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情緒心理療法(1 / 3)

第二章 情緒心理療法

自然高潮療法

對康諾這位"自然高潮療法"的創始人而言,罪惡感和不切實際的期待使許多人無法放得開。康諾博士是休士頓退伍軍人協會醫學中心的心理醫生,他也應用幽默治療病人,他隻要覺得病人能舒坦地接受幽默,就開他們玩笑。

幽默感使你在挫敗的同時又能再出擊。康諾博士在休士頓的工作,包括治療越戰的老兵,他們為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愧疚,退役後百姓生活的挫敗更令他們喪誌。其中有個叫比爾的大個子,生起氣來威脅要擾亂團體治療課程,康諾"被比爾的幽默嚇了一跳",並謝謝他給大家機會,學習如何不被外在的敵意打倒。康諾博士說,比爾著實嚇呆了。如果放棄敵對態度,自我解嘲一番,則朝心理健康邁進一大步。但如果他繼續作對,就好像和心理醫生合作一樣。最終比爾選擇了後者。

康諾博士表示,有幽默感的人不必浪費精力假裝完美或掩飾怒氣或感到自咎,也不必浪費精力去壓抑想法。追求完整感和歸屬感並不可笑,但那個微不足道的自我,像汪洋中的一滴水一樣,永遠不必太在意。康諾博士說,太在乎自己才會有罪惡感。你對自己說,"我這樣做,永遠難翻身了。"你認為自己應當完美無缺,而當你力求完美時,就不會有幽默感。對自己在意些,但別對自我太在意。人不該對別人的期望耿耿於懷,放開些,讓該賺更多錢或成為大情聖的念頭隨風而逝吧。

奇異的是,身逢逆境的人,最有機會從中獲得一番大笑。這是南卡羅萊那州哥倫比亞威廉霍爾心理治療中心的心理醫生裏特曼的看法。裏特曼博士以醫生和急診室護士為例,她們常藉黑色幽默來緩解壓力。她說,醫生對工作態度認真,但若過度在乎,可能被責任感壓得癱瘓。雖然在外人看來,他的幽默可能很恐怖。裏特曼博士說,一個人對某一主題愈深入,或態度愈嚴肅,就愈能享受與其有關的笑話,但前提是能看見其中的幽默。裏特曼博士的博士論文便是研究個人的幽默感差異,她的結論是"愈嚴肅的主題,如政治、宗教或性等,愈有找出樂趣的潛能,我們若拿來開玩笑,'笑'果也愈好。"

能保持幽默感的人較能解決大問題,有些人一被擊倒就放棄,但有些具幽默感的人會跳起來再試一次。裏特曼博士也表示,對事情不必太嚴肅並不是不認真。她說:"你得在認真的同時又看得見幽默。你該有這雙重視野。"

七種生活態度搶救你的免疫力

全球最大的健康組織凱色永久醫療計劃主持人大衛索柏,在他的《身心健康通訊》當中,提出了幾點增強免疫力的秘訣:

1.少發脾氣、多信任人:因為根據研究,"敵意"低的人,血液的帶氧腺體數目也會增加,帶氧腺體就像高速公路的開道車,可以讓人的免疫細胞快速抵達病菌入侵現場。

2.多開懷大笑:大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而且,哥倫比亞大學一項對民眾觀賞歡笑錄像帶的研究也發現,開心一下會增加口水分泌,並且增加唾液中的抗體。

3.多幫助人:一項針對兩千七百名美國社區誌工的調查顯示,這群人患心髒病、憂鬱症及傳染病的比率,比沒有擔任誌工的人少2.5倍。做善事之後,腦啡釋放的量會提高,從而增加快樂、減少因憂愁造成的壓力蛋白。

4.增加親密接觸,例如按摩或擁抱。邁阿密大學研究發現,每天接受四十五分鍾的按摩,一個月後免疫細胞數目明顯增加。而許多醫師的經驗也發現,無論幼兒或成人,若是常常有人充滿關懷的撫摸、擁抱他們,對於疾病的抵抗力都會增強。

5.回歸信仰:據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固定參加宗教聚會,或有禱告靈修生活的人,體內的interleukin-6蛋白(會削弱免疫力)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要低。而教友的支持網,也是減少壓力的重要因素。

6.建立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時間的壓力是有毒的,因為會快速累積皮質固醇。但在同一時間要做多少事,卻要看個人;動作快的人被要求慢慢來,反而會增加壓力。

7.不要憂慮太多:聖經有一段經文"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幹",經過醫學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憂鬱症患者也有更高的骨質疏鬆比率,而且體內T細胞與殺手細胞的比率都比一般人要低三成以上。

此外,最常被提到的增強免疫力的方法,其實都不新鮮,卻是許多人忽略的"固定運動與好好睡覺。"

誘發睡眠的化學物質,與刺激免疫係統細胞的化學物質是相同的,所以睡不好與不好好睡覺的人,體內的T細胞數目也比較睡眠足夠的人要少。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每晚熟睡(睡眠中段最深沉的時間)少於兩小時的人,患癌症與免疫係統疾病的可能性比熟睡時間超過四小時的人,要高出30%。

而美國疾病管製局則鄭重指出,每個成人最能夠增強免疫力的運動量,是每周三天,每次三十分鍾到四十五分鍾,做令心跳可以輕微加速的運動。持續超過三個月之後,免疫力就會增強。而太少或者過激,反而會降低或抑製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