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排毒解毒計劃(1 / 3)

第五章 排毒解毒計劃

無所不在的毒素

有"醫學之父"之稱的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有一段話:"當你到病人家中的時候,你應該問他們有什麼樣的疼痛?是什麼造成的?他們已經病了多久?排泄通暢嗎?以及他們吃什麼樣的食物?"而且,因為今天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造化學物質的環境中,這些化學物質中有許多對我們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危險性,它們遍布在我們的食物、空氣、水、居家、衣服、汽車和辦公室裏,我們的"內在醫生"被迫去對抗充斥在這個化學世界裏的各種環境汙染物。所以,還必須再問另一個問題:在你家中和工作場所裏,你暴露在什麼毒素下?

實驗室內所做的測試結果經常顯示出:有為數可觀的殺蟲劑、溶媒、和其他有毒的化學物質在病人體內,而這些都可以追溯到我們免疫係統受到化學物質的毒害。鉛、汞(水銀)、三氯甲烷、DDT、DDE和許多其他的物質對我們的"內在醫生"都有壓抑的效果:疲倦、無力感、健忘、個性改變、抑鬱等,我看到愈來愈多的人在抱怨難以描述的症狀和重複出現的疾病,這些症狀經常都隻提供了一般性的線索,"元凶"的真麵目還沒有被我們看見。

當我們談到身體所受的化學毒害時,真的不曉得有多少。政府有關當局和工業界都聲稱:我們體內各種毒素的含量都合乎安全的標準。這種觀念顯然是很荒謬的。可能至少需要四、五年時間,也可能40年時間,你在工作場所、家裏或學校所接觸到的化學物質和微粒就會演變成一場疾病。為了安全之故,要強調說:任何數量的化學物質太多了,危及我們的"內在醫生"的風險太大了。

然而,我們的確知道一些事實:反應在我們身體所受到的化學汙染由遍布在我們食物中、空氣中、水中和環境中的全球性化學物質汙染造成。例如,房屋和工業油漆匠長時間在密閉空間中工作,因為吸入太多強烈的油漆氣體,可能因而患一種慢性腦部症候,其症狀是頭痛、暈眩、抑鬱、疲倦、易怒和記憶受損。小心防範顯而易見的毒害還是不夠的,因為毒害人的潛在危險性也存在於一般家庭所使用的清潔劑中;也可能不經意地,你在學校、工作場所,甚至自己的家中接觸到石棉;像雕刻、焊接和油漆等工作會使我們暴露在各種毒素之下。

專家認為,各種對身體的細胞、組織、器官有損害的物質都可稱之為"毒",中醫說,宿便的毒素是萬病之源;西醫說,人體內脂肪、糖、蛋白質等物質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和腸道內食物殘渣的腐敗產物是體內毒素的主要來源。還有由外部環境帶入人體內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農藥、化工製品、藥物以及被汙染的大氣、水等。

我們處在體內外毒素的包圍之中,有毒的化學物質腐蝕即是:我們吃的雞肉中可能有有害的荷爾蒙,魚體內有汞,牛肉之中有除蟲劑,很久以前就被禁用的DDT也仍然存在我們的飲用水和肉類當中;我們的建築物當中有石棉;加工食品充滿了有潛在性危險的有毒物質;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也可能有毒;甚至連壁紙都含有除蟲劑。在工業三廢,即廢氣、廢水和廢渣汙染中,其中最難治理就是存在於三廢中的重金屬汙染,如鉛、汞、鎘等。由於環境汙染日趨加重,我們每個人體內或多或少地有一些重金屬,至於有害作業工人體內蓄積重金屬就會更多一些,這些重金屬在體內蓄積到一定量時,就會引起中毒或相關疾病。

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由於環境汙染日趨加重,人體內環境汙染也隨之加重,治理外環境汙染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業,然而清除自己內環境汙染的有效方法是我們每個人所關心的,也是當前科學家們的研究重點。近年來,國內外養生保健界專家提出一種新的保健觀念――重視人體排出的"負營養"。"正營養"是指人體攝入的營養及進補等;而"負營養"是指人體廢物的排出。專家們提出"負營養"的觀點,意在告誡人們重視人體代謝廢物對健康的危害,及時排泄減輕危害,以維護人體健康。人體衰老學說中較公認的是中毒學說。該學說認為:人的腸腔中存在大量的細菌,人每天攝食的食糜經細菌發酵分解,產生一係列的有毒物質,被人體腸道重新吸收,進入循環,危害髒器。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時天天有肉食,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也多。同時,由於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常便秘。為此專家建議:一是攝取葷腥油膩要適量,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蜂蜜、核桃、芝麻等堿性潤腸之物;二是養成規律排大便習慣,提倡每天早晚兩次排便。這樣就能使毒物少產生,及時清除糞毒,減少吸收危害,以利健康。

