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合理使用"超級食品"(1 / 3)

第十二章 合理使用“超級食品“

研究已經證實:標準美國飲食對我們的"內在醫生"有害。幾乎每天都會讀到一篇有關我們所吃的食物影響我們健康的最新研究報告。因此,你可以從一本古老的書籍當中在關於丹依利的聖經故事中,你將會發現或許是人類曾經做過的第一份"超級食品"報告。

免疫報告

從餐盤到"內在醫生"

這個故事講的是:雖然尼布甲尼撒王指示他的仆役給丹依利和他的3個朋友豐盛的酒食,可是丹依利卻堅持隻吃蔬菜、穀物及喝白開水,過了10天以後,丹依利及其朋友們看起來比那些吃國王所規定的飲食的年輕人更健康更強壯。

尼布甲尼撤王的飲食充滿了脂肪、膽固醇和糖,而且複合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低。事實上,標準美國飲食比國王的飲食更糟,因為我們又在食物中另外添加了各種有毒的化學物質,還有大量的咖啡因和鹽。

因此,丹依利他不願意讓自己的身體屈服於那種製造疾病的飲食,反而吃營養的蔬菜和穀物,喝純淨、有益健康的水。但是自從丹依利的營養研究結果公布到現在已經過了數千年,我們當中大部分的人還仍然在吃著"國王的豐盛飲食"。

我們應該鼓勵病人學習丹依利的飲食習慣,這是因為當你在"國王的餐桌"上肆無忌憚地大吃大喝時,你就是在自找麻煩了。如果我們把吃國王食物的人當做一個控製組,把丹依利及其朋友當做是實驗組,我們就能夠發現:後者充分地顯示出營養、低脂之飲食所帶來的益處。

所以,看到一粒蘋果時,你通常隻會嚐它幾口罷了。你通常不會想到它裏麵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鐵質、磷、維他命A、煙堿酸、脂肪、蛋白質、纖維、鈣質、維他命C,以及其它的營養成份。大自然將為數可觀的各種滋養物包裝成悅人的東西,我們稱之為"食物"。這些食物的成份當中,有許多都對我們的"內在醫生"有著莫大的助益。

而食物就是其成分的包裝,顯然一旦你咬了這個蘋果你就開始"拆開"這個包裝了,接下來的咀嚼動作就是這個拆封的過程,這是借著你口中和胃腸裏的酵素(或稱酶)來完成的。很快地,它不再是個蘋果,當這個包裝全被拆開了,它已經是個形成一粒蘋果的所有營養成份之總合了。然而,在其它食物中這些成份可能是個很有益的結合,有些卻可能是全然有害的。

複合碳水化合物

從熱量的觀點來看,複合與簡單碳水化合物之間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很多食物之中都含有複合碳水化合物。複合碳水化合物是很好的免疫工程師。而且,因為蔬菜、水果和全穀類裏麵經常含有複合碳水化合物;因此,當你吃複合碳水化合物時,你也給了你的"內在醫生"許多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

碳水化合物是以各種不同長度的鏈狀存在的,複合碳水化合物則是糖份緊密結合的長鏈,雙重或單一的聯結則構成簡單碳水化合物。你口中和胃腸裏的酵素(酶)必須多花一點時間才能分解長串的複合碳水化合物,這表示你的"內在醫生"是以緩慢和穩定的方式來接收他藉以工作的能量之補充。

想象一下餐桌上擺滿了熱騰騰、全麥做成的餅幹餐點,棕色的稻米和其它的穀物,剛烘烤出爐的"全麥"麵包及小圓麵包和各種蔬菜,這些食物之中都含有很多複合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

蛋白質是重要的,它有助於建造我們的肌肉,但是愈多並非就愈好。而且,我們所吃的高蛋白肉類和家禽類還充滿了脂肪和膽固醇。你需要蛋白質,但是僅止於少量而已。在動物身上的實驗顯示出:高蛋白飲食合病症發生是有關聯的。如果你的腎無按攤泄過剩蛋白質的代謝物,你的尿酸就會升高,並且可能引起痛風。

適量的蛋白質是建造你的身體所需要的基本架構,在製造酵素和荷爾蒙上蛋白質也是必要的,而且它也能夠被燃燒成身體的熱量。但如果你正在吃著標準美國飲食,你就可能正攝取太多的蛋白質了,這是危險的現象。我們往往容易迷信一種神話:蛋白質對我們有益--愈多愈好。在人體內,飲食中高含量的蛋白質與鈣質的喪失有關,鈣質流失過多會導致骨質疏鬆,甚至骨折。

脂肪

想象一下你設法在一間充滿黏稠油脂的辦公室裏工作,你無法寫字,因為你的紙張都沾滿了黏答答的油,你也不能跨越過走道上堆了兩尺高的黏稠物。在這樣的環境中,你能完成多少建設性的工作呢?我相信你知道脂肪過剩與心髒病、中風及癌症之間的關聯。

