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確立長壽的目標(1 / 3)

第一章 確立長壽的目標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前是中年人,66歲至74歲是青年老年人,75歲至90歲才是正式老年人,90歲至120歲是高齡老年人。那麼,人的生理壽命應該是多大歲數呢?按照生物學的原理,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它的生長期的5倍至6陪。人的生長期是最後一顆牙齒長出來的時間是20至25歲,因此,人的壽命最短100歲,最長150歲。現在公認的人的壽命正常應該是120歲。

可現在的情況呢?現在卻隻有70多歲,少活了30-50歲。不少人40多歲就不健康,50多歲得冠心病,有的人60多歲就死了。提前得病,提前殘疾,提前死亡與當今社會發展不相協調。

那麼人應該怎麼健康地達到生理壽命呢?在這個120歲當中,應該是"健康7、8、9、百歲不是夢"。也就是70、80歲以前沒有病,到90歲也很健康,那麼活到100歲不是夢。人人都應該健康100歲,這才是正常的生物規律。但前提是每個人自己要關愛自己,而不要自己傷害自己。因此,聯合國維多利亞宣言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關鍵在於你自己是否遵循這些規律。

依利特?瑞特的夫人--琳達,向人們表示,瑞特從不夢想會閑置他的工作服,因為他已經忙碌的不知道什麼是老了。為了瑞特的身體著想,琳達有時還會開玩笑地告誡他量力而為呢!他正平穩的站在一個搖晃的鷹架上,拿起一塊混凝土做的磚塊,並在磚塊上抹上水泥,疊在車庫的牆上,而後又從地上再拿起另一塊磚塊。雖然是在炎炎的烈陽下,但73歲的他卻一點也不覺得累。不久後,瑞特認為即使沒有他,農場裏的小公牛及雞群也可以生存。因此,他輕裝前往澳洲和紐西蘭旅居一個月,之後又悠閑地前往阿拉斯加,享受他的釣魚樂。當旅程結束後,瑞特便帶著一籮筐的故事,回到他的農場,並且決定有機會還要再去旅行。當人們向這位白發、背脊挺直的農夫詢問其保持活力的秘密時,他隻是以聳聳肩來表示回答。

沒有任何理由可說明,包含瑞特在內的這些平均年齡已超過71歲的美國男性,不能盡情地享受更多年的人生。從上麵這項實例可知,瑞特有著充沛的精力,但相對的,有些人在瑞特這個年齡卻有著虛弱和多病的身體。

天下無難事

人為什麼會老

在整個生命循環的過程中,太多的自由基會漸漸的破壞我們身體裏的能量。自由基是人類新陳代謝時,所產生的副產品。事實上,過多的自由基會開始抑製身體重要機能所應發揮的功能,它們與將食物分解來抽取能量的化學反應有著相同的特性。在內布拉斯佐治亞州大學醫院擔任醫學及生物化學教授的丹翰?斯汀博士在30年前第一次提出老化的主要理論時,也特別強調了"老化自由基理論"。許多學者認為這個理論除了對人類為什麼會老化及生病的現象提出了最好的解釋外,並且對於我們可以改進生活方式來延緩老化過程,給予了一線希望。

斯汀博士說:"壓力使自由基增加,所以任何造成壓力之活動也將引起自由基的增加。"壓力似乎在自由基的形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事實上,免疫係統可能比較容易受到自由基的攻擊。甚至不太受老一輩歡迎的化裝矯正術,如治療臉部皺紋及顎骨鬆弛,都是因為自由基漸漸的破壞膠原質而使皮膚失去彈性所引起的生理狀況。斯汀博士說:"科學家可提出至少60種自由基有關的疾病,這其中包括心髒病、癌症、關節炎、阿爾滋海默氏疾病及白內障。"

自由基對其碰到的分子具有高度的破壞力,自由基產生破壞的功能首先是由呼吸開始的。我們吸入的氧氣與身體的化合物互相作用而產生能量,但是氧化過程並不是經常運作的很順利。斯汀博士解釋,那是因為經常產生的分子碎片有不成對的電子,而這便是自由基。

