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上篇 通過溝通讓孩子學會做事 (11)(1 / 3)

孩子有時會缺少一些勇氣、信心、父母就要對他們多加鼓勵、支持。孩子在不斷實踐中,會變得更強大、成熟,他們將會由父母誘導變為主動挑戰、進取。

10.怎樣培養孩子承擔風險的能力?

□給孩子一些“殘酷”的愛

獨生子女,父母視為心肝寶貝,唯恐有半點虧待孩子。父母往往是寵愛有加,“殘酷”未曾有過。父母是孩子的庇護傘,但孩子終究會有自己的道路和天空,他們的路他們自己走。

謝晚晴是深愛孩子的父親,他卻在兒子“求助”的時候,隻是遠遠地看著:

兒子放暑假了,我帶他參加遊泳掃盲班,想讓他這從未下過水的“旱鴨子”識點水性。他一再以怕水為理由拒絕參加,我還是把他半鼓勵半強迫地逼到了水裏。

遊泳池的水並不深,可這些孩子讓天生對水的恐懼給嚇壞了,驚叫聲、哭喊聲此起彼伏,每人都兩手緊抓池邊不肯放開,嘴唇哆嗦著,臉色蒼白。老師的命令幾乎沒人聽,誰也不敢用水撩臉和把頭埋進水中。老師走到一個個孩子身邊逼著做,而且連續給他們撩水。這些小家夥掙紮著躲避,無助地胡亂揮舞著手臂,等老師一走開,他們喘過第一口氣後,便立刻迸發出嚎啕的哭聲。外麵觀望的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強擠出笑容鼓勵孩子,可笑容是那樣勉強和僵硬。老師來到我兒子麵前,根本不理會他的恐懼,接二連三地向他潑過水來。兒子把頭盡量扭得背對老師。老師索性一把把他抱起來扔進了池中央。他在水裏折騰著站了起來,老師又把他扔下去,他又起來,還用僅有的一點間隔時間對老師喊道:“求求你!求求你!”老師毫不動心,又如此重複了六七次,他都頑強地站起來了。老師這才轉向其他同樣膽小的孩子。此時,我發覺自己早已渾身大汗淋漓了。

謝晚晴在兒子學遊泳時,自己也是“渾身大汗淋漓”。父母總是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但真正的愛並非是一直用羽翼去嗬護,而是讓他們去成長。

動物界有這樣一種殘酷規律,每種小動物長到一定的年齡,它們的父母就會拒絕給它們喂食,甚至會把它們無情地趕出巢穴,聽憑它們哀哀地哭叫。可是沒過多久,那些食肉動物的孩子會因為饑餓的軀使而能捕食獵物了。食草動物的後代則由於沒有雙親的庇護而練就了快跑如飛的功夫,最弱小的飛禽也都能借助日漸豐滿的羽翼振翅高飛了。這些就成了它們延續生命、保護自我的本能和本領。而那些被人類百般寵愛和飼養的動物早已無法適應大自然的殘酷競爭,它們便變成了真正的動物的異類——人類的寵物。從小動物成長過程看,那些做父母的動物是殘忍和絕情的,但從它們成長的結果看,它們的父母又是聰明和理智的。

“狠心”的父母會讓孩子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有了較好的自我保護、較強的生存能力,在充滿競爭的社會裏才可能立於不敗之地。

對子女百般照料、關懷是一種愛,而“殘忍”地讓他們受些磨難同樣是一種愛,而且這是更厚重、含蓄、意義深遠的愛。

□冒險不等於蠻幹

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像大人那樣三思而後行,他們會任著性子去做事,具有更強的銳性。冒險精神不妨從幼兒開始鍛煉。冒險,會讓孩子有更新鮮、更有生氣的感覺。

舞蹈家鄧肯小的時候,是家中最勇敢的孩子。當家裏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她就自告奮勇跑到肉鋪去,想方設法地向肉鋪老板要點羊肉片什麼的。有時候她也去麵包店那兒,花言巧語地央求老板賒帳給她。當然,每次鄧肯都是凱旋而歸,她總是唱著歌、跳著勝利的舞步回到家,這不僅增強了她生存的能力,還學到了一種本領。使她知道後來怎樣對待那些蠻橫的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