如果你"內在醫生"的工作場所,即你的身體,滿布著油膩的脂肪,他又能做多少提升健康的工作呢?當你要工作時候,你就被一團雪崩般來勢洶洶的黏稠、滑溜的油脂掩埋了。油脂覆在你的辦公桌上、在你的抽屜裏、從牆上徐徐流出來、從天花扳上滴下來,電話聽筒上覆蓋的油脂厚得使你無法聽出對方在說些什麼。

事實上,脂肪過剩和各種疾病之間都有關聯的。如果脂肪阻塞你的動脈,你的"內在醫生"就得不到最基本的滋養更不用說要他建造良好的健康狀況了。現在,你大概要將所有的時間花在清理脂肪的工作上了,在那些垃圾毀了你的辦公室和你自己之前,趕快將它們清除掉。

因此,也請幫你的"內在醫生"一個忙,盡可能減少脂肪的攝取量。脂肪會造成或加重為數驚人的健康問題。我們的飲食需要脂肪,但是數量卻不多。在我們的體內,少數的脂肪有利於儲存能量使脂溶性的物質流通於血液中,並且為我們提供適當的保護及保暖,就像蛋白質一樣,少量的脂肪是有益的,但是太多就有害了。

一般性規則:你的身體十分擅長於製造它所需要的膽固醇,你不必借著吃更多膽固醇來助它一臂之力,事實上,你根本下必刻意去攝取任何膽固醇。膽固醇和脂肪狼狽為奸,塞住了動脈,尤其是補給心肌與大腦的小動脈,當這些勁呱部關閉起來時,我們可能會罹患心髒病或中風。你應該保持自然含量的膽固醇。膽固醇是一個"既好又壞"的項目:好在它是生命的必需品,壞在它與動脈阻塞和心髒病有關聯。許多"富人的癌症"--乳癌、結腸癌、直腸癌、攝護腺癌、胰髒癌、卵巢癌和子宮癌,都為飲食中脂肪所造成的致命性影響做了最好的證明。然而,我們的確吃了膽固醇,而且是大量地吃,更不幸的是,"標準美國飲食"卻充斥著脂肪。

精製碳水化合物

你的身體必須在精製碳水化合物造成太多傷害之前設法控製住它們。你會在下列各種食物中發現到精製碳水化合物:白麵粉(加工麵粉)製成的麵包和餅幹、蛋糕和餡餅、糖、蜂蜜、糖蜜、快餐食品、蘇打、糖果和大部分的罐頭食品。因為加工食品中的精製碳水化合物會和大量的脂肪與化學添加物結合,所以精製碳水化合物也是你的"內在醫生"可以不要的食物。

精製碳水化合物會很快地在你的小腸中被吸收,然後提高血糖和血液中脂肪的含量。這會是個時間、熱量和能源上的浪費。就像複合碳水化合物一樣,精製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短鏈、然後是個別的單位、並且脫離了維他命與礦物質,最後所剩下來的就是糖了。

飲食標準

標準美國飲食的確是可悲的:大約45%的卡路裏來自脂肪,20%的卡路裏來自蛋白質,35%的卡路裏來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中50%或以上的卡路裏是來自精製碳水化合物。我們所攝取的食物中有75%或以上是加工的。膽固醇1天約600到1000毫克。鹽1天約6000到15000毫克。很多添加物含有太多的咖啡因。

如果將美國標準的飲食與"超級食品方案"做比較的話,你會發現"超級食品方案":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全穀類,加上少量的低脂魚類、家禽類、牛奶、胡桃和種籽植物,都是有助於你的"內在醫生"的食物。

鹽:1天300到500毫克。

添加物:盡可能的少。

咖啡因:沒有。

脂肪:大約20%的卡路裏來自脂肪。

蛋白質:大約10%的卡路裏來自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大約70%的卡路裏來自碳水化合物。

複合碳水化合物:幾乎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是複合的(精製碳水化合物很少,甚至都沒有)。

加工食品:攝取的所有食物當中,隻有了到10%是加工過的。

膽固醇:1天不到300毫克。

你可以清楚的看出來:"超級食品"飲食的卡路裏大部分是來自複合碳水化合物,這是你身體中最佳的熱量來源。典型的超級市場所販售的各種加工食品中,大部分都隻不過是脂肪、糖、精製碳水化合物和各類添加物的華麗組合罷了,這些所謂"食物"的東西其實根本就是包裝的潛在疾病。"超級食品"與許多疾病有密切關聯的過量脂肪、蛋白質和膽固醇都被刪除了,加工食品也盡量被避免了。

"內在醫生"的敵人

加工食品

經由加熱、冷凍、加工或過濾,很多食品之中的許多營養成份都已消失了。食品化學家的創意令我讚歎不已;但是,他們對大眾健康所缺乏的關切卻也讓我感到十分驚訝。當你在市場選購"超級食品"和其它有益健康的食品時,你會發現到自己經常擺設在架子上的許多加工食品和食物,是我們"內在醫生"的敵人。