你可能會藉著過度的飲酒與抽煙緩解壓力,而煙草與酒精是促使自由基增加的罪魁禍首。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的生活機能學博士威廉?普瑞爾說:"吸一口煙可產生1017個以上的自由基。"這也是為什麼吸煙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抗氧化劑有一種獨特的能力,它似乎能清除不成對的電子而使其無害。很幸運地,我們的身體機能可以追查這些潛伏在體內的搗蛋鬼。斯汀博士指出:例如,維他命A、C及E和稀有化學元素"硒"都是抗氧化劑。我們的身體不僅運用這些營養素來降低自由基造成的傷害,並且還防止它們的形成。

斯汀醫生建議我們,每天可以吃200個國際單位的維他命E以補充其不足。但因為由食物中攝取維他命E相當困難,專家不反對由飲食中攝取天然的維他命A及C,但也不讚成維他命增添劑的價值。

事實上,一些研究指出,過度及過久的軀體伸展會產生自由基,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運動傷害。要降低密度脂蛋白的話,適度運動進而控製體重是非常必要的。因為自由基也可由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膽固醇的一種)所產生,而運動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但是你也不要因為要運動而放棄減少自由基的努力。因為溫和的身體伸展比激烈的運動產生較少的自由基,同時隻需要少量的氧氣來消耗卡路裏,並且牢記細胞與氧氣的相互作用是引起自由基產生的主要來源,所以許多的研究中都建議適度的運動如園藝工作、散步比激烈的運動好太多了。

多攝取下列營養素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產生:維他命A(紅蘿卜、甜瓜、甜薯)→維他命C(桔類水果、青椒)→維他命E(魚、胚芽、米)→減少壓力→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的攝取(可藉由適度的運動、減輕體重及高纖低脂肪的飲食中獲得控製)→每天適度運動(園藝工作、散步、騎自行車)。

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由於受到環境毒素及正常細胞新陳代謝的影響,身體內的自由基正在快速的繁殖,而這項繁殖將導致不健康及老化的提前到來。你必須避免以下這些事項來減少自由基的形成:吸煙→無限製的喝酒→陽光下強烈曝曬→X光的照射→臭氧→放射性元素→殺蟲劑→石綿→醃製的食物→飲食裏的血脂→心理上的壓力→長期或消耗性大的運動→過多的體內脂肪。

讓時間緩緩的溜過

統計報告指出,到2025年,40萬以上的美國人將活到100歲,而這也不過是33年後的事而已。到2020年,在美國活到85歲的人口將倍增到500萬人。在1985年,就有25000以上的人超過100歲,比前五年多了三分之二。假如你已經排除一些垃圾食物及長期久坐不動的工作,那麼活100歲就不再是個遙不可及的夢了。假如上古時代的尼安得塔人也擁有20世紀末的優勢,或許他們也可活得如此久。而這些成就和遺傳及生物進化沒什麼關係。

為了找出延長人類生命的一線希望,有些科學家已開始試著去探討基本生物機能中之基因。隻要老化過程的結構被了解,這便不再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像,而借由生物工程或其它科技去改變老化過程,使我們人類可以活得更久也是有可能的。在德州大學擔任老化研究中心主任及細胞生物學家的維克多利博士如此說:"這是一個未來的構想,但我並不是說這些事即將發生,但這已不是一個瘋狂的主意。"

現在,遺傳學者對培養一種線蟲類的試驗相當著迷。它們長壽的秘訣是線蟲裏負責老化的一個基因。在普通線蟲中,這個基因岌岌可危,但在長壽的線蟲,這基因已經由化學作用而改變。因此生物工程是研究技巧中最有希望的。在科羅拉多大學行為遺傳係擔任副教授的湯瑪士?強生已培養出壽命可達五星期的線蟲,比普通線蟲的壽命平均約可多活70%。

