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一點也不笨,瞧你的故事講得多好(1 / 1)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為自己創造的寶貴生命而永遠自豪。

——周弘

孩子的成長道路猶如跑道和戰場,父母應為他們多喊“加油”、高呼“衝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堅信他一定能站起來。父母相信孩子,孩子才會相信自己。

我國童話大師鄭淵潔曾在中央電視台的“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節目中,講述過他童年時期一樁難忘的事:

鄭淵潔在小學期間,由於學習成績不太好,有一次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麵,讓他站在講台前麵對大家說“我是班上最笨的孩子”。這件事嚴重傷害了小淵潔稚嫩的心靈,他回到家中十分沮喪地向父親講述了這件事。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父親聽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立即對他說:“你一點兒也不笨呀,瞧你的故事講得多好!”聽到這話,小淵潔低垂的頭慢慢抬了起來。後來,鄭淵潔終於成為給全國小朋友帶來智慧和歡樂的故事大王。

中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訣是解放孩子。而解放孩子,首先就要賞識孩子。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方麵。

一位大公司的部長五音不全,最怕唱卡拉0K。據他說,他是在小學二年級時發現自己五音不全的。那時學校要進行唱歌考試,他在家裏練習時,他媽媽說:“你唱得有些走調。”這句不經意的話使他完全失去了唱歌的信心。

就是由於這樣一句話,使孩子喪失了全部自信心。這種封殺和打擊越是出自孩子所信賴的人之口,那他所受到的衝擊就越大。因此做為父母,一定要時刻關注自己對孩子的態度。

我們知道,人一受到誇獎,心情確實會變好,常常會發揮比平時更大的能力。特別是對孩子來說,這種誇獎的話有時具有很大的效用。尤其受到自己所信賴的人的誇獎,孩子就更加努力。當被誇獎的期望落空時,孩子的那種失落感之大,是大人們難以想像的。

有些原來不愛學習的孩子,當自己開始主動努力學習並主動幫助父母做事的時候,大人無意識地說“哎呀,真少見”、“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這是刮的什麼風”等,也會對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打擊。

在家長剛開始說孩子“笨”的時候,孩子用幼小的自尊捍衛著:“我才不笨呢!”因為孩子學說話的時候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但又十分脆弱的自信。

但家長若總是抱怨孩子笨,孩子漸漸地就開始相信自己笨了。直到有一天,家長說他笨,老師說他笨,左鄰右舍也說他笨的時候,他就堅信自己笨了。家長終於為自己的抱怨得到了和預期完全相反的結果。

心理學家哈洛克所進行的著名實驗對此予以了證實。他將兒童分為控製群、讚賞群、責備群、無視群等四個組,連續5天讓他們進行加減運算。第一天四個組的平均得分大體相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被鼓勵說“隻要幹就能做好”的那一組成績上升了,而其他組的平均得分幾乎沒有上升,到了第五天就出現很大差距。這種差距的出現,隻是由於讚賞群的孩子認為“自己是受重視的”,從而擁有自信的結果。

父母不要不好意思誇獎孩子,即使是孩子偶然取得好成績時,也應鼓勵說“幹得好”。父母如能為孩子不辜負自己的期待而真誠地感到高興,孩子自己也會感受到父母的期待。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良好情緒仍表示擔心,則可以叮囑說:“你這次隻是由於運氣好,下次要靠實力取得好成績”。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太弱小,在他的人生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父母應該盡可能地幫助和支持他。每個人都會有失落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失去信心的時候,何況是孩子。隻有讓孩子充滿信心,他才能在未來的人生之中勇敢地麵對一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