僅賣掉了,價格往往還高出媽媽的一倍,這讓她很是得意了一番。

小鄧肯常常感慨自己的幸運,因為同那些富家的孩子比起來,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廣闊的空間任自己分配,有更豐富的生活需要自己冒險、探索。這種生存能力的養成比金錢更可貴。

長大以後,兒時勇敢的冒險樂趣在鄧肯身上轉化為對創新藝術的執著。

當鄧肯跳著自創舞蹈來到劇院老板的麵前時,人們大多都不能接受。鄧肯於是一個城市接著一城市地走下去,為那些能理解她的觀眾而舞,卻從未喊過“回家去!”

21歲的她來到倫敦,在有著深厚藝術底蘊的歐洲,她的舞蹈風摩一時,人們欣賞著這位自由、奔放、舒展形體的比春天還要美麗的姑娘。1920年,鄧肯在莫斯科創辦了自己理想的舞蹈學校。

鄧肯走過的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她的舞蹈遭到過別人的不認同。她的執著、創新、冒險,使她的舞蹈獲得了成功,並風靡一時。

父母要給孩子提供冒險的機會。讓孩子去嚐試新的東西,獨辟蹊徑,屢敗屢戰。很多發明家都是最富於冒險的人。因為,他們敢於做許多次試驗,直到成功才罷休。冒險不等於蠻幹,人們要在冒險中不斷地總結、思考、突破。

□失敗,是一種探索

有些父母教孩子走路時,唯恐他摔倒,很不願意鬆開手。事實上,每個學走路的人都要必經摔倒的過程。

有人問邱吉爾在學校裏學到的所有經驗中,哪一項是最有效的?他想了一分鍾後說:“是我在高中留級的那兩年。”“你是不是(考試)失敗了?”“沒有,我隻是發現了殊途同歸的原則。英國所需要的並不是聰明和智慧,而是在最困難的時期,能夠堅持下去的勇氣。”邱吉爾的這段話耐人尋味。

父母鼓勵孩子努力去探索各種各樣可能性的時候,孩子將會覺得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並且認為失敗並不可怕,還能夠去尋找到成功的道路。

威爾遜要到山裏去參加為朗兩天的野營。校方為他們介紹了營地情況,為他們的準備工作提出了建議。媽媽問威爾遜是否需要幫忙,他驕傲地說我會照顧自己。在走以前,媽媽檢查了他的行李,媽媽發現他沒有帶足夠的衣服,因為山裏要比平原上冷得多,顯然威爾遜忽略了這一點。再有一點,她發現孩子沒有帶手電筒,這是野營時經常要帶著的東西,但是媽媽並沒有說更多的話。威爾遜高高興興地走了。

過了兩天,等他回來的時候,媽媽問威爾遜:“怎麼樣,這次玩得很開心嗎?”威爾遜說:“我的衣服帶得太少了,而且由於我沒有帶手電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別人借手電筒,才能夠走出去,這兩件事搞得我有些狼狽。”媽媽說:“為什麼衣服帶少了呢?”我以為那裏的天氣會與這裏的一樣,所以隻帶了這裏平常穿的衣服,沒有想到山裏會比這邊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該如何做了。”“如果下次你再去佛羅裏達,也帶同樣的衣服嗎?”“不會的,佛羅裏達很熱。”“是的,你應該先了解一下當地的天氣情況,再做決定,對嗎?”“是的。”“那手電筒是怎麼回事呢?你就沒有想到它嗎?”“我想到要帶手電筒,老師也告訴我們要帶手電筒,可是我忙來忙去,卻把手電筒忘掉了,我想,我下次野營時應該先列一個單子,就像爸爸出差前列單子一樣,這樣就不會忘掉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