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緩解壓力的方法(續)
第一章 努力控製壓力
壓力處理方式
如何保護自己免於壓力之害,且能享受人生之樂?
大多數人的壓力處理方式歸納有三種類型:第一種人是自以為把壓力處理得很好,實際上卻大謬不然。因為表麵上他們似乎是神色自若,冷靜自持,但內心裏卻是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就像是即將爆發的火山,危機一觸即發;第二種是根本不去處理壓力的人,他們會變得非常緊張,以致於一碰上有壓力,就完全動彈不得了;第三種是處理得極好的人,他們在高度壓力的情況下意氣風發,愈幹愈起勁。
第一類的人其實是以麻痹自己來適應壓力的。這些人是屬於封閉式A類型性格的人,也就是那種會說"我吸煙是因為它能使我放鬆"的人。例如說,他們可能以為每天上健身房練練身體頗能滿足他們緩解壓力的需要,但事實上這卻不過是在他們原本就己累積得很多的待辦事項上又再加上了一項而已。不幸的是,這種人是在把自己帶向崩潰之途。最後則覺得"精疲力盡"、"心神耗盡"、"再也無力付出"。這種情況再演變下去,會導致一種憤世嫉俗的冷淡態度出現,覺得"再不要為任何人盡任何力了",而且也開始懷疑自己,認為自己毫無能力,一切都不在掌握之中。到頭來,事情竟也弄得真的愈來愈像他當初所預料的了。他們不自覺壓力的存在,也對逐漸存積起的緊張情緒恍無所覺,於是就說自己毫不覺得受到壓力的影響,但實在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走上了一條自我毀滅之途。
最容易落到這般田地的就是那種凡事要求高標準的人--那種目標高速,眼界也高人一等的人。他們要求"婚姻完美、工作記錄足以傲人、子女成龍成鳳、所處的團體也都能強過別人。但如今,不管他們多麼努力,所得的結果也卻總不外是挫折而已。在其一生中,他們做過了許許多多艱難的工作,而且向來都以其主掌狀況的能力為傲。
一種因為過份投入於工作、理想、人際關係、以及生活方式,而造成的身、心耗盡的狀態叫耗盡崩潰,這是一種情緒的失控。有此病狀的人一開始是會抱怨"被不可抗拒的環境阻撓","充滿無力感"或是"沮喪"、"受到打擊"。
這種狀況的產生常是發生於對工作已投入得過了頭,對工作的投入是一種很好的積極性生命動力,一個會對某種情況或個人產生真熱誠的人,通常會有不錯的感受。但過分的投入就不好了。它會奪去我們的精力、熱情與成就,讓生命的目標也為之抹煞,而終致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產生威脅。究竟是什麼把他們推過了高成就的邊緣,而讓他們直落入精力耗盡、自尊掃地的深淵呢?隻因他或她在進行其活動時都常有目標感與幸福感。其精力顯得旺盛,所以伴隨而來的成就感通常也很強。
平衡
你會有努力得其報償的感覺,當你是處於平衡的狀態,於是你感到滿足,精力也因此而不斷獲得補充,所以在應付壓力上也會表現得不錯。然而一旦我們失去了以上這種平衡之感,當你所付出的不及於你所得的,就是得失之間的不平衡,你便沒有能力從耗人心力的情況上麵反彈開來。這些你開始怪工作、配偶、子女等一切周遭可能的事物,就不免要對一些外在事物產生埋怨。但是事實上,為尋找真正的解答,不該外求,反而應轉趨向內。
壓力所造成的這種崩潰,並不存在於你的工作與生活的性質裏,也不是一種存在於你本身以外的東西,乃是對這些因素反應不當所生成的一種結果。所以,你對壓力所做的反應造成身心崩潰與尖峰績效二者差別。
這種狀況的有好壞兩麵。但是由好的方麵來看,不管你落入了何等自我毀滅的地步,隻要有心,你都能重返正途。而且這種不幸是完全可以事先加以預防的,而且也總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在身體健康以及事業成就上重拾舊山河。但就壞的方麵來說,隻要你的壓力反應一有失誤,它就有可能爆發。所以這樣的崩潰的確常在威脅著每一個人。
若不能針對態度與生活方式做出大幅度的調整,當崩潰的身體發出一項警訊,就很難改變它江河日下的傾向。其醫治還需要一些真正有效的辦法,要靠一套三層次的處理程序,其中涉及了自我意識、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更新。但是此事說來容易,要想恢複健康,並且使身心保持在正常狀態,做起來卻還是頗費周章。
第一步驟:自我意識
一旦我們對自己強施壓力要逼出某些成就,不能如心所願,而且發現其中會有阻攔的時候,就該好好反省檢討,問問自己為何此事對我們會這麼重要?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這些症狀指出我們裏麵有了斷層,有某些心理關鍵已不相連接了,而不是表示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處理能力有所不足,人畢竟不是機器,不能硬施壓力來逼出高水準的表現。這種心力耗盡的崩潰與沮喪之感,要讓我們知道我們需要探索這些基本的問題,它其實是身體所發送的一項信息。
因此,你必須肯誠實而深入的審視自己,你能對自己了解得愈多愈好,甚至為了能使其恢複連結,不惜為此而忍受一些痛苦。我們得針對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做好一些調整。
