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逆境裏比在順境裏更能堅強不屈,遭厄運時比交好運時更容易保全身心。
——雨果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遮掩自己優點的泥土,這泥土不過是各種醜陋的缺點和惡習,隻有勇敢地剝去這層泥,才能展現優秀的自己。
某一天,上帝宣旨說,如果哪個泥人能夠走過他指定的河流,他就會賜給這個泥人一顆永不消失的金子般的心。
這道旨意下達之後,長時間內沒有人敢於冒這個險。過了很多年,終於有一個小泥人站了出來,說他想過河。
“泥人怎麼能過河呢?你不要白日做夢了。”
“你知道肉體一點兒一點兒失去的那種感覺嗎?”
“你將會成為魚蝦的美食,連一根頭發都不會留下……”
盡管很多人都勸阻他,然而,這個小泥人卻決意要過河。他不想一輩子隻做這樣一個小泥人。他想擁有自己的天堂。但是,他也知道,要到天堂,必須先過地獄——就是他將要去經曆的河流。
小泥人來到河邊,猶豫了片刻,便把他的雙腳踏進了水中。
頓時,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籠罩了他。他感到自己的腳在飛快地溶化著,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東西在遠離自己的身體。
“快回去吧,不然你會被毀滅的!”河水咆哮著,小泥人沒有回答,隻是默默地往前挪動。一步,又一步……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選擇,使他連後悔的資格都不具備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個殘缺的泥人;在水中遲疑,隻能夠加快自己的毀滅。而上帝給他的承諾,似乎比死亡還要遙遠。
小泥人以一種讓人無法想像的方式向前挪動著,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
魚蝦貪婪地啄著他的身體,鬆軟的泥沙使他每一刻都搖搖欲墜。有無數次,他都差一點葬身於波浪之中。小泥人真想躺下來休息一下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就會永遠安眠,連痛苦的機會都會失去。他隻能忍受,奇妙的是,每當他覺得自己將要死去的時候,總有什麼東西能夠使他堅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過了多久——簡直就到了讓他絕望的邊緣,他突然發現,自己居然上岸了。他如釋重負,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的衣衫玷汙了天堂的潔淨。他低下頭,開始打量自己,卻吃驚地發現,他已經什麼都沒有了——除了一顆金燦燦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長在他的心上。
在人生道路上,隻有勇於在磨難中剝去自己身上的“泥土”,才能令自己身上金子般的智慧展現出來,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孩子正處於一個可塑性極強的時期,超強的模仿力和較弱的判斷力總讓他們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無意間就會形成種種毛病。我們培養孩子勇敢的心態時,要強調讓孩子勇於認識自己的不足,並花大力氣改正、去除缺點。
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一點小毛病沒什麼大不了的,沒必要因此而委屈孩子。於是就不聞不問,任由孩子自由發展,結果形成了一種讓父母尷尬的現象:你會慢慢發現你的孩子可能聰明伶俐,學習很棒,隻是總會有類似不講禮貌、任性貪婪、不文明、動作粗野甚至撒謊、不尊敬長輩等等讓人頭痛的問題困擾父母。因此,為了不讓這種令人遺憾的缺點影響孩子將來的發展,家長必須讓孩子正視自己的缺點,努力改正不足之處。
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可能會有一點點辛苦,這就需要孩子敢於麵對,敢於吃苦。“想要一塊土地不長野草,就必須在這塊土地上種滿莊稼”,隻有剝去身上的泥土,才能展現出孩子最真實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