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產程應注意的事
一般來說,在第二產程準媽媽如果想要分娩順利,應注意避免以下幾個行為。
不要讓身體向後仰。後仰隻會加劇宮縮痛,而克服宮縮痛蜷起身體來會更輕鬆。采用糾正胎位不正的胸膝臥位,趴在地板或是床上,胸部和膝蓋著地,臀部翹起,重力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起作用,疼痛就會減輕。
不要憋氣。憋氣時身體會不自覺地用力,這樣會增強產痛的感覺,有時甚至會出現頭暈的現象。為了能夠正常地向胎寶寶源源不斷地輸送養分,請注意不要憋氣。
不要采用容易排便的姿勢。產痛增強後就盡量不要采取蹲廁所的姿勢,也不要坐在椅子上了。因為這種姿勢在重力作用下,會讓要排便的感覺有增無減。
第二產程的飲食要點
快要進入第二產程時,子宮的收縮會變得越來越有規律,此時陣痛更加頻繁。因此,準媽媽體能消耗會增大。這時,準媽媽已經沒有精力去咀嚼東西,可以選擇流質食物,如果汁、藕粉、紅糖水等,既能補充體力,又能幫準媽媽提高產力,盡早分娩出寶寶來。
在此階段,不宜吃過多油膩、生冷等刺激性及蛋白質的食物,應吃易消化的食物,這樣對於分娩才有幫助。
第三產程:胎盤娩出
第三產程是指從胎寶寶娩出至胎盤娩出為止的一段時間。這個階段寶寶已經出生了,但是胎盤還在子宮內,沒有娩出。不過,準媽媽會有一種一下子輕鬆下來的感覺。
但是過不了幾分鍾,子宮又開始收縮,將胎盤從子宮壁上剝離下來,並且排出體外。第三產程一般需要十幾分鍾。這時,整個分娩過程也就結束了。
專家指導
寶寶剛出生時,臍動脈還會繼續搏動,還在傳輸能量和氧氣。因此,一般要等到臍帶不再有傳輸營養和氧氣的作用,才可以用鉗子夾住,在距離寶寶身體2~3厘米處剪斷。
應對第三產程的方法
從寶寶出生到胎盤排出為止,整個過程需要10~15分鍾,一般不會超過30分鍾,這一階段,要特別注意胎盤剝離和陰道出血的情況,警惕胎盤粘連及滯留在子宮內,防止產後出血。
在胎盤娩出前,準媽媽不要用手摸腹部。如果用手摸或按一下腹部,子宮就會受到刺激提前收縮,這樣很容易引起子宮閉合,胎盤滯留,造成大出血。
胎盤在寶寶生下來大約10分鍾後才會娩出,這個時候醫生會要準媽媽輕輕用勁,在醫生的幫助下,胎盤、胎胞和臍帶都會同時娩出,胎盤娩出時又會出現微弱的陣痛並有少量的出血。
胎盤娩出後,醫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產後處理,如有會陰切開的需要縫合,或為了預防大出血,促使子宮收縮而用一些藥物。這個時候準媽媽還是要配合醫生做相應的處理。
第三產程應注意的事
一般來說,在第三產程盡管準媽媽盡管比較輕鬆,但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配合醫生進行產後處理。胎盤娩出後,醫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產後處理,有會陰切開的,需要縫合;或為了預防大出血、促進子宮收縮而用一些藥物。
與寶寶接觸和第1次喂奶。產後半小時,在醫生幫助下,寶寶裸體趴在媽媽胸部,開始第一次哺乳,時間應在半小時以上。這樣可刺激乳汁分泌,促進子宮收縮,增加母嬰感情。
產後2小時應在產房度過。當新媽媽與寶寶第一次接觸後,會感到內心非常充實和滿足。但分娩後新媽媽相當疲勞,應躺在產床上好好睡一覺,其他的事情請醫生和親屬來解決。
產後媽媽要做的事
準媽媽十月懷胎確實辛苦,而一朝分娩後媽媽的保健對於日後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產後媽媽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在恢複室觀察2小時後移至病房熟睡7~8小時。
生孩子後準媽媽會感到饑腸轆轆,可吃些不刺激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紅糖小米粥、紅棗大米粥、雞湯麵條、鯽魚湯麵葉、煮雞蛋等。
及時排尿,不要怕疼,以利自主排尿恢複。排尿後清潔會陰部。
為了促進傷口恢複、預防細菌感染,注意外陰清潔。
為了避免乳腺管阻塞、更好地分泌母乳,可進行乳房按摩。