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學會關照自己
為了進行"終生免疫計劃",以上給你製定了"目標"、"身心改造方案"、"運動方案"、"消除壓力方案"、"情緒宣泄方案"、"營養補給方案"、"'超級食品'方案"、"飲食方案",這就是你的一生無病方案。我們所能做的都給你做到了,剩下的就是你的事情了。按照聯合國維多利亞宣言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關鍵在於你自己是否遵循這些方案和規律,也就是你好好照顧自己。
抵製誘惑
戒吃甜食
人都可能被任何東西所擄,任何食物都有可能讓你上癮,糖、蜂蜜、酒,甚至包括玉米、牛奶,而糖的排名在前。
自覺意識的提升是戒吃甜食首重之處,最有效方法是直接了當斷絕這方麵的飲食。如果一時之間辦不到,也該逐步減量。記下飲食日記,載錄所吃所喝的一切東西,是說服自己的最佳方法。.一星期後,你就自然發現自己糖食過量。第二星期時不管這些食品的糖份是本來就有的,或是你自行添加,把所有含糖的食品做一記號,不要吃這些有做記號的食品。如果當一提到美味甜點時,你立刻食指大動,那麼可能你很容易被糖所俘虜,因為你是個愛吃甜食的人。
美國人吃太多的白糖,--雖然說白糖的消費量已經下降,他們都很清楚甜食的害處,會蛀牙、增加體重、得糖尿病、痛風症等等,可是他們依然照吃不誤,不吃過不了日子,就像海洛因的上癮者。但你要避免吃到白糖。
有些人因此產生副作用,譬如神經緊張、焦躁、頭痛、做惡夢等。因為吃糖上癮是一種惡性循環。讓體內血糖維持正常水平是避免這些痛苦的方法。血糖立刻升高,當吃完甜食之後,為了維持平衡,讓血糖下降,我們的身體會分泌胰島素。血糖一下降,有癮癖的人立刻又想要吃糖,於是造成惡性循環。當然,知道此事不容小覷的唯有身受其害的人。當癮頭一來時任何含糖的、甜的東西,一定手到擒來,不停往嘴巴塞。
如果吃不到甜美食物多少會有癮頭上的煎熬。我們每年平均吃62磅白糖,據統計數字顯示,這是從1972年的最高峰每人每年平均吃103磅白糖的最高峰降了下來。可是情況好不到那裏,如果我們加起來一起算各種的糖類,在1990年時,從原先的91磅升至每人每年消費228磅;若隻計算最流行的玉米甜佐料,在1970年時是19磅;但到了1989年後激增為每人每年消耗69磅。
幸好,希望還是有的,你能夠戒除這種"甜蜜"的惡習。專家指出,你一粒糖不沾都有可能,但絕對有辦法少吃糖。為了提供戒除方法,我們訪問了許多有實務經驗的醫療人員。其實,生理上想要忌口不吃甜食的痛苦很輕微。
這樣一來問題好像徹底解決了。然而,眼雖見不到美味,愛吃甜食的人,心卻懸念不忘。根據統計,成人所獲得的卡路裏,食物中的糖類占25%,而青少年更高達50%!由華盛頓喬治城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這項數據,他們指出,"這是廣泛的潛在健康問題。"我們人人因這個數字自危,你是不是可能成為其中一員呢?請記住,不一定是喝可樂或在早餐時吃蛋糕,即使早上來杯加糖咖啡,你也可能難以脫身。美國人吃糖吃得太多了。看看你一星期吃了多少糖,檢查一下你的日記,自己心裏有數。