現在你要讓這個真正的自我說話,而且這回一定要好好注意聽,別把那聲音擋開,聽聽他或她的感受。現在再把這第二個自己描繪下來,或許它會有很重要的信息要表達,把它們全都草草記下,連那些一閃而過的意念在內,都要寫下,就算是些片斷零星的想法也都別放過,不管你注意到了些什麼感受。首先,想想你自己的形象,就是那個別人都會懷有很大期望的能幹的'你'。想想你對自己的期許,你做的工作,你家人的期望,你所排的日程表,拿個記事簿把這個每天表現在世人之前的你做個簡短的描繪,讓另外那個'你'浮現出來。然後再閉上眼睛,把剛才的記事本放在一邊,現在就是被掩埋在許多層遮掩之下的那個真正的你,也就是當你獨自一人,覺得有點灰心喪氣的時候而在瞬間窺見的那個自己;或者是每天一早,在你走進浴室開始為一天而打點自己的時候,所第一眼瞄見的那個自己。
另外,了解你的生理狀況也有助於你與自己產生的真正情感接觸。例如:你近來看電視的時間有沒有增加?睡眠和飲食上有沒有增加或減少的現象,有沒有增加酒或咖啡方麵的飲用?你有沒有積蓄的壓力,被忽略的疼痛或是不適,以及行為模式方麵的改變。有時候,我們在應付壓力的心理過程有所失誤而運作得不順的時候,也會無意識地墮入一些惡習之中,或者是因而在生理上產生傷害。使自己有意識地知覺這些事的狀況,也能幫助我們去接觸那些潛伏性的緊急問題,並且切實致力於其解決之道,我們立即能針這些需要對予以關切與注意的事來采取行動。當你把這兩個形象互相比較,就會發掘出預防或治療崩潰無力的要件--許多向來被壓抑或隱藏的自我部份。
一般來說,等到我們落到身陷多種壓力之下而終至無以為繼的時候,或是往往也是要感到真正的危機顯現時,才會注意到一些效果不彰的因應方式。事實上每個人都發展出自己的壓力因應之道,隻是有些比較有效,有些卻不見得如此。但到那時,我們會一時措手不及。因為向來尚能幫助我們順利對付一些輕微或中等程度壓力情況的方法,會在突然之間顯得無用,讓要注意四種這一類的因應方式:內蘊式,暗自琢磨卻不得解決,也不向外尋求幫助;退縮式,因循苟且、遲遲不采取行動,及拒絕麵對問題;操心過度式,想要解決所有問題,連那些不大值得重視以及還沒有遭遇的問題也都不肯放過;以及情緒爆發式,是內蘊法的長期結果,壓積過久而終至瀕於臨界點。
那些敢於麵對壓力源的人一般來說都已經掌握了有效的壓力因應技巧。他們會采取行動來加以解決其能力可控製範圍內的問題,並求助於人的人其無力應付的問題,他們都算得上是長於處理壓力問題的人。
你也可別就此接受了他們的這套講法。但如果它不適用於你,即使其意見的確可能會適用於大多數人,那也就毫無意義。而究竟專家們怎麼說並不重要。比較實際的作法還是注意你對壓力的情緒與生理反應如何,而且最重要的是反躬自省一下你應付每種壓力情境的方式如何,這樣你就能產生較清楚的認識,開始針對什麼方式是對你有害的,什麼是有利的。一份個人壓力日誌的建立會很有幫助。進行一兩周之後,你可以藉此觀察你的後續感受,並同時注意你在針對某些特定壓力源做成反應時所采取的行動,如無助、緩解、挫折、疲憊等。這樣你就能開始體會出其中的明確模式了。
因為有時候我們也是別無選擇當某個緊急狀況突然出現,所以我們隻有立即采取行動。這其中包含了一個極重要的關鍵,就是要評估每一壓力情境,所有其他既定要進行的事,並隨之決定你願為其解決所付出的精神全都猛然下滑了一級。但是除此之外,為一些毫無價值或不甚重要的瑣事,你是不是也常會莫名其妙地而瞎忙一場?在你開始投注精力在該情境之前,先問問自己,究竟它對你個人有多少的重要性?你不妨先好好想上一想,最可能發生的惡劣結果又會是什麼?如果你不去理會它,下回當你的腎上腺素又刺激你去采取行動的時候是不是真會造成很大的區別?
你是不是也曾固執地為了維護你的觀點而奮戰不懈?但其實你也知道,根本沒人會在意這回事,不管你怎麼說都不會有什麼差別;而且這觀點也實在不值得你花上這許多的氣力去爭取。即使他們真在乎,而你也明明知道並沒什麼事會能讓他或她滿意的,或者你為了使盡混身解數討好某人,你有沒有為了別人在你前麵插隊而氣得火冒三丈過?如果有,那你就知道什麼叫做過分耗費你的壓力精力了。我們經常都在做的事是把價值10元的精力白白糟蹋在隻值10分錢的問題上。
你是否也曾對發生在自家門口,你們教會、聯誼會、或社區裏的一些下公平的事情,隻因為三緘其口實在是要方便得多了而視若無睹?你有沒有隻在一切都已結束之後,才肯承認一段美好的友誼關係對你有多重要,而你眼睜睜看它化為烏有?你是不是一直要到問題已經演變到龐大得無法處理為止,才去注意曾經故意不去注意和子女間產生的問題?另一方麵來說,這種精力也有可能會使用得不夠。
因此,所有壓力管理顧問都一致同意,要訣之一便是在評估你自己的價值觀與目標時,要切實掌握壓力。如果是這樣,那你就能了解何謂在價值10元的問題上花十分的精力了。
你的價值觀能標示出你的第一優先事項,定出你對生命所看重之處,並且朝向目標移動。價值觀驅動你去行動,去做選擇,它潛伏在表麵下工作,以促成目標的實現。你可能會由一件沒意義的工作擺向另一件沒意義的工作,要是你不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其實這其間你所隱約感受到的不安,就是一種漫無目標所導致的征狀,用現成的世俗看法去隨便下決定。目標幫助你去選擇願意采取的行動,是激發動機的觸媒。它們能使你有成就感,也使你的生活有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