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個麵帶微笑的人,永遠受歡迎(1 / 1)

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培養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重要。培養孩子樂觀的心態,讓孩子在生活中尋找到快樂,在挫折中看到勝利的希望,這是他們直麵挫折,挑戰逆境,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石。

笑能把你的友善與關懷有效地傳達給對方。

——原一平

每一位家長都應注意培養孩子微笑的能力,讓孩子以微笑去麵對生活,這樣生活才能回報他一片輝煌。

富蘭克林·貝格特,當年是聖路易紅雀棒球隊的三壘手,目前是全美國最成功的推銷保險人士之一。

他說自己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年輕時的一件小事:

那時他剛滿20歲,初涉推銷領域,工作起來非常努力,效果卻不理想,以至於他想放棄而去從事其它行業。有一天他漫無目的地在公園閑逛,碰見了父親的一個老朋友克納弗,他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人。

“伯伯好!”貝格特打招呼。

“有什麼煩心事嗎?你看起來心情不太好。”

“是的,工作有點不順利。”

“是嗎?聽說你推銷保險。”

“剛做沒多久,可是它遠不像我想象中的樣子。”

“就像你現在這個樣子,永遠也別想成功。”

“為什麼?”

“沒有人願意和一個整天哭喪著臉的人打交道,同樣沒有人會喜歡同一個不會微笑的推銷員交談。記住:一個麵帶微笑的人,永遠受歡迎。”

貝格特恍然大悟,從此他在進入別人的辦公室推銷之前總是停下來片刻,想想自己必須感激的許多事,露出一個真誠的微笑,然後走進去……很快他的工作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久就成為一名優秀的推銷保險人士。

憂鬱、陰沉、頹廢的人,在社會上不受人重視,沒有人願意同他待在一起。

人們不喜歡那些憂鬱、陰沉的人,正如不喜歡給予自己以不好印象的畫一樣。每個人都會本能地趨向於那些和藹可親、趣味盎然的人。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受人歡迎,首先要使其顯得平易近人,具有親和力,這就要從微笑做起。

微笑不僅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在人群中備受歡迎,而且還能幫助其驅除心中的陰霾,讓他們快樂地生活。

一位神經科專家告訴人們,他發明了一個治療憂鬱病的新方法。他勸告他的病人,在任何環境下都要笑。強迫自己,無論心中喜歡不喜歡,都要笑。“笑吧!”他對病人說,“連續著笑吧!不要停止你們的笑!最低限度,試著把你們的嘴角向上卷起。這樣不停地笑時,看你感覺怎樣!”他就是用這種方法治愈他的病人的。

把憂鬱在數分鍾之內驅逐出心境,這對於一個心態樂觀的孩子來說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一些卑觀的孩子就是不肯開放心扉,讓愉快、希望、樂觀的陽光照進。對於這些孩子,我們要多給予一些鼓勵,幫助他們製造快樂,要讓他們放下曾經的不快和痛苦,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麵!這樣,他們才能經曆一個神奇的精神變化,積極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笑是一種樂觀的心態,是精神生活的陽光。沒有陽光,萬物不會健康成長。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

每一位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憂鬱而不開心,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孤僻的性格而不被人群所歡迎吧,那就請將微笑的魅力授之於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