要特別注意,因為糖幾乎無所不在,有些牙膏都有它的蹤影,物品的成份標示不要忘了閱讀。有些烹調食品,譬如湯類食物,在家裏我們從不加糖,可是在超級市場的架子裏,如果你仔細閱讀,從包裝盒上會發現其中有糖的成份,如玉米糖漿、果糖、葡萄糖、蜂蜜等某些糖類。如果它們標示在前麵的兩、三個位置,這個產品保證含有很多糖,最好避開它們。因此,務必養成閱讀食品的成份標示的習慣。不過話說回來,家裏不要擺任何甜食是不可免的第一步。家裏不要有任何糖,白糖、紅糖、黑糖、楓糖蜜、糖蜜等等;不過一小罐純蜂蜜沒關係。
我們都知道未精製的穀物與新鮮蔬菜非常營養。營養均衡是戒吃甜食的不二法門。你將發現可以消除糖癮的是健康、均衡的飲食。以胡桃或果仁代替吃糖,不要光吃花生,試試杏仁、芝蔴、葵花子,多方麵均衡攝食。很好的"抗糖"小點心如:胡桃、果仁、生菜、水果、起士、煮熟的蛋等都是。如果2至3個小時吃些小點心糖癮會小多。第二天早上心情也比較愉快,而且正餐也會吃得比較少。在正餐之間,細細嚼食一些有益的點心,有助於達成目的。
吃胡桃對於克製糖癮特別有效。一名戒除糖癮的女士告訴我們,"我還記得,在食品店中一直盯著那支糖果棒,很想買下來大吃一番,"她說:"那是一根巧克力棒,沾上牛奶和胡桃。我掙紮了一會兒,回到辦公室時,買的卻是一包胡桃,吃起來滋味真好。也許,我真正渴望吃到的東西是胡桃才對。"目前,她會用吃胡桃來替代,如果她一想要吃糖。很不幸,有糖癮的人通常不大願意吃這些東西。這演變為惡性循環:糖吃得太多是飲食失調,飲食失調造成維他命缺乏症,於是又渴望吃糖。
學生吃甜點的習慣曾暗中被研究人員觀察,有35%的學生每天會跳過一餐飯不吃,並選擇自動販賣機提供的食品,其中最吃香的為不含酒精的飲料,分居二、三位是糖果與口香糖。其次是派、酸乳酪、水果、熱巧克力、餅乾、牛奶、咖啡、爆米花、薯片、卷餅。對許多有糖癮的人而言,自動販賣機是最大誘惑,隻要投入硬幣,輕輕一按,你將會置身"甜蜜"國度。
即使壓力不大的辦公環境,都無法幸免甜食過量對工作產生的不滿。如果老板想要員工做出最佳表現,那麼,他最好禁止這種"垃圾"機器出現。如果要避免自動販賣機的誘惑,最好是自帶點心上班。請雇主把自動販賣機"革職",不讓它擺在那裏是更好的主意。
維他命B能讓血糖維持在適當水平。維他命B中的菸醢胺,更有助於血糖缺乏患者。而且,嗜吃甜食的人因維他命B群而對糖失去興趣。與糖癮奮戰時維他命B群是很好的利器。維他命B含於未精製的穀物、新鮮蔬菜、小麥胚芽等等。
鉻能讓胰島素分泌正常,鋅和鎂能讓低落的血糖回穩。鋅的作用能讓味覺敏銳,它能控製糖癮,最近發現。微量攝取這三種礦物質,和他命B一樣,也能讓血糖維持在一定水平。而且,這三種礦物質嗜吃甜食的人最缺乏。不要吃深色肉,取代牛豬肉用魚肉或雞肉。這樣,你對甜食的欲求就會減低。隻吃自然一點的餐後點心,譬如水果,這樣一頓飯吃下來,不吃甜點根本無所謂。飯後可以不需要甜點,如以素食蛋白質取代肉類蛋白質。很快你就會驚訝發現一切都進行得很好,你早已不是糖的俘虜了。
水果不僅富含維他命,飽足的時間也拖久一點。因水果也是天然解渴劑,還可免得你再把硬幣投入機器換汽水。因此,家裏要隨時存有各式鮮果,糖癮來犯時就可取來水果止癮,如果開車時有嚼食含糖零食習慣,帶水果上車待命亦無妨。
如果說,享受碳酸泡泡入喉時的快感是你喝汽水的原因,那麼改喝蘇打水,或是喝加了檸檬或萊姆的礦泉水也是一種選擇。如果一定要喝飲料,最好選擇果汁--沒有用糖加味的果汁,請不要再用錢去換'垃圾'。過不了多久,你一定開始懷疑,以前為什麼要整天喝那種加糖的汽水。