饑餓排毒療法

饑餓療法的具體方法::饑餓療法有減食法、不完全斷食法、完全斷食法三種。

減食法:該法是指盡量少食含脂肪量、含糖量和熱量多的食物,膽固醇含量高的也應少食,可多食纖維素多的食物。

不完全斷食法:該法是指給自己超低量的卡路裏,也就是盡量根據自己身體與病情的需要,食用極少的食物,以維護機體最低的營養供給,療程可以是幾個星期至幾個月不等。

完全斷食法:該法是指在3~10天的時間內,完全不食各種食物,隻飲水或喝一些果汁、生菜汁。一般做法是斷食3天吃一次食物,再斷食3天,再吃一次食物,如此循環,1個月為1療程;或隔10天斷食1天,療程為3個月。斷食到底要實行幾次,每次幾天才能有效果?這不能一概而論,要視病情及身體狀況等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凡慢性疾病需要斷食者,如身體稍為瘦弱的人,每次斷食3天,或5天,或7天為宜,經過1~2次斷食後,要進行兩個星期的食補;如身體比較肥胖的,可斷食5天,或7天或10天,經過1~2次斷食後,就要進行三個星期的食補。大多數病症都常在終止斷食,進入食補5~8天之後,才能看出病情及身體好轉的狀況。

饑餓療法的注意事項:第一次進行饑餓療法時,最好請有關專家或懂行的人進行指導。起初最好實行1~2天,試試看,最多不可超過7天,超過這一期限就可能會出現危險,要十分小心,並應注意以下事項:

1.一定要先進行2-3天的預備期,預備期每天要逐漸減少食物,在第四天才開始斷食,並在斷食前服用少許瀉藥,以清除腸道內的宿便。活動性結核病、肝硬化及晚期腫瘤病人禁止斷食。

2.斷食中每天可以緩緩地飲用1000~2000毫升水,或飲少許果汁、生菜汁,以促進循環係統的排泄作用並補充少量維生素。斷食後必然產生強烈的食欲,此時應有堅強的意誌去抑製它,不妨以讀書、聽音樂來衝淡食欲,不要過快地補充營養。

3.斷食的第四天,就會發現排出的尿液變渾濁了,這表明體內的毒素、病衰的細胞已被分解到尿液中,排泄出體外,尿液變清時,說明疾病有好轉的現象。另外,這時從體內經皮膚,或口腔會發出臭味,這時用冷水擦皮膚並經常漱口,即可消除口臭身臭。斷食中必須嚴禁沐浴,以免沐浴時昏迷。

4.斷食其間不要整天躺著,應進行輕鬆的運動和散步,但千萬不可過分勞累。冬天斷食,會感到身體寒冷,這時應多穿衣服,使身體暖和起來。

5.若斷食的反應較強,絕對不可大驚小怪地服藥、打針。身體消瘦無法忍受饑餓的人,應立即中止斷食,隨時給予補食,最好不要硬著頭皮斷食,這對身體有害無益。

6.斷食後重新開始進食時,要從喝濃米湯開始,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加。斷食一個月內應禁絕煙、酒,及喝刺激性飲料。嚴禁性生活。

簡易氣功通便排毒療法

簡易氣功通便排毒療法每天要練一次,便秘者也可早晚各練一次。若能在日常生活方麵加以注意,則療效更好,如每天定時排便,即使排不出也要上廁所,日久自能養成排便習慣,多食蔬果、黃豆、番薯等通便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簡易氣功通便的具體做法如下。