例如:比較一下真正的馬鈐薯和人工調味的馬鈐薯泥。真正的馬鈐薯所包含的就是地道的馬鈐薯本身,而人工調味的馬鈐薯泥卻包含了馬鈐薯薄片、單甘油(醇)、自然和人工佐料、二硫化鈉、鈣脂肪酸、BHA和BHT、鈉酸和檸檬酸。大自然以營養成份充滿其食物,人類卻以脂肪、糖、鹽、裝飾品、調味料、香料、防腐劑和色素充滿食物。你所得到的隻是食物的"外殼"而已,其中添加了大量的脂肪、鹽、糖和化學物質;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人工馬鈐薯中的每一種成份都是有害的;而是當另一種選擇機會是美味可口、百分之百安全和營養的馬鈐薯時,又何必退而求其次呢?

如果你仔細地讀一下標簽的話,你將發現許多包裝、罐裝和冷凍的東西之中,真正含有的食物成份少之又少,真正的食物價值甚至更少。一個沒削皮烘烤的馬鈐薯充滿了複合碳水化合物;它包含了維他命、礦物質和少量的蛋白質與脂肪,來自脂肪的熱量還不到1%,但是,當你把它變成一個炸薯塊時,它的脂肪熱量就高達40%。洋芋片何時不是真正的洋芋片?這又回到了我曾說過的一般原則:是大自然製造了這種食物,還是人製造的?這根本不是洋芋片,而是"脂肪片"了!

遺憾的是,同樣的情節一再地重演,快餐也是。在炸成洋芋片之前,它的脂肪熱量已急速竄升到將近64%了;相當有益健康、低脂肪的雞肉變成了油膩、多鹽的加工雞肉,夾在充滿精製碳水化合物的白麵粉麵包中,又以含糖的甜蕃茄醬調味。複合碳水化合物和各種營養成份大都消失掉了,而由脂肪、鹽和化學物質取而代之。產品中添加滿了脂肪、糖、精製碳水化合物、鹽和化學添加物。

藥品

研究報告顯示:大多數的人並沒有在攝取所有的RDAs。有些人聲稱:如果我們養成了一種"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提供所有的"推薦性飲食定量分配",就不需要再吃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品了。但是,如果你已了解了吃"超級食品"的意義,就會想到維他命和礦物質。如果你沒有壞血症(維他命C缺乏症)或其它典型的缺乏維他命之疾病,那你就已經得到所需要的一切維他命了。你不會一覺醒來就發現到自己突然罹患了嚴重的維他命缺乏症。

然而,當你消耗了所有的RDAs,就不能保證會有良好的健康;為什麼呢?因為RDAs所訂定的標準太低了,它們對於健康所持的態度是基於一種危險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你不是生病,就是健康。遺憾的是,相對而言我們之中很少人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當中極少數的人能夠誇自己已經攝取了達到最佳健康狀態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我們的身體設法要告訴我們:某一個地方出了問題了!正如我們已經探究過的,對健康抱持一種"非此即彼"的態度無疑的就是在自找麻煩。所以我們應該再吃補品(補充食/藥品)。

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承受著病痛之苦,同時心裏也納悶自己為什麼老是在生病、或心情不愉快?然而,我們的醫療係統並不把營養不足認為是一個問題:直到它產生了一場明顯的疾病,才會去正視。所以,我們辨認不出一些跡象和征兆。隻有當一個人顯現了診斷得出來的病症時,醫生才會開始格外慎重地注意它;現在病人有了一種可以被標示出的疾病了;但是到底是哪一種疾病呢?

你的免疫係統所需要的營養缺少一、兩種維他命真的那麼有害嗎?你還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是和營養不足有關的,但是你的確知道自己感覺起來不大對勁了。例如,一再出現的感染和個性上的改變,一般都還不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和重視。畢竟,你從未聽說過國內有任何一個人是死於缺乏維他命C或鐵質,死亡證明書也很少記載著死因是"營養不足"。缺乏維他命和礦物質會提高免疫係統的故障率,進而可能導致各種疾病,從輕微的到十分嚴重的。

所以,相對來說,與營養缺乏有關的問題是很普遍的。即使隻是缺少或過多的一種營養成份都可能會將你的免疫係統攻擊得失去平衡:而當你的免疫係統搖搖欲墜的時候,你就更容易罹患疾病了。身為一名醫生,我可以告訴你:許多疾病和死亡都是由營養失調所引起,或是與營養失調有關的。我個人就治療過數千名病人,他們所遭遇的問題都與免疫係統缺乏營養有關。連肇禍者都可能是缺乏某種維他命和礦物質,或可能是過量的脂肪、膽固醇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