幾分鍾的迷你彈簧跳床對糖癮有奇妙療效。其他的運動像柔軟體操、原地跳、快步走路、慢跑等也很有效。如果吃糖的念頭一來,馬上趴下來做伏地挺身,感覺就會不一樣。即使幾分鍾,也能戰勝糖癮,讓身體振作起來。運動一下會讓它降下來,如果血糖太高。身體就不需分泌太多胰島素調整血糖升降,隻要能每天運動。運動能使血糖升高,如果它低。但是,不要糖癮來犯時才做運動。平日定時運動,能讓你體內的葡萄糖代謝更有效率。
1個月隻有1天吃糖過量,並不會有害健康,特別是如果你是因為心理困擾才想吃糖;若你是血糖缺乏患者,那就另當別論。你必須善待自己。我覺得,想吃糖就吃糖,偶爾來1天開放日,想吃垃圾食物就吃垃圾食物,生活反而有趣多了,也並不危害健康。你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獎賞自己,可是先決條件是,前麵各項你都很認真執行。然後大約1個月選擇1天,讓自己百無禁忌,痛快吃喝。
不吸煙
戒煙並不容易。不論你煙齡多長,如果你有很強烈的意圖不想再抽煙,戒煙就很可能成功。你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像綁鞋帶、吃飯--都沒有吸煙的次數多,如果你吸煙,你每天點燃20至30支煙,你的生活形態將會由這個習慣轉化。
有些人可能想"我馬上就能戒煙"。但是有許多研究指出,四分之三的戒煙者,可能在6個月內再度吸煙。事實上必須先有心理準備,若要長久戒煙,並且能完全成功的話,真的有許多難關。如果不把偶爾抽一兩根煙,當作學習反省的機會,戒煙者很可能要破戒。他們對自己說:算了,算了,反正我意誌不堅定,看,我又抽了。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抽了一兩根,整個戒煙計劃便泡湯,於是再度買包煙抽。
完全戒煙成功的人,難免偶爾會有來一兩根的經驗。但如果不堅持下去,抽一兩根後幹脆破戒,那就是走向失敗之路。可是他們不會這樣,反而把偶爾抽一兩根當成自我警惕。戒煙者應該自我反省,為什麼會在這種情形下抽煙。經過反省,你下次遇到同樣狀況,就能應付得當,不一定要繼續再抽下去。你要有戒煙的決心意願,然後選擇戒煙方法。也許你采用的是立刻斷除的方式;或者,你設定妥當的戒煙日,之前慢慢減量;也許你需要有人鼓勵你,或是參加戒煙班尋求幫助。接下來,你開始戒煙,出現斷癮症狀,然後慢慢恢複正常,這時候,你可以跟親人或朋友一起坐下來討論如何一勞永逸,把香煙趕出你的生活。
有些癮君子認為現在戒煙為時已晚。可是,根據以色列的研究報告,如果60歲或70歲以上的老人戒煙,他們的壽命都長於繼續抽煙的人。希伯萊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年老的癮君子,比年輕人更可能戒煙成功。65到74歲的吸煙者,他們的死亡率比戒煙者高出24%。而75歲至84歲的吸煙者,死亡率也比戒煙者高21%。
戒煙初期的飲食,最好多吃新鮮蔬果,攝取營養高但低卡珞裏的食物。有些癮君子害怕戒煙後體重增加。在我們所訪問的戒煙人士中,確實有人增加體重,不過也有人維持不變,更有人體重減輕。
