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記住土豆和土豆是不一樣的(1 / 1)

隻要你能夠自信,別人也就會信你。

——歌德

告訴你的孩子:同樣是一雙手,一個腦子,如果你比別人差,那隻是因為你付出的還不夠多。

弗爾·柏斯是哈佛大學的著名教授。18歲那年他進入大學,由於學校和專業不理想,便一天天地消沉起來。

不做作業、逃課、抽煙、喝酒,不該做的他全做了,不該會的他也全會了。

雖然喜歡逃課,但羅賓教授的課他一節也沒逃。羅賓教授的課生動有趣,並且像他這樣的差等生,羅賓教授也從來不歧視,不時地還提問他幾個簡單的問題,然後表揚一番。

一次,他在作業本裏夾了一張紙條:老師,現在大學生比土豆還便宜,是嗎?

那天,羅賓教授把他叫到家裏,師生兩個喝得不亦樂乎。

酒到酣處,教授拿出一個土豆,又小又青:“你知道它值多少錢嗎?皮多肉少又有毒,告訴你,白送也不要。”教授把土豆扔進垃圾筒。

接著,教授又拿出一個土豆,一斤多重,“這樣的土豆,你有多少,兩塊錢一斤!”

教授已略帶酒意。

“記住,土豆和土豆是不一樣的!”

弗爾·柏斯感覺到自己的整個生命都隨之燃燒起來,是的,土豆和土豆是不一樣的,就算是土豆,自己也要做最好的那一種。

世界上不乏聰明的人,但聰明的人並不一定能成功。

中國有許多知名的學府,每年都會培養出數以萬計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這些人都是聰明人,無論智力和才能,都是同齡中的佼佼者。但是,這些人大多數都會凐沒於世俗之中,常常成為別人成功的階石或者工具。這些人也許一生中都在為別人創造財富,或者助別人去成功。

這些人雖然聰明,但絕對不智慧。原因之一是他們不自信。聰明而不自信的人隻能在別人的舞台上跑龍套、演配角,就是演主角,也常常不參與票房收入的分配。他們永遠不會自己搭台自己唱戲,自己支配票房收入。

自信常常會讓一個人的意識真正覺醒,讓一個人的精神徹底解放。

聰明的人隻有在意識上真正覺醒,在精神上徹底解放,才會變成一個智慧的人。

對隻有幾歲的孩子培養自信心,有些家長可能不以為然,其實,這是非常必要的。從孩子的成長過程來看,他學習上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樹立自信心的過程。自信不是天生的,是後天點點滴滴培養起來的。

首先,我們要真誠地愛孩子,尊重孩子的愛好和意見,盡量滿足他的合理要求,從不高高在上、輕易指責甚至打罵孩子。孩子一旦有了成績和進步,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我們都應給予及時表揚,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懷,讓他感到,在家庭中他不是無足輕重的,從而樹立起必要的信心。

其次,我們要對孩子表現出信任的態度。孩子好奇心強,什麼事情都願意自己去做,但有時做得並不好。三四歲孩子想要自己刷碗,有時小手拿不住,碗就掉在地上摔碎了,害怕得哭起來。這時父母不要責怪他,而是應該開玩笑地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同時,教給他洗碗的方法。如果這時候責怪孩子,就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進而使他喪失自信心,感到自己就是不中用。父母要多以尊重、支持、引導的態度對待孩子的任何創新和嚐試,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雖小卻具有巨大的學習與發展潛力,每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或低落情緒時,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並說:“孩子不要怕,我們相信你一定能行!”

再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要適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廣大家長共同的心願,但應考慮自己孩子本身的特點和能力,不能主觀地以過高標準來要求孩子。標準過高,孩子達不到,屢遭失敗,易產生持續的挫折感,積累“我不行”的消極體驗,容易喪失自信心。

孩子的愛好、趨向,並不是父母能左右的。父母隻能去發現孩子的特點,去引導他們的誌趣,不能強行改變他們的意誌,這樣才有助於提高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很難想像,一個家長作風嚴重的家庭,能培養出自信心強的孩子。一些父母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迫使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誌,孩子雖然服服帖帖接受了,但喪失了最可貴的自信心。因此,作為一家之長,應摒棄家長作風,使家庭中的每個成員包括孩子的正確意見,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對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特別注意關照。在培養過程中,不管孩子的想法多麼幼稚,所做的事情多麼簡單,隻要是認真做了,都要及時肯定,千萬不可潑冷水,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成功的家長應當是“保護自信、培養自信”的人。

孩童時期是最需要自信,也是最容易培養自信心的時候。父母如果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什麼自信,這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