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是指用光、熱、電、磁、聲、氣體、水等因子作用於機體,進行保健和疾病治療,就是物理因子治療,簡稱理療。

50年代初,人們注意到物理因子在保健和疾病治療方麵有其獨到的作用,尤其在亞健康狀態的治療中,顯示出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隨著科技的發展,物理因子治療的設備及手段日趨完善。

首先,各種物理因子直接作用於身體各部位,改善局部的不適感及症狀,如頸、肩、腰、腿痛,渾身無力、肥胖、便秘等,並有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有毒及致痛物質排出體外的作用。中頻電療、低周波、超聲波、半導體激光、紅外線、磁療、蠟療等,是這類作用的典型代表。

其次,各種物理因子作用於皮膚、肌肉和其它感覺器官(如眼、耳、鼻)進行良性刺激,使大腦對其進行整合作用,通過肌體進行神經或體液調節,從而恢複和維持人體平衡,使煩躁、失眠、頭痛、胸悶等症狀得以改善和消除。如音樂治療、生物反饋、色光治療、芬香治療、水療、空氣離子療法等。相互影響,協同作用,使人體各項生理指標恢複正常。物理因子在亞健康狀態的治療中作用不可取代。

冷敷療法

冷敷可使皮下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減輕局部充血,抑製神經細胞的感覺功能,減輕疼痛,具有降溫、止血、止痛,防止繼發感染和血腫增大等作用。

冷敷療法常用的有以下兩種:

1.冰袋敷法:這是一種幹冷敷法,在有冰的條件下冷敷特別有效,在橡膠製成的冰袋中,裝入半袋碎冰(或冷水),將袋平放於桌上,使袋口提高,用手輕壓袋身,排出袋內氣體、然後紮緊袋口,擦幹表麵的水,套上布套子,放在額部、腹股溝和腋下等處即可。冷敷時間一般為20~30分鍾,每日可多次。

2.濕冷敷法:用盆盛冷水(冬季可放人冰塊,夏季最好用新取來的井水),盆裏泡兩塊小毛巾或紗布,取出擰至半幹後敷於患部。4~5分鍾更換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鍾,每日可多次。

適應症:20℃~30℃的水用於一度燙傷、電光性眼炎效果較好。還適用於鼻出血、軟組織鈍挫傷、關節扭傷早期和顱腦損傷、腦溢血、煤氣中毒、高熱頭痛等病症。

熱敷療法

熱敷可使體表溫度升高,皮下組織舒展,痙攣的毛細血管鬆弛、擴張,血流加快,新陳代謝旺盛,促進病變部位組織活血、化淤、生肌、消炎、消腫、止痛及瘢痕組織軟化等。

熱敷療法常用的有以下兩種:

1.熱水袋法:屬於幹熱敷法的一種。首先檢查熱水袋有無漏氣,然後將熱水(最好60℃~70℃)裝至袋容量的2/3,排出氣體,旋緊袋口,擦幹袋外麵的水,裝入布套內或用布包好待用。一般情況下每次熱敷20~30分鍾,每日3~4次。如無熱水袋,也可用暖壺(用毛巾包好)熱敷,也可用炒熱的食鹽或米裝入布袋來代替。

2.濕熱敷法:敷布可用紗布或毛巾做成。先把敷布浸在熱水盆內,取出並擰至半幹,用自己的手腕掌側測試其溫度是否適當(必須不燙時才能敷於患部),敷布上麵再蓋以棉墊,以免熱氣散失,大約每5分鍾換1次敷布。敷布要準備兩塊,更換時須觀察皮膚顏色。每次15~20分鍾,每日3~4次。

此療法對急腹症診斷不明,麵部三角區感染,各種髒器內出血,軟組織挫傷或關節扭傷初期,皮膚濕疹,細菌性結膜炎等禁忌。

適應症:慢性胃腸道疾病、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疼痛,沒有排膿的癤腫、淋巴結炎、眼部的麥粒腫、牙痛、咽喉炎、氣管炎、關節炎和小便不利等病症。