事實擺在眼前,癮君子根本找不出有力借口逃避戒煙。如果你真的有心戒煙,一定有成功的可能,並且不必花大錢、不會太艱巨。根據估計,自從1964年以來,在29億吸煙人口中,其中有95%已經戒煙,這件事也許你早就聽過。而且,你也知道你會戒煙,隻是遲早的問題。也有的戒煙者不願再碰任何一支香煙,因為他們不想再重蹈艱辛的戒煙曆程。徹底戒煙的費雪白說:我想,如果我再抽煙,我就跟酒鬼一樣,會再度上鈎。10年來,我一根煙也沒碰,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再想到要抽煙了。
有許多病人,如果他們不戒煙,那他們等於親手殺死自己。如果你有心戒煙,恭喜、恭喜,你已踏出革除惡習的成功第一步。
但行動之前,必須先有戒煙意念才行。一名女士費雪白,戒煙至今已10年。"下定決心,你就能成功"她說:"戒煙初期,做夢都會想到吸煙,而且逼真得讓我第二天醒來時,真的認為確實抽過煙。戒煙也沒什麼特別難的,每次有煙癮時,我就想別的事情,戒了1年後,即使周圍都是煙友,我就不再有抽煙的欲望。"開始,她每天1包至1包半,吸了30年煙,最後還是戒了。"我真很喜歡抽煙,我喜歡香煙的味道。"她說。不過,健康檢查時,X光顯示她肺部有一種腫瘤。"我猜想是癌症,因為我抽煙抽了大半輩子。同時,我立誓,如果那不是癌症,我一定不再抽煙。"手術之後,位於大動脈的腫瘤被取出,它擴散的速度很快--還好不是惡性的。
"以前,沒有煙可抽會很難受,常常在彈盡援絕時外出購買,"住在麻州的自由作家賴寧說:"我有一些朋友,他們都戒了。我一向是個不認輸的人,我覺得我也做得到,於是就這樣戒了。"健康因素可能是某些癮君子戒煙的激因,但有些則不然。不管理由何在,總是要有充分的動機才行。
一旦你有戒煙動機,你一定會想,該如何開始呢?其實,戒煙的方法取決於你是那種類型的癮君子。
基本上,癮君子有4種類型。
第一種是"享受型"。他們覺得香煙味道很好,吸煙是種享受,也能令他集中精神。如果他想戒煙,可以做別的事取代,例如慢跑或散步。但不管做什麼事,以能夠配合個人生活形態者為佳。
第二種是"煙癮型"。隻要煙癮一來,不論置身何處,一定想辦法脫身,到吸煙區吐吞一番雲霧。煙癮型的人,剛開始戒煙時,最好先采用減量配給的方式,譬如1天少抽5支,然後再突然徹底斷絕糧草。
第三種是"習慣型"。他們隨時自動點燃香煙,講電話時、喝咖啡時、啜飲雞尾酒時、或者吃完飯後來根賽神仙。這種人若是要戒煙,必須隨時提醒他。把香煙盒的玻璃紙綁上橡皮筋,這樣他才知道又要吸根煙了。他可能換不同的牌子,用不同的手抽煙,香煙也會置於不同口袋。所以,如果想戒煙,一定要讓他自覺到自己正要抽煙。
第四種是"澆愁型"。這種癮君子在焦慮緊張或受到壓力時,會自動點上一根煙。這種人要戒煙頗為不易,最好是有專家協助。
戒煙初期,會有各式各樣的不適症:他們渴望抽根煙,心理上也很不舒服,有短暫的焦慮,想發脾氣。生理上則覺得暈暈作嘔,很緊張、很累,想睡覺。抽煙會危害身體健康的警語,可能使癮君子心生惕厲,但最好的戒煙方式是立刻不抽。立刻停止抽煙,斷癮症狀則消失得更快。
假設有人決心戒煙,而且想用立刻斷糧的方式戒煙,那接下來的問題是,什麼時機最好?許多專家認為,最好先確定一個戒煙的日子。這個日子不要距目前太近,也不宜太遠。假期可能是戒煙的好時機,但也可能不是。如果你是想上賭城試試運氣,那戒煙計劃免了,但如果你是想到國家公園享受新鮮空氣,這就是良機。