但因為人類的構造遠比動物複雜,況且人類大部份的基因尚未完全被了解。而且線蟲類大約有5000個基因,人類大約有10萬個基因。所以要將這項實驗結果應用於人類,仍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但是強生博士又馬上指出,這項實驗若是能成功,那時130歲的人將很普遍,人類的壽命將增加70%。

克利斯托弗博士說:"當然目前我們將把目標訂低一點,因為我們不僅要活得久,而且還要活得好,所以若能保持活力到將死的那一刻,延長壽命的第一階段將不會是150歲,第一階段的實際目標將是100歲。"

現在老化現象專家正致力於找出如何延長中年到老年這段具生產力的年齡期。每個人都敢大膽的表示,活到100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若能更了解老化過程,或許可將目標設定為150歲。那麼,你的"終生免疫計劃"的健康年齡目標是多少呢?

目前有許多關於"為什麼我們會老?"及"老的過程"的理論,在這些理論中,主要是建議運用務實的方法,來延長健康年限,並且達到延長生命年限的最終目標。但每一種理論都有其支持者及批評者。

正如作家艾力斯?拉羅所說:"永保青春的長壽,才是我們想要的,而不是徒增年老歲月。"我們的目標當然不隻是活得更久。在費城市蒙特西奈醫學中心擔任總裁的約翰?洛伊也曾說過,老化現象專家對長壽的研究不是針對生命的年限,而是健康年限。

想活到71歲對現今社會的男性並非難事。動物學研究顯示,高營養、低卡路裏的飲食能延長生命,並且對維持年輕的體力有所幫助。南佐治亞州大學醫學院教授洛伊?史塔茲也表示,有一樣東西可以增加長壽的勝算,那就是"營養勝於一切"。史塔茲醫生稱這種飲食法為"避免錯誤營養的低營養"。在幾年以後,你會發現這種飲食法使你新的體重,大概比剛開始控製飲食時的體重低約10%到25%。簡單的說,在一天裏,盡可能地享受美食以攝取1500到1700卡路裏能量,這比一般建議要維持理想體重所需的少三分之一,而隻有目前一般男性攝取卡路裏的一半。

在采用此種飲食法時,你必須注意一些事項:

○減少食鹽攝取量。

○參照美國政府建議的每天一種營養的攝取量,來符合個人每天應攝取卡路裏量的限度。

○請攝取低脂蛋白質類的食物,尤其是魚肉和瘦肉。

○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如起司、全脂牛奶、奶油等。

○選擇天然未經處理的食物,尤其是水果及蔬菜。

○絕對不沾甜食及油膩的點心。

史塔茲醫生曾在其所著的《如何活到120歲的飲食療法》一書中敘述他的研究。當史塔茲醫生在非洲中部時,當地人民認為每一餐一定要加上烤棕欖幼蟲這道菜,否則就不算是完整的一餐,這是慣性使然。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改變目前的飲食方法,因為那隻是一種慣性而已。他認為,要依前述方式控製飲食並不困難,因他本身也是遵循此法來保持身體健康的。

此外,史塔茲醫生並聲明他發現的飲食療法,在經過動物測試後,是唯一可以讓50%的老鼠生命延長的方法。控製卡路裏的攝取量可以延長老鼠的生命至少到50個月,而其他諸如維他命補助、動物、藥物、有氧治療、手術及溫度控製等項的測試,都隻能讓老鼠維持40個月的短暫生命期。

最重要的是控製卡路裏量,不僅幫助健康老鼠活得較久,並且對易患疾病的老鼠也有同樣的功效。當科學家把這些控製卡路裏量中的老鼠放入迷宮裏,它們都能不斷的學習以超越普通的老鼠。因此史塔茲醫生的同事理查?衛得奇指出,有限製攝取卡路裏量的老鼠不但可活得較久,並且在生理及心理上都比普通老鼠有活力。

很明顯地,營養在防範冠狀動脈、癌症、中風及其它疾病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並且也與延遲老化過程有很大的關係。史塔茲醫生也表示,截至目前為止,飲食限製法尚未成為對人類有科學性的實驗,但研究還在進行中。

