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情緒的宣泄口
消除憤怒
生氣容易導致疾病,包括頭痛、皮膚疹、胃痛甚至高血壓等,還會導致與朋友疏遠。不僅僅大喊大叫、亂丟東西、勃然大怒是生氣的象征,生悶氣、挑剔人和哭泣也常是生氣的表現。如果你有易怒的傾向,並且常發脾氣,下麵的步驟可以幫助你改善這些狀況:
○不要以用力關門或破門大罵的方式來發泄怒氣,如果別人的言行激怒了你,冷靜地與對方談一談。
○分散注意力。譬如,遇見交通阻塞時,亂按喇叭、咒罵別的駕駛隻會火上添油,要學會接受耽擱這件事,並告訴自己這是你無法控製的事。要知道與其生悶氣、不吭聲,不如放些悅耳的音樂或聽聽有趣的節目。
○當你的怒氣正要發作時,數到10,在數到3時慢慢做深呼吸,可能怒氣就過了。
○如果方便的話,在怒氣要發作時,出去散散步,直到平靜下來。
不要嫉妒
嫉妒會令你感到悲哀,或心存怨恨,嫉妒還會使你更容易被擊退。如果有同事升遷到你覬覦許久的職位,或見到別人與你的配偶調情時,嫉妒心就會油然而生。
嫉妒是很正常的現象。產生嫉妒感的原因下外是惟恐失去某人(或某物),認為別人強過自己,甚或不信任他人所致。如何克服嫉妒心理,我們的建議包括:
○承認自己的嫉妒感,如此才能有建設性地處理自己的情緒。
○樂見別人的成就與所得,以積極的心態善用你的嫉妒心,鞭策自己達成所欣羨的目標。
○提醒自己所擁有的其他特質。
如果發現自己喜歡猜忌配偶或情人時,做些建設性的家務事,比如修理東西,借此分散注意力。隱而未現的嫉妒心可能毀壞一段情感或婚姻。記住,不要養成詢問別人的行蹤及過問其同伴的習慣。
克服罪惡感
若是你心中積欠了一堆該做的事,罪惡感就容易趁虛而入。對於常存虧負感的人,必須克服罪惡感。下麵的方法教人辨別哪些是真正該做的事,做哪些事隻是為了消磨罪惡感,
○不要讓別人的價值觀左右你的生活,自己應認定事情的重要性、價值觀和真正想要的方式。
○原諒自己的判斷錯誤。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讓過去的失誤成為日後的經驗。
○別苛求自己永遠愉悅、聰明、冷靜,偶爾為事情激怒是正常現象,沒有必要因自己的不良情緒耿耿於懷。
○滿意自己的成就,別老是挑剔自己的缺點。向沮喪說再見生活上的改變,譬如生小孩、離婚、親愛的人過世、失業等常會讓人感到沮喪,甚至擔憂經濟或疾病方麵的問題。
沮喪再見
在生活中有許多的改變,譬如生小孩、離婚、親愛的人過世、失業等,常會讓人感到沮喪,甚至擔擾經濟或疾病方麵的問題。但有時候,你也會莫名其妙地感到精神空虛、頹喪。這些症狀包括:
○缺乏精力與活力。
○猶豫不決,心思無法集中。
○身體上有毛病,像頭痛、消化不良,卻又查不出所以然來。
○持續性的沮喪、空虛。
○感到失望、無助、愧疚、沒有價值。
○對於活動興趣缺乏,包括性方麵。
○無法充分的睡眠。
試試下列方法治療這種輕微、難以名狀的情緒低潮:
○每天做做運動,即使隻是帶狗散步。如果能做些騎車、打網球或砍柴等活動會更好。
○做些不一樣的事,到沒去過的地方,或上個新館子,換換口味。
○給自己新的挑戰。不需要找太難的計劃,起碼得有些樂趣。
○以正麵思想取代腦中的負麵思想。
○與誌趣相合的朋友談,不要找與自己個性不合的人聊天。這樣的朋友或許會改善你的心境。
○讓注意力轉離對自己的關心,做些可以幫助別人的事。
如果沮喪的情緒持續3星期以上,說不定就是身體出了毛病,得看看醫生。別忘了,可能有時候是藥物的副作用,讓醫生或藥劑師檢查你吃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