戒煙的時機很重要。假如你正要草擬公司合約,工作壓力頗重,這時當然不是戒煙良機,等忙過之後,也許你才有時間進行。在研究中發現,斷然戒煙的人,斷癮症狀在一周後慢慢舒緩;而采取減量60%的方式而戒煙的人,所受的不適和前者相同,但卻需2周才能舒緩。
以減量的方式戒煙,會加長斷癮症狀。我們以先前提到的賴寧為例,她每天抽1包多,煙齡8年。賴寧把整個故事載入日記。以後每當想抽煙時,她就把感受寫了下來。戒煙之初她決定與沒有抽煙的人結伴旅行。她說:"我決定與不抽煙的朋友去密西根一星期,這樣,我的煙就會少抽些,希望1周之內把煙戒掉。這天早上,我毫無抽煙念頭。但旅行開始後不久,因為我一直念念不忘香煙,我的朋友都快氣瘋了。出發的前一天,我買了包煙,到了淩晨3點,這包煙被我抽完。最後,一名朋友警告我,如果再提到香煙這個字,他一定把我扔出車窗,讓我走路回家。隨後我一直沒有提過香煙,煎熬自己擔了下來,旅行尾聲時,我幾乎忘掉抽煙這回事。這真是挑戰。"
羅莉記錄了自己抽煙習慣的情形,同時也寫下想抽煙時的感受。抽煙時,她一定先等十分鍾,然後再點燃,而且煙隻抽一半就好,經過兩個星期減量後,羅莉已經決定完全戒除。"當天是禮拜三,我整天都沒有吸煙。做晚飯時,我的腦筋突然停擺,頭好像被人重重敲了一記,記憶完全喪失。真叫人害怕。我擔心是不是真的會失去記憶。我正要準備做意大利麵條的醬料,過去10年來,每星期三我都要做這種東西當晚餐。突然間,我竟記不得該怎麼料理。還好那隻是一會兒,我最後開了罐罐頭或什麼記不得的東西充當麵醬。我家人事後說,那頓晚飯是有史以來最難吃的一次。"羅莉說:"我很清楚,如果來根煙,立刻就能恢複正常,同時,我也有輕微的頭疼、易怒、焦躁難安。我是想戒煙,但我的身體好像一直在講:不值得啦,快拿根煙來抽就好了。這隻是初期的斷癮症狀,還會延續1個星期。"我很焦慮,任何事都不對勁,而且我無能處理。"
羅莉表示:"我那可憐的丈夫困擾不已,但他一直沒有說出口,事後才對我說:當時真希望讓你繼續抽,隻要你能快樂就好。在我回複正常之前,他真是煩得要命。"在她戒煙那段期間,親友們都要變成"聖人"才能忍受她。她繼續說:"戒煙後有很好的感覺,很快樂、幸福,對任何事都覺得很有興趣。我很高興成為戒煙班的一員,並用最簡單的方法戒煙。以前我想自行戒煙,但都因為得不到鼓勵而失敗。現在我知道,戒煙不難,不過,半途而廢也不難。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我總會想:管他的,先點一根再說。"現在羅莉已經戒煙成功,她說目前精力比以前充沛而且企圖心強盛。
其實,煙癮來得快,去得也快。有些人認為,戒煙十分簡單,說戒就戒。是的,他們可能戒掉,但沒多久卻可能又是一煙在手。"我從未對自己說,永遠不再抽煙;有時候我想,永不抽煙的想法,或許對我太過艱巨。"賴寧說:"我隻是先設定較小的目標,我會說:'這個禮拜我不會抽煙。'然後我做到了。接著我再告訴自己:3個月不要抽煙,這段期間我得仔細想想。這段期間提供了我3個月、6個月......暫時不抽香煙的激因。"
她之所以戒了煙,家人與朋友的支持是重要原因。賴寧的朋友提供不少感情上的支持,當初她並沒有計算此因素。
有些人在戒煙時,甚至連同事都不知道,其實他應該向人表明的。有些親友甚至會主動詢問戒煙專業人員,提供戒煙者資訊,同時為他們打氣鼓舞。這樣,即使你和煙友相處,他們可能不會在你麵前抽煙,而且可能在戒煙的不適階段鼓勵你。
