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我們承受的壓力
兩種類型的壓力
基本上說,壓力可以分為兩大類:來自體外的壓力(專家們稱之為外部壓力)以及那些產生於我們每個人體內的傾向和行為的壓力(內部壓力)。
外部的逆境
外部壓力無處不在,是我們都能感覺到的"日常壓力":比如,丟了鑰匙,遇到交通堵塞,洗衣機出了毛病。當人們不斷地遭遇這些日常的壓力時,會覺得自己軟弱得甚至會被一群兔子咬死。還有一種是"組織壓力"--當你不得不將有毒廢物運往另一個地方時,當你違反了交通規則時,這就意味著人們遭遇到了"組織壓力"。作為人類的一員,每個人還麵臨著生活中的"社會壓力",麵對他人的發火、挑釁和憤怒。同時,我們還不能忘記那些重要的生活事件,即失業,無法獲得提撥,家中又添了新丁,或有人故世。
這些各種各樣的外部壓力使人們擔驚受怕,而且它們總是不斷地發生在人們的身邊。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這些壓力中的大部分卻都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人們選擇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堅持充滿壓力的個性,對自己的要求十分苛刻,這樣我們就跌進了自己設下的陷阱。
內部的陷阱
消極的自言自語
大部分人都會自言自語,而不把自己的想法向他人表達,如:
"我真蠢"
"他為什麼那樣盯著我?我幹什麼了?"
"我並不為這份新工作而感到激動。很有可能它和別的工作一樣糟。"
過著一種不健康的生活
自我產生壓力的另一種方式,就是選擇了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每天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嗎?你每天喝一杯以上的酒嗎?
你已經戒煙了嗎?
你是否試過,將原本計劃在25天內完成的工作壓縮到10天完成?
你是不是到深夜也要看完《大衛的信使》而不在乎自己第二天早上必須在6點起床?
在美國,每年有大約1,870,000,000人向醫生訴苦說他們承受了過多的壓力
精神陷阱
當我們覺得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已經做好了時,我們就可能會陷入以下這些精神陷阱,它們準備著隨時突襲我們。下麵這些想法勢必會造成壓力:
"現在我已經丟了25英鎊,我的生活真糟糕!"
"老板今天早上一直繃著臉。他一定是對我的報告不滿意!"
"我不在乎我的員工怎麼說,在過去的20年裏我一直在使用打字機,我並不打算現在開始使用電腦!"
"我的演說好像大獲成功。可事實上,很有可能我是這個公司裏最糟糕的演說者。我敢肯定大家都在笑話我。我不會有多大進步了,我根本連試都不應該試。"
憂鬱的個性......
有些人天生就容易給自己製造壓力,這體現在其個性的許多方麵。也許有人會認為,壓力可以使人變好也可使人變壞,但是,它最終都會讓人為此付出代價。
你是否是那種令人難以相處的脾氣暴躁的A型血的人?當事情不如意時,你是否會用腳去踢桌子?
"對錯無關緊要,但它必須完美,否則無法我不會滿意。"
"在公司一周80個小時的工作方式將會有一天得到補償。"
"你是否毫不加反對地接受任何要求,也不管這對自己是多麼的不公平,而僅僅是要自己迎合他人?"
人的壓力來自於何處?
當然,了解壓力的基本類別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個人想知道如何消除這些壓力,那他就必須得明白,自己的壓力究竟是怎麼來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壓力?也許一個人能在忙碌的會議上保持鎮靜,也能將那些帶有威脅性質的抱怨轉嫁給其他員工,但當他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交通阻塞時,當車後座上買給孩子的雪糕開始融化時,他就無法保持泰然自若了。
弄清楚對於同樣的事情,為什麼有的人能覺得很輕鬆,而有的人卻倍感壓力,這非常重要,反之亦然。拿著一本好書躺在加勒比海岸,多數人會覺那是多麼愜意的事啊。然而,對於一位精力充沛的銀行經理來說,他會覺得十分沮喪,因為他可以在這段時間做很多生意,處理很多事情,可他卻要把時間花在海灘上,毫無意義地看著沙子不斷地灌進他的鞋裏。
在下麵列出的壓力誘因中,你可以區分一下,哪些會使你產生戰鬥或逃跑的反應。
金錢
金錢也許是萬惡之源,但它同時卻也是許多壓力的誘因。下麵這些觀點你是否都同意呢?如果是的話,它們可以揭示一些潛在的壓力誘因......
你是否靠寅吃卯糧來生活?
你在雨天把錢存入銀行,僅僅是否是為了能在幾天後的晴天把它取出來?
你是否用過你的電話應答機來躲開那些要債者的電話騷擾?
在花錢的問題上,你是否經常與自己的伴侶產生分歧?
疾病
你是否發現自己又有些不適,卻因為沒時間而不去看醫生?
你是否經常向醫生和牙醫付帳?
你是否擔心自己的某些遺傳基因會出現問題?
當你覺得自己生病時,除了肺炎以外,你是否會拒絕待在家裏?
你是否私下裏覺得自己得了某種嚴重的疾病,卻因為害怕知道真相而不敢去醫院檢查?
時間安排
你是否總想著那些沒完沒了的事情?
你是否總是同時趕著做兩件不同的事,如在擬定一封商業信件的同時,又在和你的姐姐通電話?
你是否因為銀行門口排起的長隊而感到不耐煩?
如果你把日曆放錯了地方,你還能否知道明天該幹什麼?
你是否需要一個以上的日曆來協調重要的日期、約會以及將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