每天清晨5~6點左右,平臥床上,全身放鬆,頭平頸直,兩目微閉,舌抵上顎,兩手平放左右兩側,手心向下,兩腿屈起,以舒適為度。開始兩頰不斷鼓動,如漱口狀,待到唾液充滿口腔時,分數口徐徐咽下,咽時用意念直引到直腸,然後排除雜念,逐漸進入靜境,並作深呼吸3次。吸氣時用意引氣,沿背脊內側,直下肛門;呼氣時收肛提外腎,意念氣從命門穴(即位於腰部,第十四椎節下,第二腰椎棘突下取穴)排出。3次後即意守肛門,自然呼吸。如感到肛門有跳動感時,即初見功效。再用意念將氣自肛門沿著直腸自下而上,引向氣海穴(即位於腹部,臍下1.5寸處取穴),再從氣海穴引至肛門。如此上下來回49次,這時就會有欲排便的感覺,或者放屁,這些都是做功的反應。最後,兩手擦熱,一手兜外腎,一手繞氣海穴按摩腹部,兩手輪換各做81次。

發汗排毒療法

飲食發汗排毒法:可以在室溫較高的環境內,迅速喝上1-2碗熱粥,這時,很快就會引出一身透汗。常喝的稀粥有赤豆粥、羊肉粥、雞汁粥等,如在熱粥中加入一些生薑、香蔥、辣椒,則療效更好。這種"粥療"發汗除了適用於風寒感冒、胃寒腹痛之外,還具有排毒、開胃、養脾的功效。這種發汗排毒療法比較安全,可以避免因出汗過多而發生虛脫等不良現象。

溫水浴發汗排毒法:在溫泉、浴室或家中用溫熱水洗澡,由於水溫較高,機體容易發汗,適用於感冒、腰酸背痛、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這種發汗排毒法較為安全,對清潔皮膚、抵抗病菌從皮膚侵入有較好作用。

衣被發汗排毒法:患者可以多穿些衣服,多蓋些被子,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能很快地出一身大汗,如再喝上一杯熱開水則效果更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捂一身大汗"。一般適用於風寒感冒、周身酸痛等症。此法簡單方便,實用有效。

運動發汗排毒法:皮膚也是排除毒物的渠道,平時要設法定期排汗,以減少毒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其實發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運動,如跑步、騎車、跳操、打球等。一般一周至少有一次運動要達到出汗的程度,運動前最好多喝點淡鹽開水,以增加運動時的出汗量,好讓汗水將體內的毒物帶出,從而達到"清潔"皮膚的目的。在進行跑步、跳繩、打拳、爬山等運動時,稍微多穿一些衣服,肌肉運動得快,運動量大,便會產生較大的熱量,機體為了維持溫度的恒定,就要加快熱量的散發,很快就會出一身大汗。一般適用於感冒、熱性病症,但病情較重者不宜用此法,以防發生意外。運動前最好喝1-2杯溫開水,以防虛脫。

利尿排毒療法

采用利尿療法期間,要多飲溫開水,以免脫水,還要重視飲食的調理,宜多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低鹽利尿食物,如冬瓜、黃瓜、赤豆、鯽魚、鯉魚等。不要食香蕉等含鈉鹽較多的食物,忌食高蛋白飲食(包括蛋肉、豆類食品等)。忌吃鈉鹽食品,還要忌食煙、酒、咖啡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增加腎髒負擔,達不到利尿排毒的效果。

排尿要及時,不要強忍不解,否則會損傷腎與膀胱之氣,引起病變。久忍小便可發生足膝作冷,甚至可成五淋之症,使排尿時淋瀝不盡或尿時疼痛。排尿時不宜強力屏氣,若過度屏氣用力,可損傷腎氣發生足膝作冷、癃閉等病症。我國古代養生學家認為,飽時腎氣充足,可以隨意站立而解,饑餓時體力相對衰弱,應采用坐蹲式排尿。養生家又認為,夜間排尿時要仰麵睜目,不要閉目惺忪,否則可能發生暈厥。現代醫學稱之為"排尿性暈厥"病症,即在排尿時由於血管舒張和收縮障礙,造成腦一時性供血不足而致的突然暈倒症。其發生的原因很多,但與排尿時過度用力、體位的突然改變有關。因而,采用利尿療法之後,夜間排尿增多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小便時不要用力,最好采用坐蹲式排尿,以免發生"排尿性暈厥"。

年老多病、體弱多病的人采用利尿排毒療法的同時,還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因為運動量加大,血流量也會隨之增加,泌尿係統的功能也會加強,有利於尿液的排泄。但是,嚴重的水腫、腎炎、肝腹水、心髒病患者不宜參加任何體育活動,隻宜在家臥床休息。