"以前我一直想獨力戒煙,從沒有成功過。我知道,有些人不必親友鼓勵就能戒煙,但是我不行。"參加戒煙的茱迪說:"我盼望有人陪我一起戒煙。"她每天半包,已抽了20年,茱廸參加為期6周,每周1次的戒煙課程,而且已經不是癮君子了。
羅莉的情形也如出一轍,也參加了同一個戒煙班。她告訴所有的親友,她要戒煙,但表明不需要任何人的支持。"我當然不應該再抽煙了,可是不免也會擔心那些依然煙不離手的朋友說:噢,你又抽煙了,不是嗎?主要是想留點麵子。"
戒煙班的講師勸告大家以減量的方式,並設定最後戒煙日,每周1次的課程包括放影片、戒煙者見證、戒煙技巧說明等等。羅莉說:"我接受戒煙班的所有忠告。"羅莉也常吃水果--特別是葡萄。隻要她想抽煙,立刻摘顆葡萄塞進嘴裏止癮。她還大量喝水以加速體內排泄,並常喝果汁。柳橙汁中有某些成份會排斥香煙。
少飲咖啡
密西根大學醫學中心的格雷登博士指出,最後一杯咖啡喝完,大約18小時,就會有頭痛症狀。剛開始,大腦會脹脹的(就好像腦部太大,擠在頭殼內),然後是一陣快過一陣的抽痛,發作後3至6小時到達高峰,頭痛持續1天以上,這是常見的事。如果你開始擔心自己的健康是不是很好。因為,若想戒除咖啡癮,首先要下定決心。假定你已經決心戒除,你可以準備開始行動--斷然戒除。聽起來很簡單,今天你還喝著咖啡,可是明天起你一杯都不喝。請注意,喝咖啡的癮癖是生理上的成癮,這意謂著,如果沒有咖啡,你的身體就會抗議;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痛。除了頭痛,你還可能懊惱不安,全身無力,或焦慮不已。這都是咖啡囚的斷癮症狀。
由於咖啡、茶、可樂等飲料到處充斥,咖啡因可能是使用最廣泛的藥,因此很易遭人濫用而上癮。咖啡因是一種烈藥,會影響中樞神經係統、心與血管循環係統、腸胃消化係統、副腎素分泌與肌肉收縮等。因此,一本有關情緒健康的書籍,若沒有提及咖啡因對神經係統的影響,就稱不上是好書。
咖啡因會讓血糖上升(因此有提神效果),然後胰島素會加以抑製,這時,你就覺得精神萎頓。對有些人而言,咖啡因的立即效果是造成"咖啡過敏症",例如雙手發抖、緊張不安。喝完一杯咖啡(約有100至150毫克咖啡因)後一小時內,會變得興奮。效果持續數小時之後則一蹶不振。
一次不止喝1杯的人,不利的影響更是加倍。1天喝5杯以上的咖啡(約含500毫克咖啡因)會有所謂的咖啡中毒症候群,咖啡中毒者常被焦慮、緊張、惶恐、不安、頭痛、肌肉痙攣、心跳過速所苦,其特征非常類似焦慮性官能症。
想要鎮痛的人,可服片阿斯匹靈。但若要再服第二片,千萬小心,因為許多止疼藥的成份含咖啡因。你的頭當然不會再痛,不過,很可能你又因此上鉤,又得重頭再來。如果你堅持熬了下來,你一定會有善報--大約3天就夠。不過,若要正常回複,大約要2至3星期。這時,你會睡得更香甜、覺得更輕鬆、很少緊張,更能昂首闊步處理每天的生活壓力。其實,你也可以獎賞自己,譬如,買件新衣服,到高級餐廳請自己吃一頓。戒除咖啡癮的動機之中,可能就有你獎賞自己的禮物在裏頭,何妨仔細分析一番呢。
請記住,少攝取一些咖啡因,對你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一個習慣於每天喝15杯咖啡的人,周末不用工作而少喝咖啡時,就會頭痛欲裂。所以說,戒除咖啡的方式因人而異,看那一種比較舒服就采行那一種。有些人發現,逐步減量的痛苦不適較斷然戒除少,因為不適症逐日遞減,被時間分攤了。不過這不意味著一點問題也沒有,而是取決於你的癮頭多重。當然,剛開始時所出現的症狀也會嚴重些。若想逐步減量,你可以每周少喝1杯或每天少喝1杯。