怎樣活到100歲

讓心靈不老

腦是一個可塑性極高的器官,它是為了符合人類的需求所設計。科學家曾經一度堅持,早期的腦部成長得很快,一直到20多歲時才會穩定下來,而後就長久不再成長。但事實上,以成長來說,不管是在17、18歲或80歲,腦部仍然尚未發展完全。研究老化理論者已探索出這一種現象的漏洞。在動物實驗的研究中指出,隻要繼續給腦挑戰及刺激,則腦便會繼續成長。

幾年前,對老化的研究顯示人的意誌其實具有相當大的彈性,所以年邁者在度過某種歲數的生日後,常假想自己身體的情況已大不如前,他們深信自己的心智能力也隨之減弱退化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看看下述的發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細胞死亡的數量和速度也會不斷增加,有時甚至在一天內會消耗掉10萬到千萬的神經細胞,即使到了70歲,我們亦會持續不斷地失去100兆細胞中的1兆。但可喜的是,因為影響記憶及思考的重要變數並不在於細胞數量,而在於連接各兆細胞間的回路及化學變化,所以我們所具有的神經細胞遠超過記憶及思考所需。

○當你年紀愈長,還是可以為了保持心智靈活,而神智清明地接受新的挑戰。因為我們的心智能力

因使用而更加敏銳,你決不會用壞或是用完細胞。

○記憶力的衰退比我們預先所設想的要晚發生,而且也不像想像那般嚴重。雖然輕微的記憶力功能

退化是老化的正常現象,但是大部分的人仍可期望在老年時享有好的記憶力。

美國老人病學會前總裁華特?包茲說:"腦部與身體其他部位一樣可適用'不用則廢'法則。你的心智力量很容易因不在乎飲食節製而受損,也可能因廢棄不用、呆滯或缺乏自信而衰退。"因此每件事總有正反二麵的說法,即使是獲得的東西亦可能失去。

保養與照料的責任完全在於身是腦部的擁有者兼操縱者的我們自己。現在未雨綢繆,便不會使自己的晚年覺得難堪。為了達到目的,以下是提供給你的意誌保養手冊。

利用身體使腦部有朝氣,一個活潑的生活型態是伴隨著腦中化學的變化,腦波頻率漸次降低及二個神經傳導素多巴明及副腎上腺素的濃度減低。一星期健身2或3次就已足夠,並且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斷斷續續地做運動並不會有實質的傷害--對那些隻能在周末運動的人是個好消息。馬拉鬆賽跑家喬治?席漢指出,當他的跑步已進入狀況後,那就像一種意識流,任思緒奔流經過我的腦海裏,一個意念接著一個意念激蕩在一起就如水花一樣,許多美好事情便會從腦中產生。

研究者發現身體運動可使意誌和身體保持年輕及恰到好處。相對的,不鍛煉身體似乎會使意誌鬆懈。作家約翰?傑若明在47歲時決定學習競爭性的名人遊泳,來保養自己的體格與外貌。他發現遊泳可贏回那些因廢棄不用而失去的意誌能力。如同他在"保有你所有的"書中解釋道,他開始遊泳為的是保持神經係統的活力,並非隻是健身而已。就如同他所說:"你要求生命體愈多,在合理範圍內,它必會有所回報......相對地,要求愈少,就愈快老化。"也就是說,當身體某部分或意誌減緩其活動力時,老化將加速形成。

鍛煉意誌:當然,保持心智健康就是維持彈性的心智,然後使記憶可以跳脫現實的陷阱。在"停止健忘"書中,已故的記憶專家布魯諾?弗斯特以鍛煉結實肌肉做比喻:"假使我們知道記憶如同肌肉一樣是可以鍛煉的,那麼我們便會接受未適當使用的記憶也會如肌肉一樣萎縮的事實。"記憶及其他智慧能力是可以加強的。最好的心智訓練就是創造力彈性化,如此可以維持一個適當而年輕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