采用利尿排毒療法的人,要適當減少性生活,一些老弱病患者應絕對禁止性生活。因為性交時,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可使腎血管痙攣,腎血流量減少,血中有害氮質增多,血壓升高,會使尿液減少,還會使水腫、腎炎、肝腹水等患者的病情加重。

通便排毒療法

飲食與大便通暢有密切關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的肉蛋類食物及精製食品越來越多,這些食品不利於腸道的蠕動,易造成便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飲食多樣化,以五穀雜糧為主食,蔬菜、水果為副食,肉蛋類為補充食品,做到飲食平衡。多食蔬菜、水果有利於通便排毒,尤其是要多食海帶、香蕉、芹菜、竹筍、蘋果、生梨等蔬果。平時還要多喝開水,大便的質地與次數和飲水有密切關係。當腸內的水分充足,大便就稀軟便溏;如水分過少,大便則幹燥硬結。為了使腸腔內保持足夠的水分軟化大便,就應當養成每天經常喝開水的習慣。

按摩通便排毒療法,是通過簡單的按摩手法,以疏暢氣血,增強消化排泄功能,加強大小腸的蠕動,促進新陳代謝,通暢大便,對防治便秘有良好效果。一般按摩多在晚上臨睡前與早晨起床前各做一次,具體手法如下。

先將兩手掌相互摩擦至發熱,再把左手掌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放在上腹部心窩處,先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5次;然後在下腹部依上法,左右各旋轉按摩15次。做完上、下腹部的按摩之後,再從心窩處向下推,直至恥骨聯合處,做20次左右。

按摩手法要輕,不可過分用力,做按摩時需排空小便,且過饑過飽時不宜做,全身肌肉要放鬆,一定要把思想集中到排便意念上。按摩時如腹中腸鳴、暖氣,腹中有熱感,則是按摩的效應。在按摩過程中,如產生便意時、即去排便。排便時可雙手並指,合力從左下腹向左上腹來回做直線按摩。一般初試者,不一定在最初幾次就有效果,需要耐心在每天同一時間,多次重複進行,隻要一次成功,就有希望建立大腸蠕動的條件反射,每天定時大便,排除體內廢物與毒素。

要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生活起居有規律,定時作息,定時進餐,按時排便,就能養成定時大便的好習慣。不要強忍大便不解,這樣易損傷人體正氣,引起痔瘡等病。在大便時不宜用力強掙,如大便時用力強掙,則易擾亂大腸的功能。尤其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等病人,由於強掙而使腹壓、血壓升高,易誘發中風,再因痔靜脈充血,易形成痔瘡等疾病。

便秘患者不能濫用大黃等瀉藥,因為有些瀉藥對腸功能影響很大,會使腸粘膜應激力減弱,從而更易促進便秘的發生。尤其是痔瘡便秘患者來更不能用一般瀉藥,以免使痔瘡及便血加重。對於便秘或痔瘡便秘患者來說,采取通便排毒療法是安全、可靠的。但有的排毒類保健品是針對胃腸道的,其排毒機理在於促進大便的排泄,因此主要成分中均含有大黃。而大黃是一種含有蒽錕類成分的物質,如果長期服用會抑製自身的免疫力。有的人吃了大黃還會有副作用,表現為腹疼、輕度惡心等。此外,如果長期依賴以瀉下方式來排毒,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影響人體對某些營養的吸收,造成貧血等不良後果。

在采用通便排毒療法時,還要加強運動量,少食辛辣、油膩的食物,便秘患者忌食易加重便秘的牛奶、奶製品、豆腐幹等精細食物,也要少喝咖啡、濃茶、白酒等,虛寒性便秘者,應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飲。

大腸水療排毒

人體將每日攝取的食物、營養物通過複雜的轉換過程變成機體生長活動所需的成份,並將廢物排出。人體每天也從外界環境吸收許多有害物質。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有害物質主要通過四大排泄係統-大腸、皮膚、呼吸道和泌尿道排出。這四大排泄係統任一方的功能失常則必將加重其它係統的負擔,久之將誘發這些係統的功能障礙和疾病,從而產生自體中毒,損害機體的健康。在這四大排泄係統中,大腸是最重要而又最易被大多數人忽視的一個排泄係統。人類的許多疾病都與大腸功能失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