馬裏蘭大學曾以獎賞的方式研究咖啡癮人士的行為。研究人員表示,如果他們在治療期間能順利通過前四個步驟,會先退還10元,如果後3個月的治療亦能達到標準,剩下的10元也將退還。研究目標是希望受試者每天所攝一千毫克的咖啡因,能減至600毫克(約5杯咖啡)。600毫克的量依然很大,但如果實驗成功,也等於說明,有咖啡癮的人確實能少喝咖啡而無恙。受試者共有3名,每人先要拿出20美元做基金。其中2名受試者,不僅成功通過每一步驟,而且成績斐然,每天減少到攝取300毫克咖啡因,比原先的預期表現得更好。第三位受試者進步較慢,不過經過10個月後,每天攝取的咖啡因也能低於600毫克。
研究人員表示:第一位受試者說,她覺得更健康。第二位報告說,他的工作跟人際關係,都變得不那麼緊張兮兮,而且,身體覺得很舒服。第三位報告說,他比較少焦慮不安。所有的受試對象治療後都報告說,他們心理上更積極,也沒有行為上的副作用。
打開貯藏罐,聞一聞新鮮的咖啡豆,把勺子放進去,聽聽沙沙作響的摩擦聲、準備過濾器和咖啡壺所發出的碰擊聲,不免令人愉悅地想到喝咖啡的滋味。有些人喝咖啡的儀式就是這樣,一早起來煮壺新鮮咖啡喝,其快樂的程度不亞於晶酒。
一名課業繁重,因而喝咖啡成癮的研究所學生,每天咖啡因攝取量約在600至1000毫克之間。經過學習放鬆技巧後,攝取的咖啡因減少很多,她每天在安靜的環境中靜坐20分鍾,每天2次。她經過靜坐治療後,她的咖啡因攝取量,降至每天大約200毫克。
體認到自己可能被咖啡趁虛而入的弱點在那兒,這樣才能有助於戒除咖啡癮。如果吃完午餐渴望來杯咖啡,那麼飯後立刻站起來,洗碗去;或是馬上離開廚房。如果說,早上起床怕無精打采,因而需要咖啡提神;那何不晚點起來,不要讓自己有喝咖啡的時間。
跟朋友在一起時,最好讓他們知道你要戒除喝咖啡。再說,有些親友甚至可能幫助你、支持你,或至少,他們知道你的情形,不會故意用咖啡引誘你。讓大家知道後,也許有些親友會好奇追問,而你會回答,這樣你才有成功戒除的可能。
你知道自己一天喝幾杯咖啡?什麼時候最想喝咖啡?醒來之後需要來杯咖啡提神嗎?吃完飯想喝咖啡嗎?跟朋友聊天需要咖啡?工作時也少不了咖啡?回答這些問題,才能了解你喝咖啡的習性。
任何人剛一戒掉咖啡,難免會興衝衝改喝其他飲料,在戒除的期間裏,你也要想辦法改變一下喝咖啡的儀式,用別種行為取代。這樣才能不讓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借屍還魂。
青草茶應該是很好的選擇。青草茶當然不含咖啡因,而且還富含某些養分。例如,紫花苜蓿、芙蓉、肉桂、萊姆、橘皮、薄荷。玫瑰寶茶含有維他命C,蒲公英茶含有維他命A。
若要提神,早上起來可擦薄荷,或是喝含有甘菊的青草茶輕鬆一下。春天是栽種的好時機,有空的話,甚至可以自行栽種青草,然後釀造適合自己口味的飲料。
如果你偏好真正的茶,那麼,目前市麵上有一種去除咖啡因的紅茶,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不含咖啡因,但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