熏蒸

熏蒸是利用中藥煎液的熱量和蒸氣,對病人的皮膚和患處進行熏蒸,借助藥力和熱力通過皮膚作用於機體,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它源於古代的熏法和蒸氣浴法。

熏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

第一它的藥物滲透作用,因為中藥煎煮以後,它的中藥有效成份以離子形式存在,離子滲入皮膚,進入體內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第二個方麵是改善微循環,人體在熏蒸過程中,它的皮膚溫度會升高,皮膚的毛細血管會擴張,血液循環增快,促進了皮膚和機體的新陳代謝,可以促進關節腫脹的消退和促進組織的再生能力;

第三個方麵就是它的物理溫熱作用,因為熏蒸可以降低皮膚的末稍神經的興奮性,可以緩解皮膚的緊張,肌肉的痙攣和強直,這樣可以減輕和緩解關節的疼痛。

今天,人們不僅在民間使用這種方法治療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疾病,而且在大型的中醫醫院中,也是把它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應用在臨床實踐中。

它的適應症也比較廣,一般適應風濕性疾病的慢性期,尤其是主要適應於寒性關節疼痛、風濕性關節疼痛、類風濕性關節疼痛等,還有強直性脊柱炎效果都挺好的。其二就是對一些慢性腰腿疼痛、頸椎病、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效果都很好,此外,還可以治療感冒、肥胖、皮膚病等,在臨床上應用相當廣泛。

臨床實踐證明,對於許多病症,熏蒸的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為了提高它的療效,人們對熏蒸療法的器材也是一直在進行著不斷的改進。這就是一個以前人們經常使用的熏蒸箱,它是把加熱用的電爐或電飯煲以及藥物放在箱底,並在箱子外層加上隔熱的保溫層,這樣可以把藥物的蒸氣保持在熏蒸箱內。

以前的蒸氣是一點的,它局部溫度高其它地方不行,現在改用多點噴霧,使病人的各個部位得到了進一步治療,提高了治療效果。第二點就是以前的溫度不能夠控製,這次經過改進,使溫度利用電子溫控器,使溫度得到了控製,基本上保證了箱體裏的溫度是恒溫。第三就是以前病人的體位,受到了很大的限製,使得病人在治療中感到不舒服、不舒適,這次經過改進,使病人的體位,分為坐式和躺式,所以就比較舒適。今天,人們利用這種新型的熏蒸箱配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通過熏蒸以後,人體感到很輕鬆、舒暢,活動自如,再加上按摩治療,效果很好。

熏蒸療法是一種方便、安全的治療方法,但在具體使用時我們還是應該遵照醫生的要求來使用。

在治療過程中,病人可能會出現頭昏、心慌乏力等情況,碰到這種情況應該馬上向主管醫生彙報,然後作相應的處理。第二點就是治療結束以後,要馬上擦幹身上的汗液,穿好衣服,回病房休息,必要的時候可以喝一點淡鹽水或者是鮮果汁。

用熏蒸療法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藥方:

取劉寄奴、透骨草、防風、威靈仙、白鮮皮、蒼術各15克,煎水,趁熱熏蒸患部,每日1次,連用3-5次(具體治療方法請遵醫囑)。

擦胸養生法

擦胸養生法,是我國古代簡易有效的養生方法之一,很適合中老年人學練,對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減少諸種疾病的發生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健康長壽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體內有很強的免疫力,而多病且不易恢複的人主要原因與免疫力低下密切相關。

正常情況下,人的血液中存在著一定濃度的胸腺素,起著維持免疫功能和抵抗疾病的作用。

人的胸骨內膜有左右兩葉胸腺。人出生時,胸腺隻有14-16克,到青春期,胸腺發育到高峰,約35克-45克,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速萎縮,約到50歲左右,這些胸腺大部分被脂肪代替,成了人體生命力最弱的腺體。小小的腺體與人的健康長壽關係極大,按生命學的規律推算,人的生命應為性成熟期的5-7倍,如果以20歲為性成熟期,大約可活100-140歲,但由於胸腺過早萎縮,導致了成人的早衰,尤其是老年期,胸腺萎縮更為嚴重,人體胸腺素濃度大大降低,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也就越來越差,就會導致諸病的發生,影響著人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